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互聯網金融成平安第四業務板塊:7家子公司涉“網”APP超40個

2015-07-06 00:59: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日前,在股東大會上,中國平安的股價被“吐槽”,該公司高層則稱,股價并未充分反映平安的經營表現,特別是一些互聯網金融板塊子公司的估值。

隨著“互聯網+”提升為國家戰略,傳統行業紛紛加速轉型,作為中國保險業的龍頭老大,中國平安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探索和布局較早,但外界認為,其早期的互聯網金融架構并不明晰,此后,圍繞“醫、食、住、行、玩”等多方面需求,平安具體提出了“一扇門、兩個聚焦、四個市場”(即421戰略)的互聯網金融戰略。但即便如此,其內部依然存在APP林立等問題。

“說實話,我個人覺得挺委屈的,感覺股價并未能對平安集團的經營表現予以充分反映。特別是一些互聯網金融板塊子公司的估值,并未被完全反映。”中國平安(601318,SH)總經理任匯川在日前召開的201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目前,平安‘互聯網+’大藍籌的概念沒有完全被市場挖掘。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做出這些價值,并盡量讓市場認識到這一價值。大幕剛剛開啟,好戲還在后頭。”

中國平安高層對互聯網的重視,此前已在多個場合提及。最近兩年,中國平安在互聯網方面的布局動作頻頻,包括好車、好房、好醫生等多個與互聯網相關的公司。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2014年的年報封面以高山、祥云為意象,平安的說法是“以傳統水墨畫的潑墨技法,展現互聯網金融服務場景,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

按照平安集團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陳心穎的說法,在中國平安的26家子公司中,就有7家是互聯網相關的企業。但在多個場合,平安高層都被問及,為何互聯網的價值在股價上并沒有較好的體現。

中國平安互聯網金融這出大戲究竟演到了何種程度,旗下超過40個APP是怎么玩出來的,任匯川為何會對估值覺得“委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此展開了采訪和全面梳理。

叢林法則:誰能做大就給誰資源

中國平安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探索由來已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探索有著極強的“平安特色”。其在一開始也許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架構,而是在市場中逐漸形成。

平安萬里通COO李榮智在分享他從阿里到平安的經歷時,講述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剛到平安的時候,高層給的任務是探索互聯網金融,但那時候還真的不太懂金融,”只能自己在網上搜索研究,“我們跟馬總講要做P2P和眾籌,馬總說陸金所在做P2P,我們還沒有眾籌牌照,也不能做。”

后來結合在阿里的工作經歷,“我們在平安里找一個場景,這個場景覆蓋大量用戶,并且是用戶頻繁交互,可以聚合大量用戶和數據,后來找到萬里通積分。”李榮智表示,目前,平安萬里通已經開始通用積分模式,不僅接入了平安集團旗下的子公司,還對其他企業開放,而萬里通也是平安“421”金融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一位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安之前在互聯網上面花了很多功夫,也投入很多錢,上面確實很重視,而且執行也非常快,執行力很強,上面說了要做,下面就能動起來。但是平安做了很多東西,很多時候有一定的重復。

中國平安內部的執行力確實很快,比如根據健康管理的戰略,平安健康下面推出了平安好醫生,開展醫生在線咨詢服務,而平安人壽也在其APP推出了家庭醫生,實行一對一的私人醫生服務。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金融就是要多培育,做多了,最終總會有成功的。

聚秀資本合伙人陳宇就用“生孩子”來比喻這個過程,他表示,出于替代期考慮,老的優勢在逐步被侵襲,平安希望通過內部孵化和投資,不讓優勢流出去。“就像生孩子,你多生孩子,總有一個孩子會成功,我非常認同這一點。”如果看好互聯網發展方向,而且認為互聯網會帶來顛覆,那還不如自己先做改變,自己來顛覆自己。

陳心穎也表示,平安是非常難得的企業,治理和創新確實有一套。在平安工作壓力非常大,內部競爭比外部競爭更厲害,這是它的優勢。平安的26家子公司,有7家是關于互聯網的。“我們相信創新來自于不同載體。”

