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交通

每經網首頁 > 交通 > 正文(wen)

中國中車或收購龐巴迪 收購中國置業或為鋪路

證券日報 2015-06-25 09:59:26

中(zhong)車(che)收(shou)購(gou)中(zhong)國置業投資其實是為了以后(hou)給收(shou)購(gou)龐巴迪鐵(tie)路(lu)業務鋪(pu)路(lu)。

中國中車欲收購龐巴迪股份?

有接近中車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中車收購中國置業投資其實是為以后收購龐巴迪鐵路業務鋪路

■本報記者 矯 月

中(zhong)國(guo)南北車合并為中(zhong)國(guo)中(zhong)車(又稱:中(zhong)車)的交(jiao)易已大功(gong)告成,公司于6月8日(ri)正式復牌后,終結了南北車長達15年競爭時代(dai),中(zhong)國(guo)鐵路巨無霸亦由此誕(dan)生。

值得(de)注意(yi)的是,在中(zhong)(zhong)車復牌前(qian)夕,中(zhong)(zhong)國(guo)(guo)置(zhi)業投資(zi)宣布(bu),中(zhong)(zhong)車全資(zi)附屬公(gong)司CSR(HongKong)將以每股(gu)0.1港(gang)元的價格,認購65億股(gu)中(zhong)(zhong)國(guo)(guo)置(zhi)業投資(zi)新股(gu)份,相(xiang)當于(yu)該公(gong)司已發行股(gu)本約1.62倍,及擴大后股(gu)本約61.8%,取得(de)絕對性控(kong)制權。中(zhong)(zhong)國(guo)(guo)置(zhi)業投資(zi)獲中(zhong)(zhong)車入主,頓成市場焦點,前(qian)者股(gu)價于(yu)消息公(gong)布(bu)后勁升近2.9%。

不過,有(you)市(shi)場人士對于中(zhong)車(che)已(yi)在香港上市(shi),為何(he)仍要在港“買殼”,以及(ji)為何(he)屬意中(zhong)國(guo)置業投資而提(ti)出不少質疑。

對此(ci),有接近中(zhong)車的(de)人士向《證券日報(bao)》記者透露,事實上,南北車二合為一變成中(zhong)國(guo)(guo)中(zhong)車,只(zhi)是中(zhong)國(guo)(guo)鐵路(lu)行(xing)業(ye)重組改(gai)革的(de)第一步。而中(zhong)車收(shou)購中(zhong)國(guo)(guo)置(zhi)業(ye)投資其實是為了以(yi)后給收(shou)購龐(pang)巴迪鐵路(lu)業(ye)務(wu)鋪路(lu)。

對于上述關于收(shou)購龐巴(ba)迪鐵路業務的猜測,《證(zheng)券日報》記者咨詢(xun)相關部門(men)人(ren)士,但(dan)截至發稿日,并未收(shou)到回復。

或收購龐巴迪拓展海外市場

今年4月份,路(lu)透社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de)(de)消息稱,當(dang)時的(de)(de)南北車(che)正(zheng)與加(jia)拿大龐巴迪股(gu)(gu)份有限(xian)公司討論控(kong)股(gu)(gu)后者(zhe)鐵(tie)路(lu)業務的(de)(de)可能性,并(bing)(bing)表示有關并(bing)(bing)購需要在南北車(che)合(he)并(bing)(bing)完成后才會繼續推行(xing)。

盡(jin)管(guan)當時(shi)消息涉及的(de)三家(jia)企業均未公(gong)開承(cheng)認,但結(jie)合(he)龐巴(ba)迪近年在國際(ji)軌(gui)道交通市(shi)(shi)場(chang)的(de)頹勢和南北車合(he)并后進軍海(hai)外(wai)市(shi)(shi)場(chang)的(de)攻勢,許多業內人(ren)士(shi)認為這一傳聞(wen)有較強的(de)可信度并表示樂見其(qi)成。而這一收購(gou)案(an)一旦達成,南北車將獲得進軍海(hai)外(wai)發達國家(jia)市(shi)(shi)場(chang)的(de)捷徑(jing),龐巴(ba)迪也能夠彌補(bu)其(qi)飛(fei)機制(zhi)造部門的(de)資本(ben)缺口(kou)。

