2015-07-08 01:01:49
工信部官網顯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結合部門職能做好加強行業規劃引導、推進過剩產能矛盾化解等六項工作,其中還提及將研究有利于產能退出的獎補措施。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近年來,鋼鐵行業的發展可謂是舉步維艱,產能過剩、效率低下、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等困難,讓其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產業互聯或許讓持續下行的鋼鐵行業看到了一絲希望,“互聯網+”風潮也逐漸吹到了這一傳統的重工業行業,多家大型鋼企紛紛推出了電商平臺,希冀借物聯網的東風,完成淘汰落后產能、提升利潤空間的華麗轉身。
夏日炎炎,鋼鐵行業卻尚未走出嚴冬。
近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的2015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分析座談會上,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指出,當前工業經濟增長積極因素在增多,有筑底回穩的跡象。但就鋼鐵行業而言,面臨著市場供大于求、效益持續低下、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等困難,整體狀況沒有明顯好轉,形勢更為嚴峻。
工信部官網顯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結合部門職能做好加強行業規劃引導、推進過剩產能矛盾化解等六項工作,其中還提及將研究有利于產能退出的獎補措施。
鋼鐵行業沒有明顯好轉
工信部網站顯示,寶鋼、鞍鋼、武鋼等10家重點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此次行業座談會。參會的企業家介紹了上半年企業生產運行情況,分析預判了下半年走勢、并就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提出了相關措施建議。座談會上,毛偉明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不同區域、不同行業運行走勢兩極分化,工業經濟增長積極因素在增多,有筑底回穩的跡象。
但是對于鋼鐵行而言,形勢并不樂觀。毛偉明指出行業面臨市場供大于求、效益持續低下、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等困難,形勢更為嚴峻,整體狀況沒有明顯好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網站也了解到,從6月份鋼鐵流通業整體運行情況看,下游訂單繼續縮減,終端需求低迷,鋼貿企業銷售量繼續下降,鋼鐵流通市場活躍度降低。
同時,鋼鐵供給并未減少。2015年6月上旬中鋼協統計重點鋼鐵企業粗鋼平均日產量為180.32萬噸,較5月177.98萬噸的平均日產量還增加了2.34萬噸。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一般7月份鋼企會檢修設備,可能會減少一部分產能,但就她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產能減少的跡象尚不明顯。
除供需矛盾外,張琳還告訴記者:“鐵礦石普氏指數從4月中旬的每噸47美元漲到6月份的每噸約65美元,這使鋼企的成本上升了。此外,6月、7月一般是鋼鐵業的淡季,鋼企的壓力短期難以得到改善。”
產能退出有望獲補助
毛偉明還指出,在當前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政府要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行業要加強自律,企業要苦練基本功,尋找新的增長點。
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職能,下一步要重點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行業規劃引導,做好《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鋼鐵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的編制和發布工作;二是著力推進過剩產能矛盾化解,繼續淘汰落后,研究有利于產能退出的獎補措施,推進國內優勢鋼鐵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三是加強鋼鐵行業規范管理,對規范鋼鐵企業實施動態管理,開展鑄造用生鐵企業復核工作;四是推進上下游產業協作,加快鋼材標準的制修訂,研究推動船用鋼材加工配送扶持政策措施;五是推進行業智能制造,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支持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壯大;六是加強鐵礦石資源保障,推動鐵礦山資源稅改革,推動形成公平公正的鐵礦石價格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解過剩落后產能方面,工信部提出將研究有利于產能退出的獎補措施。