前述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表示,平安的文化就是先做,看能不能做出來,做出來之后再調整。“現在感覺有點像叢林法則,你都可以做,誰能做大就給誰資源。”

事實上,平安雖然前期讓各家子公司都在做,但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做一些適當的整合。

今年初,平安將平安直通貸款業務、陸金所轄下的P2P小額信用貸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三個模塊整合成一個統一的“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

按照中國平安高層的整體謀劃,上述業務具有客戶群相似,業務模式互補,戰略協同性強等特點,所以對這幾個項目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我們的危機感來自市場、技術、客戶和行業的快速變化,我們最大的挑戰來自內部的協同。”馬明哲在2015年的新年致辭中表示。

架構雛形:互聯網金融成第四業務板塊

“平安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提供商。通過綜合金融的一體化架構,依托本土化優勢,踐行國際化標準的公司治理,以及統一的品牌、多渠道分銷網絡,本公司為近9000萬客戶提供保險、銀行、投資和互聯網金融服務。”在2014年年報的“公司概覽”里面,中國平安這樣寫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2013年,這個表述除了客戶人數從8000萬變為近9000萬外,最大的變化就是在服務里面加入了“互聯網金融”一項。

事實上,經過幾年的探索,中國平安的互聯網金融布局雛形已現。按照其定位,平安互聯網金融業務將按照“一扇門、兩個聚焦、四個市場”(即421戰略)戰略體系建設,即通過“任意門”銜接起豐富的應用場景,聚焦于資產管理和健康管理推動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及應用,搭建起資產交易市場、積分交易市場、汽車交易市場以及房產金融市場。此外,還將圍繞“醫、食、住、行、玩”生活場景,建立領先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及服務平臺。

根據這樣的部署,中國平安在過去兩年不斷增加其業務版圖,相繼推出了陸金所、天下通、一賬通、平安好車、平安好房等業務,而今年以來,聚焦健康的“平安好醫生”APP也正式上線。“互聯網金融業務擴張較快。未來,隨著平安金融生態圈和應用場景的不斷完善,有望形成正向循環和較強的客戶黏性,最終形成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國金證券分析師在點評中國平安2014年年報時表示。

中國平安首席執行官馬明哲在2014年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相比一般的互聯網機構,中國平安的互聯網金融以交易為基礎,會更接近產生價值。過去是服務為了銷售,現在是先做服務,再做銷售,比一般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會更加清晰。

按照平安2014年年報的數據,截至去年底,中國平安的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37億;陸金所注冊用戶數超過500萬,其中P2P交易規模同比增長近5倍,交易規模躍居中國市場第一;萬里通注冊用戶數超過7000萬,線上線下合作商戶數超過50萬家,交易規模近50億元;一賬通注冊用戶數達4036萬,而好車好房等業務板塊也進展順利,平安好房今年已經和多家地產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計劃,在今年還提出了眾籌建房等業務。

陳心穎表示,去年底第一次公布互聯網金融板塊,以前平安以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做業務,互聯網金融對平安來說已經不是嘗試,而是第四板塊的業務。

平臺夢想:壹錢包歷經變遷

在平安最新的互聯網金融戰略體系中,實現銜接平安“醫、食、住、行、玩”的生活應用場景的,是“一扇門”,也就是平安的“任意門”。具體表現為中國平安下面將會有一個模塊,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通過點擊這個模塊進入中國平安旗下其他的APP。

前述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安開了幾十個APP,但有的用戶數量并不大,而且單獨推廣也不便宜,通過“任意門”這個可以打通各個APP。而且,這也符合平安綜合金融的戰略布局。

中國平安旗下子公司和業務眾多,各種業務和種類的APP數量也不少,在蘋果APPstore里面輸入中國平安,可以看到很多平安相關業務的APP,據悉,平安旗下相關APP超過了40個。