資料顯示,總(zong)部位于(yu)加拿(na)大的(de)龐(pang)(pang)巴(ba)迪集團(tuan)(tuan)旗(qi)下有宇航和(he)運(yun)輸兩大業(ye)(ye)務集團(tuan)(tuan),龐(pang)(pang)巴(ba)迪宇航是(shi)僅次于(yu)波音(yin)和(he)空(kong)客(ke)的(de)全球(qiu)(qiu)第三大民用飛機制造公司。2011年之前,龐(pang)(pang)巴(ba)迪運(yun)輸集團(tuan)(tuan)曾(ceng)是(shi)全球(qiu)(qiu)最(zui)大的(de)軌(gui)道交通運(yun)輸裝備制造商,其軌(gui)道交通業(ye)(ye)務潛在價值高達50億美元。

回(hui)顧(gu)南(nan)北(bei)車合并前(qian)的(de)(de)軌(gui)道交通(tong)裝(zhuang)備市場可知,從(cong)2005年(nian)到2011年(nian)七年(nian)間(jian),中(zhong)(zhong)國軌(gui)道交通(tong)裝(zhuang)備制造企業營業收(shou)入幾乎增長了四倍,而(er)龐巴迪(di)、阿爾(er)斯通(tong)、西門子同期的(de)(de)營業收(shou)入僅(jin)增長10%左右(you)。在(zai)(zai)海外(wai)咨詢公司發布的(de)(de)全球軌(gui)道交通(tong)裝(zhuang)備企業排名中(zhong)(zhong),2010年(nian),中(zhong)(zhong)國南(nan)車、北(bei)車尚處于龐巴迪(di)和(he)(he)阿爾(er)斯通(tong)之(zhi)后,位(wei)于第(di)(di)三和(he)(he)第(di)(di)四位(wei),這一排名在(zai)(zai)2011年(nian)出現(xian)反轉(zhuan),中(zhong)(zhong)國北(bei)車、中(zhong)(zhong)國南(nan)車分別躍居第(di)(di)一和(he)(he)第(di)(di)二(er)位(wei),龐巴迪(di)和(he)(he)阿爾(er)斯通(tong)則排在(zai)(zai)了第(di)(di)三和(he)(he)第(di)(di)四位(wei)。

去年12月(yue)30日,中國南車與中國北(bei)車宣布(bu)將合并(bing)為(wei)一家新公(gong)司(si)。這也被(bei)看作是龐巴迪準(zhun)備放棄其(qi)(qi)鐵(tie)路業(ye)務的導火(huo)索。龐巴迪公(gong)司(si)前首席執行(xing)官皮埃爾(er)·博(bo)杜安今(jin)年2月(yue)份曾公(gong)開表(biao)示,南北(bei)車的合并(bing)迫使龐巴迪重新思考(kao)其(qi)(qi)在行(xing)業(ye)的競(jing)爭地位(wei)。

不過,龐(pang)巴迪公司發言人(ren)伊(yi)莎貝爾·龍多(duo)在回應有關中國(guo)南車(che)和中國(guo)北車(che)集(ji)團(tuan)有意收購(gou)龐(pang)巴迪鐵路業務多(duo)數(shu)股權的報道(dao)時稱:“龐(pang)巴迪運輸部門不對外(wai)出售。”

但(dan)有人業內人士分析(xi),龐(pang)巴迪飛(fei)機業務正因成本超限以及新的C系列項目(mu)發(fa)展(zhan)而面臨困境(jing),該公司股價今年累(lei)計(ji)下跌(die)38%,公司長期債務超過90億美元。如能出(chu)售(shou)鐵路(lu)業務也(ye)算是雙方受(shou)益。