張琳告訴記者,就她了解的情況而言,企業淘汰產能很少能獲得政府的獎補。記者也發現,今年2月四川省統計局一份對淘汰過剩和落后產能企業用工情況的報告顯示,被調查的17戶企業中,只有2戶企業享受到政府穩定就業補貼(分別是技能培訓補貼和再就業補貼),1戶企業享受緩交保險金的照顧。
該調查報告還建議,一方面,由各級財政設立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資金,可主要用于:給予淘汰落后產能企業適當資金補助;失業人員再就業援助;對技術創新的企業提供優惠信貸支持;對于轉產和轉型難度大、財政收入緊張的地區予以幫助等。
另一方面,報告還建議建立淘汰落后產能的市場補償機制,使退出企業依靠市場機制可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
《《《
企業樣本
河鋼攜寶鋼做電商聯盟 “互聯網+”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每經記者 彭斐
當“互聯網+”成為社會達成共識的戰略方向,產業互聯站上“風口”之際,電商平臺已被鋼企視為緩解銷售壓力、增厚利益空間的救命稻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河北鋼鐵集團(以下簡稱河鋼集團)獲悉,河鋼集團、寶鋼集團于7月3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欲共同打造中國鋼鐵電商聯盟,推進中國鋼鐵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企業和行業轉型升級。“電子商務代表集團未來發展的一個新的最活躍的元素,也是集團嫁接到現代商業網絡平臺的一個重要環節。”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于勇在今年3月底曾做出以上表態。
兩大鋼鐵電商結盟
作為國內產能最大的鋼鐵航母,河鋼集團旗下的河北鋼鐵交易中心自2012年10月份上線運行以來,交易規模屢創新高。
河北新聞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河北鋼鐵交易中心今年的鋼材交易量突破1200萬噸。相比去年全年1675萬噸的累計在線交易量,今年翻番問題不大。
按照7月3日簽署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討研究“歐冶電商”與“河北鋼鐵交易中心”平臺系統對接的可行性,并盡快展開實質性合作。作為合作協議的另一個主角,“歐冶電商”是隸屬于寶鋼集團的電商平臺,其全稱是“上海鋼鐵交易中心”,于2013年5月31日在寶山區掛牌成立。
金銀島分析師弭澎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市場反饋情況以及實際運行狀態來看,“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在國內鋼鐵電商中始終處于一枝獨秀的狀態。寶鋼集團多元規劃總監張佩璇曾表示,“集團在2010年確立了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鼓勵多元化快速發展的五大戰略,而電子商務位列第一大戰略。”
在弭澎琦看來,河鋼集團與寶鋼集團同屬于我國一線國有鋼企,產品各有千秋,合作協議中的平臺對接,應該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對接,而是關系到物流配貨、訂單合同、倉儲標準以及信息等各方面的深層次對接。
對于協議中提到的“盡快展開實質性合作”,弭澎琦認為,應當解讀為河鋼對此項目的迫切性應該是比較高的,其借助的將是寶鋼對外資源及渠道的優勢。
電商無法改變產能過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國內上市鋼企業績紛紛下挫,寶鋼股份卻以凈利15.47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盈利王,同時也是唯一凈利潤超10億元的鋼企。弭澎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打造電商聯盟方面,若形成良好的運轉,河鋼作為國內產能“航母巨擘”將有望脫身粗放型生產經營模式,對其后期的可持續發展優勢良多。
冶金工業規劃院院長李新創表示,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提高資金周轉速度、加快物流效率、減少庫存等,鋼鐵電商平臺可以大幅降低現有交易成本。
作為鋼鐵電商找鋼網的聯合創始人,王常輝認為,鋼鐵電商的出現,就是消除鋼鐵流通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環節,實現扁平化和去中間化。
在弭澎琦看來,傳統通過鋼貿商的銷售模式,在終端銷售價格及盈利上,鋼企的利潤空間都被壓縮,而通過電商等直銷,鋼企的議價空間、盈利空間都會提升。
不過,李新創坦言,在鋼鐵產能過剩、企業虧損或微利、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需要融合創新,傳統鋼貿商營銷模式已經不適應形勢要求,難以為繼。
與鋼鐵市場的低迷相反,鋼鐵電商可謂遍地開花。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580多家,其中涉及鋼鐵貿易的至少有178家,占比30%。業內人士預計,借著今年電子商務的東風,鋼鐵電商將進一步發展壯大,2015年全國鋼鐵電商的在線交易量將突破5000萬噸,年交易額有望突破1000億。
然而,在弭澎琦看來,不論是鋼鐵企業還是貿易商,電商只能幫助提高交易效率,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