“任意門”最早被提及是在2015年馬明哲的新春致辭中,他稱,用戶可以根據各自需要,通過選擇任意“一扇門”,在豐富的金融、生活環境中享受一站式的服務。此外,該公司年報中也表示,“‘任意門’將為廣泛用戶,建立管理財富、管理健康和管理生活的社交金融服務平臺。”

“一站式服務”“社交金融服務平臺”這些概念平安高層不止一次提及,中國平安綜合金融的目標就是最終能夠實現“一站式服務”。

2014年初,中國平安提出的實現這個“一站式”服務的工具是“壹錢包”。在2014年的新春致辭中,馬明哲表示,“將在今年春節前向市場正式推出一個神奇的電子錢包,它正式的名字叫‘壹錢包’,它是一個可以幫助客戶進行財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的移動社交金融服務平臺,也是我們平安員工離不開的移動工作管理平臺。”

壹錢包被定位為“互聯網金融核心平臺”,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將各家子公司的產品打通,在提供產品服務的同時引入社交功能,“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的生活以及投資理財服務。”壹錢包定位于5大功能:賺錢、省錢、花錢、借錢、聊天。

當時,業界也對平安這個產品充滿關注,認為這個平臺會是中國平安綜合金融的一大利器。平安內部也對這個產品大力推廣,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于是,在2015年壹錢包3.1上線時,壹錢包強調將以個人創新金融為核心的用戶服務,強調理財、購物、生活、轉賬等板塊,淡化了其社交功能。

事實上,在壹錢包上線之初,有業內人士曾經表示,壹錢包可以打通平安集團內部的各個業務環節,形成一個很好的閉環,但用戶的活躍度還有待培育。

前述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也認為,一個平臺想要成功,要么有海量的客戶,要么有爆發性的產品,但平安在這兩方面都不具備非常大的優勢,這樣做推廣后的轉化率都很低,因此想要做起來難度不小。

互聯網化:傳統保險探索新玩法

平安的互聯網金融如今正如火如荼,但外界的目光更多聚焦在諸如陸金所、平安好房、平安好車等互聯網類公司。

實際上,平安在保險方面的互聯網化嘗試也一直在進行。

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此前表示,新興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金融服務業的影響越發凸顯,中國平安將運用移動移動互聯和現代科技,從多方面探索“互聯網+保險”新模式。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純粹的保險產品互聯網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三方保險電子商務平臺慧擇網的董事長馬存軍就表示,保險產品專業性比較強,用戶在互聯網上交易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公司要建立一個專業的客服團隊來幫助用戶成交。

盡管難度不小,但平安還是在努力探索保險產品的互聯網玩法。

比如此前推出的“518抱抱節”,這個節日是關注80/90后的大型互聯網保險營銷節,集齊了平安提下的壽險、產險、養老險、健康險四大保險公司共同參與。“力圖從提倡保險的‘愛和責任’入手,打造有溫度的保險,滿足年輕用戶保險需求”。

事實上,2014年12月,中國平安也曾打造了“財神節”,旗下產險、壽險、銀行、證券、陸金所等17個業務單位共同參與,銷售總額突破2000億元。今年3月,中國平安推出的首個針對女性理財市場的“女神節”,則創造了近1000億元的銷售記錄。

此外,中國平安也在不斷運用科技來對傳統的業務進行改進。

近日,平安人壽在深圳開了第一家智享門店。據介紹,這家智享門店可以實現包括健康服務體驗、綜合金融理財等在內的多種功能,還引入了人臉識別、偏互聯網化的設計等元素。

平安人壽董事長丁當在開業儀式上表示,互聯網的核心還是提升客戶體驗,找到原來傳統企業的痛點,然后有效地解決,而智能旗艦店不僅僅是硬件升級,更是完善平安服務理念,并且希望“在金融保險服務行業樹立‘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標桿”。