同濟大學(xue)軌道(dao)交通(tong)(tong)研究(jiu)(jiu)院研究(jiu)(jiu)員孫章表示,西(xi)門子、阿爾(er)斯通(tong)(tong)、龐(pang)巴(ba)迪等企業(ye)(ye)在(zai)軌道(dao)交通(tong)(tong)行(xing)業(ye)(ye)起步較早,技術標準(zhun)都是相通(tong)(tong)的(de)(de),買了一(yi)家(jia)就基本上等于掌(zhang)握了歐(ou)洲標準(zhun),這也是我(wo)國(guo)企業(ye)(ye)進(jin)入發達國(guo)家(jia)市場的(de)(de)捷徑。若(ruo)能收(shou)購龐(pang)巴(ba)迪鐵路業(ye)(ye)務(wu),中國(guo)中車(che)的(de)(de)國(guo)際化進(jin)程將提(ti)速。

據(ju)了解,龐(pang)(pang)巴(ba)(ba)迪(di)與中(zhong)(zhong)國(guo)的(de)合作開始于上世紀(ji)50年代,目(mu)前龐(pang)(pang)巴(ba)(ba)迪(di)在(zai)中(zhong)(zhong)國(guo)已經有(you)4家合資公(gong)司,包括(kuo):江蘇常(chang)牽龐(pang)(pang)巴(ba)(ba)迪(di)牽引系統有(you)限(xian)公(gong)司、青島四方龐(pang)(pang)巴(ba)(ba)迪(di)鐵路運輸設備有(you)限(xian)公(gong)司、長(chang)(chang)春長(chang)(chang)客龐(pang)(pang)巴(ba)(ba)迪(di)軌道車輛(liang)有(you)限(xian)公(gong)司、申通[微博]龐(pang)(pang)巴(ba)(ba)迪(di)(上海(hai))軌道交通車輛(liang)維修有(you)限(xian)公(gong)司。除了鐵路車輛(liang)外(wai),龐(pang)(pang)巴(ba)(ba)迪(di)在(zai)鐵路信號技(ji)術上也有(you)較強的(de)技(ji)術優勢,而這恰恰是中(zhong)(zhong)國(guo)中(zhong)(zhong)車的(de)短板。

有(you)業內(nei)人士評價,收購龐(pang)巴迪之舉將彌補中車薄弱的(de)信號技術,最主要的(de)是加(jia)快高鐵技術的(de)海外輸出(chu),有(you)著(zhu)巨大的(de)經濟效益。

有(you)接近中(zhong)(zhong)車(che)的(de)(de)人士向《證(zheng)券日報》記者透露,中(zhong)(zhong)車(che)成(cheng)(cheng)為全中(zhong)(zhong)國(guo)最大的(de)(de)鐵路(lu)企(qi)業(ye)后(hou),未(wei)來將積極進行(xing)海外(wai)并(bing)購(gou),透過收購(gou)國(guo)際同(tong)業(ye)來提升自身技術(shu)水(shui)平和市場(chang)占(zhan)有(you)率。在中(zhong)(zhong)車(che)逐步晉身成(cheng)(cheng)為國(guo)際龍頭的(de)(de)過程之(zhi)中(zhong)(zhong),將部分業(ye)務分拆(chai)或借(jie)(jie)殼上(shang)市,來釋放(fang)集團資產(chan)價值和加強融資平臺(tai),亦屬合理及正面的(de)(de)企(qi)業(ye)行(xing)動(dong)。而此次收購(gou)中(zhong)(zhong)國(guo)置業(ye)投資,或成(cheng)(cheng)為收購(gou)龐(pang)巴迪的(de)(de)資本跳板,借(jie)(jie)助中(zhong)(zhong)國(guo)置業(ye)的(de)(de)“殼”完成(cheng)(cheng)海外(wai)并(bing)購(gou)的(de)(de)“實”。

中國置業發展多元化

中車發言(yan)人向(xiang)(xiang)《證券日報》記(ji)者表示,目前正(zheng)對中國置(zhi)業投(tou)資進行盡職審查。同時其否(fou)認公(gong)司會向(xiang)(xiang)其注入資產。但仍有投(tou)資者看好(hao)中國置(zhi)業投(tou)資。