寶鋼股份董事長陳德榮公開表示,當前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微利形式將延續,傳統的商貿信用體系面臨革新,為鋼鐵行業的商業模式變化、鋼貿體系重構帶來了契機。但鋼鐵電商目前處于“春秋戰國”階段,未來必然迎來整合、洗牌。
卓創資訊分析師焦杰則向記者表示,相較于前期各大電商平臺的各自為戰,河鋼與寶鋼的合作,將有利于整合鋼鐵電商資源,并提升電商平臺的運營效率和能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認為,鋼鐵電商市場容量總體有限,未來必然會有整合、洗牌的一個過程,也許最后只有3~5家行業巨頭成為贏家。
《《《
攀鋼4.8億打造電商綜合平臺 既賣鋼材也賣水果
◎每經實習記者 吳林靜
電商風刮到了鋼鐵行業,又一個鋼鐵電商平臺上線,但它又不僅僅是賣鋼鐵而已。
7月1日,第三方電商平臺“積微物聯”網正式上線,這是攀鋼集團投資4.8億元打造的B2B電商平臺。上線首日,攀鋼的鋼鐵產品在平臺上掛牌成交近400噸。
昨日,積微物聯股東攀鋼集團成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攀鋼投資)鄭姓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平臺未來將“主要發展非鋼材產品,鋼材產品也不以攀鋼為主導。”記者發現,平臺上除了鋼鐵產品,另有新鮮水果代售。據介紹,未來金融服務、綜合物流都將注入積微物聯,攀鋼集團試圖打造的是“綜合性電商服務平臺”。
對此定位,有業內人士表示并不看好。公開數據顯示,全行業平臺交易量僅占鋼鐵行業總交易量的一成。此外,業內人士還認為,定位為“什么都賣”的綜合性平臺,將和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成熟電商巨頭爭食。
網上賣鋼又賣水果
一周之前,“積微物聯”網正式上線。上線首日,通過這個平臺銷售的鋼材,“現貨競價成交175.71噸,掛牌產品成交398.37噸,實現銷售收入134.96萬元。”《攀鋼日報》報道,攀鋼與互聯網“混血”,推出積微物聯,“將為傳統鋼鐵行業帶來轉型發展新機遇”。
在這背后,是鋼鐵大佬“日子越來越難”的現實。僅以攀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攀鋼釩鈦為例,2014年出現較大虧損,據其年報顯示,凈利潤虧損20.9億元,“經營業績出現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
面對行業嚴峻形勢,6月5日攀鋼集團旗下的攀鋼投資斥資1億元,注冊成立了成都達海積微物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7月電商平臺正式上線,其在首頁稱是“鋼鐵人自己的網上商城”。
目前,積微物聯掛牌銷售和競價銷售等功能已投入運營,也在提供鋼鐵信息資訊、現貨交易等服務。“前期是作為鋼鐵電商平臺,目前主要是拓寬鋼材銷售渠道”,攀鋼投資鄭姓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上線的鋼鐵產品大部分是攀鋼的產品,“以后會以其他鋼廠的產品占主導,比如沙鋼、寶鋼等等。”
記者了解到,“綜合性電商服務平臺”才是未來的目標,不僅不主打攀鋼產品,甚至非鋼材產品在商品中的占比還會更大。
記者在積微物聯網上看到,目前在售的除了鋼材,還有水果和飲料。昨日,積微物聯的400客服對記者強調,“除了鋼材和水果,其他產品和信息都可以掛在平臺上,像淘寶、阿里巴巴一樣什么都能賣。”客服在電話中承認,雖然目前平臺上成交的都是鋼材,但未來擴展商品品類時,水果是主打。
預計9月30日全面上線時,諸如倉單質押等金融服務,冷鏈、大型物流等綜合物流服務,還有以非鋼產品為主打的生活超市,將并入積微物聯這個平臺中。
平臺面臨多重難題
行業下行,鋼鐵大佬緊跟“互聯網+”的步伐。然而,想打造一個前期是鋼鐵電商、后期是綜合性電商的服務平臺,這樣的轉型業界亦有擔憂。
打造鋼鐵電商,在微流移動互聯網平臺創始人唐志看來,已有不少先入者搶食蛋糕了。鋼廠、流通企業、第三方都不約而同涉足鋼鐵電商平臺,“鋼鐵電商企業可能已有兩三百家之多”。上海鋼聯、歐浦鋼網都是鋼鐵電商概念股,鋼云電商也籌劃明年登陸新三板。
然而,有機構測算,2014年全國電商平臺交易量僅占總交易量的10%左右。唐志表示,“至今沒有任何一家平臺靠銷售產生盈利,都還在燒錢。”很多企業家絞盡腦汁創立了鋼鐵云商,但電商平臺上的交易始終不溫不火。
互聯網+鋼鐵,似乎只是多了一個銷售渠道。但在唐志看來,在網上買賣大宗物資與線下交易相比,優勢展現不出來。
傳統的鋼鐵交易,交易雙方比較熟悉,“打個電話就能送貨上門,前期還可以賒錢、賒貨,而電商必須支付對應的款項。”與實際的貿易習慣相比,唐志認為,在鋼鐵行業,電商平臺交易先天優勢不足。“互聯網是為了更加便利,但現在鋼鐵電商,從技術手段、消費習慣達不到這樣的便利。”
唐志還表示,行業上游雖然增加了銷售方式,但下游、終端對鋼材的需求量并沒有增長,依舊改變不了鋼鐵行業的下行趨勢。
對于“綜合性平臺”的后期目標,中鋼聯合鋼鐵網主編胡艷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看好”。胡艷萍稱,目前鋼鐵電商平臺還沒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如果積微物聯依托攀鋼在西南地區發展,或許還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如果發展成“生活平臺”,面對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電商巨頭,突圍很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