《《《

平安“421”戰略

◎一扇門

指任意門,讓平安“醫、食、住、行、玩”等生活場景實現無縫銜接

◎兩個聚焦

聚焦資產管理和健康管理

◎四個市場

資產交易市場、積分交易市場、汽車交易市場、房產交易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鄧莉蘋 日前,在股東大會上,中國平安的股價被“吐槽”,該公司高層則稱,股價并未充分反映平安的經營表現,特別是一些互聯網金融板塊子公司的估值。 隨著“互聯網+”提升為國家戰略,傳統行業紛紛加速轉型,作為中國保險業的龍頭老大,中國平安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探索和布局較早,但外界認為,其早期的互聯網金融架構并不明晰,此后,圍繞“醫、食、住、行、玩”等多方面需求,平安具體提出了“一扇門、兩個聚焦、四個市場”(即421戰略)的互聯網金融戰略。但即便如此,其內部依然存在APP林立等問題。 “說實話,我個人覺得挺委屈的,感覺股價并未能對平安集團的經營表現予以充分反映。特別是一些互聯網金融板塊子公司的估值,并未被完全反映。”中國平安(601318,SH)總經理任匯川在日前召開的201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目前,平安‘互聯網+’大藍籌的概念沒有完全被市場挖掘。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做出這些價值,并盡量讓市場認識到這一價值。大幕剛剛開啟,好戲還在后頭。” 中國平安高層對互聯網的重視,此前已在多個場合提及。最近兩年,中國平安在互聯網方面的布局動作頻頻,包括好車、好房、好醫生等多個與互聯網相關的公司。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2014年的年報封面以高山、祥云為意象,平安的說法是“以傳統水墨畫的潑墨技法,展現互聯網金融服務場景,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 按照平安集團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陳心穎的說法,在中國平安的26家子公司中,就有7家是互聯網相關的企業。但在多個場合,平安高層都被問及,為何互聯網的價值在股價上并沒有較好的體現。 中國平安互聯網金融這出大戲究竟演到了何種程度,旗下超過40個APP是怎么玩出來的,任匯川為何會對估值覺得“委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此展開了采訪和全面梳理。 叢林法則:誰能做大就給誰資源 中國平安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探索由來已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探索有著極強的“平安特色”。其在一開始也許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架構,而是在市場中逐漸形成。 平安萬里通COO李榮智在分享他從阿里到平安的經歷時,講述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剛到平安的時候,高層給的任務是探索互聯網金融,但那時候還真的不太懂金融,”只能自己在網上搜索研究,“我們跟馬總講要做P2P和眾籌,馬總說陸金所在做P2P,我們還沒有眾籌牌照,也不能做。” 后來結合在阿里的工作經歷,“我們在平安里找一個場景,這個場景覆蓋大量用戶,并且是用戶頻繁交互,可以聚合大量用戶和數據,后來找到萬里通積分。”李榮智表示,目前,平安萬里通已經開始通用積分模式,不僅接入了平安集團旗下的子公司,還對其他企業開放,而萬里通也是平安“421”金融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一位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安之前在互聯網上面花了很多功夫,也投入很多錢,上面確實很重視,而且執行也非常快,執行力很強,上面說了要做,下面就能動起來。但是平安做了很多東西,很多時候有一定的重復。 中國平安內部的執行力確實很快,比如根據健康管理的戰略,平安健康下面推出了平安好醫生,開展醫生在線咨詢服務,而平安人壽也在其APP推出了家庭醫生,實行一對一的私人醫生服務。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金融就是要多培育,做多了,最終總會有成功的。 聚秀資本合伙人陳宇就用“生孩子”來比喻這個過程,他表示,出于替代期考慮,老的優勢在逐步被侵襲,平安希望通過內部孵化和投資,不讓優勢流出去。“就像生孩子,你多生孩子,總有一個孩子會成功,我非常認同這一點。”如果看好互聯網發展方向,而且認為互聯網會帶來顛覆,那還不如自己先做改變,自己來顛覆自己。 陳心穎也表示,平安是非常難得的企業,治理和創新確實有一套。在平安工作壓力非常大,內部競爭比外部競爭更厲害,這是它的優勢。平安的26家子公司,有7家是關于互聯網的。“我們相信創新來自于不同載體。” 前述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表示,平安的文化就是先做,看能不能做出來,做出來之后再調整。“現在感覺有點像叢林法則,你都可以做,誰能做大就給誰資源。” 事實上,平安雖然前期讓各家子公司都在做,但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做一些適當的整合。 今年初,平安將平安直通貸款業務、陸金所轄下的P2P小額信用貸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三個模塊整合成一個統一的“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 按照中國平安高層的整體謀劃,上述業務具有客戶群相似,業務模式互補,戰略協同性強等特點,所以對這幾個項目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我們的危機感來自市場、技術、客戶和行業的快速變化,我們最大的挑戰來自內部的協同。”馬明哲在2015年的新年致辭中表示。 架構雛形:互聯網金融成第四業務板塊 “平安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提供商。通過綜合金融的一體化架構,依托本土化優勢,踐行國際化標準的公司治理,以及統一的品牌、多渠道分銷網絡,本公司為近9000萬客戶提供保險、銀行、投資和互聯網金融服務。”在2014年年報的“公司概覽”里面,中國平安這樣寫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2013年,這個表述除了客戶人數從8000萬變為近9000萬外,最大的變化就是在服務里面加入了“互聯網金融”一項。 事實上,經過幾年的探索,中國平安的互聯網金融布局雛形已現。按照其定位,平安互聯網金融業務將按照“一扇門、兩個聚焦、四個市場”(即421戰略)戰略體系建設,即通過“任意門”銜接起豐富的應用場景,聚焦于資產管理和健康管理推動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及應用,搭建起資產交易市場、積分交易市場、汽車交易市場以及房產金融市場。此外,還將圍繞“醫、食、住、行、玩”生活場景,建立領先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及服務平臺。 根據這樣的部署,中國平安在過去兩年不斷增加其業務版圖,相繼推出了陸金所、天下通、一賬通、平安好車、平安好房等業務,而今年以來,聚焦健康的“平安好醫生”APP也正式上線。“互聯網金融業務擴張較快。未來,隨著平安金融生態圈和應用場景的不斷完善,有望形成正向循環和較強的客戶黏性,最終形成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國金證券分析師在點評中國平安2014年年報時表示。 中國平安首席執行官馬明哲在2014年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相比一般的互聯網機構,中國平安的互聯網金融以交易為基礎,會更接近產生價值。過去是服務為了銷售,現在是先做服務,再做銷售,比一般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會更加清晰。 按照平安2014年年報的數據,截至去年底,中國平安的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37億;陸金所注冊用戶數超過500萬,其中P2P交易規模同比增長近5倍,交易規模躍居中國市場第一;萬里通注冊用戶數超過7000萬,線上線下合作商戶數超過50萬家,交易規模近50億元;一賬通注冊用戶數達4036萬,而好車好房等業務板塊也進展順利,平安好房今年已經和多家地產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計劃,在今年還提出了眾籌建房等業務。 陳心穎表示,去年底第一次公布互聯網金融板塊,以前平安以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做業務,互聯網金融對平安來說已經不是嘗試,而是第四板塊的業務。 平臺夢想:壹錢包歷經變遷 在平安最新的互聯網金融戰略體系中,實現銜接平安“醫、食、住、行、玩”的生活應用場景的,是“一扇門”,也就是平安的“任意門”。具體表現為中國平安下面將會有一個模塊,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通過點擊這個模塊進入中國平安旗下其他的APP。 前述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安開了幾十個APP,但有的用戶數量并不大,而且單獨推廣也不便宜,通過“任意門”這個可以打通各個APP。而且,這也符合平安綜合金融的戰略布局。 中國平安旗下子公司和業務眾多,各種業務和種類的APP數量也不少,在蘋果APPstore里面輸入中國平安,可以看到很多平安相關業務的APP,據悉,平安旗下相關APP超過了40個。 “任意門”最早被提及是在2015年馬明哲的新春致辭中,他稱,用戶可以根據各自需要,通過選擇任意“一扇門”,在豐富的金融、生活環境中享受一站式的服務。此外,該公司年報中也表示,“‘任意門’將為廣泛用戶,建立管理財富、管理健康和管理生活的社交金融服務平臺。” “一站式服務”“社交金融服務平臺”這些概念平安高層不止一次提及,中國平安綜合金融的目標就是最終能夠實現“一站式服務”。 2014年初,中國平安提出的實現這個“一站式”服務的工具是“壹錢包”。在2014年的新春致辭中,馬明哲表示,“將在今年春節前向市場正式推出一個神奇的電子錢包,它正式的名字叫‘壹錢包’,它是一個可以幫助客戶進行財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的移動社交金融服務平臺,也是我們平安員工離不開的移動工作管理平臺。” 壹錢包被定位為“互聯網金融核心平臺”,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將各家子公司的產品打通,在提供產品服務的同時引入社交功能,“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的生活以及投資理財服務。”壹錢包定位于5大功能:賺錢、省錢、花錢、借錢、聊天。 當時,業界也對平安這個產品充滿關注,認為這個平臺會是中國平安綜合金融的一大利器。平安內部也對這個產品大力推廣,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于是,在2015年壹錢包3.1上線時,壹錢包強調將以個人創新金融為核心的用戶服務,強調理財、購物、生活、轉賬等板塊,淡化了其社交功能。 事實上,在壹錢包上線之初,有業內人士曾經表示,壹錢包可以打通平安集團內部的各個業務環節,形成一個很好的閉環,但用戶的活躍度還有待培育。 前述熟悉平安的業內人士也認為,一個平臺想要成功,要么有海量的客戶,要么有爆發性的產品,但平安在這兩方面都不具備非常大的優勢,這樣做推廣后的轉化率都很低,因此想要做起來難度不小。 互聯網化:傳統保險探索新玩法 平安的互聯網金融如今正如火如荼,但外界的目光更多聚焦在諸如陸金所、平安好房、平安好車等互聯網類公司。 實際上,平安在保險方面的互聯網化嘗試也一直在進行。 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此前表示,新興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金融服務業的影響越發凸顯,中國平安將運用移動移動互聯和現代科技,從多方面探索“互聯網+保險”新模式。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純粹的保險產品互聯網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三方保險電子商務平臺慧擇網的董事長馬存軍就表示,保險產品專業性比較強,用戶在互聯網上交易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公司要建立一個專業的客服團隊來幫助用戶成交。 盡管難度不小,但平安還是在努力探索保險產品的互聯網玩法。 比如此前推出的“518抱抱節”,這個節日是關注80/90后的大型互聯網保險營銷節,集齊了平安提下的壽險、產險、養老險、健康險四大保險公司共同參與。“力圖從提倡保險的‘愛和責任’入手,打造有溫度的保險,滿足年輕用戶保險需求”。 事實上,2014年12月,中國平安也曾打造了“財神節”,旗下產險、壽險、銀行、證券、陸金所等17個業務單位共同參與,銷售總額突破2000億元。今年3月,中國平安推出的首個針對女性理財市場的“女神節”,則創造了近1000億元的銷售記錄。 此外,中國平安也在不斷運用科技來對傳統的業務進行改進。 近日,平安人壽在深圳開了第一家智享門店。據介紹,這家智享門店可以實現包括健康服務體驗、綜合金融理財等在內的多種功能,還引入了人臉識別、偏互聯網化的設計等元素。 平安人壽董事長丁當在開業儀式上表示,互聯網的核心還是提升客戶體驗,找到原來傳統企業的痛點,然后有效地解決,而智能旗艦店不僅僅是硬件升級,更是完善平安服務理念,并且希望“在金融保險服務行業樹立‘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標桿”。 《《《 平安“421”戰略 ◎一扇門 指任意門,讓平安“醫、食、住、行、玩”等生活場景實現無縫銜接 ◎兩個聚焦 聚焦資產管理和健康管理 ◎四個市場 資產交易市場、積分交易市場、汽車交易市場、房產交易市場
互聯網金融 平安 App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