結合中(zhong)車未來(lai)的(de)(de)發展方向,有(you)(you)資(zi)深金融人士認為,中(zhong)車入股中(zhong)國(guo)置業的(de)(de)另(ling)(ling)一個核心因素,或在(zai)中(zhong)國(guo)置業的(de)(de)百(bai)(bai)慕(mu)大(da)注(zhu)冊(ce)身份上(shang)(shang)。“中(zhong)國(guo)投資(zi)人大(da)多通過海外上(shang)(shang)市了解到開曼、百(bai)(bai)慕(mu)大(da)等注(zhu)冊(ce)地(di),一方面這些地(di)區沒有(you)(you)和任何國(guo)家簽訂(ding)雙重稅(shui)(shui)(shui)務協定(ding),可以有(you)(you)效避免當地(di)的(de)(de)高稅(shui)(shui)(shui)率稅(shui)(shui)(shui)務問題,避免雙重稅(shui)(shui)(shui)收。另(ling)(ling)一方面在(zai)百(bai)(bai)慕(mu)大(da)注(zhu)冊(ce)的(de)(de)公司可以在(zai)盧森(sen)堡(bao)、都柏林、溫哥華和美(mei)國(guo)申請(qing)掛牌上(shang)(shang)市,百(bai)(bai)慕(mu)大(da)更是被視作在(zai)美(mei)國(guo)上(shang)(shang)市的(de)(de)最佳‘跳板’”。

上(shang)述資深金(jin)融人士(shi)分(fen)析,中國置業對于中車(che)(che)的更大(da)價值,也(ye)許就(jiu)是在中車(che)(che)全(quan)球化啟航的路上(shang),以其較為優質的公司身份,能(neng)夠為中車(che)(che)帶來在國際(ji)融資平臺發展的能(neng)力,亦不排除未來的海外并購(gou)以及子公司在海外上(shang)市(shi)的可能(neng)。而此次(ci)收購(gou)的成效究(jiu)竟(jing)如何,無需過多猜測,相信在不遠的將(jiang)來,會有(you)更進一(yi)步公告解讀。

值得注意(yi)的是,現如今的中國(guo)置業投資(zi)有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公開資(zi)料顯示,中國置業(ye)投資(zi)主要業(ye)務(wu)為物業(ye)投資(zi)、內蒙古(gu)銅礦(kuang)(kuang)和鉬(mu)礦(kuang)(kuang)開采業(ye)務(wu)投資(zi),以及(ji)提供教(jiao)育支(zhi)援服務(wu)。

截至(zhi)2014年(nian)9月底,集(ji)團營(ying)業額(e)錄得502.4萬(wan)港(gang)元,較上(shang)年(nian)同(tong)期增加53.5%,主要由于(yu)投資物業租(zu)金(jin)收入上(shang)升及新(xin)收購的教育支援服務所貢(gong)獻。集(ji)團于(yu)去年(nian)9月底所持有、位于(yu)中國的投資物業總樓(lou)面(mian)(mian)面(mian)(mian)積(ji)約為7,004平方(fang)米(mi),出租(zu)率高達100%,租(zu)期介乎(hu)8年(nian)至(zhi)12年(nian)。年(nian)報顯示,該等物業估值約1.86億元人(ren)民(min)幣,每平方(fang)米(mi)租(zu)金(jin)回(hui)報率達到8%,預計未來五(wu)年(nian)應(ying)收最低租(zu)賃付款按近3600萬(wan)元人(ren)民(min)幣。

另一方(fang)面,中國(guo)置(zhi)業投資于2013年底(di)以1150萬(wan)港(gang)元(yuan)收購賢達(da)教(jiao)育集團(tuan)32.39%權益,上半財年教(jiao)育支援服務已(yi)錄得65.5萬(wan)港(gang)元(yuan)收入。

此外,中國置業(ye)投資于去年4月份及(ji)(ji)10月份,分別斥(chi)1000萬港(gang)元收(shou)購寰雅(ya)教(jiao)育之90%股(gu)權,及(ji)(ji)1億港(gang)元收(shou)購Liqun及(ji)(ji)其擁(yong)有90%權益之科德教(jiao)育,并(bing)設(she)有盈(ying)利(li)保(bao)證。寰雅(ya)教(jiao)育主要從事提(ti)供(gong)學生轉介服(fu)務(wu)(wu)、海外教(jiao)育顧問服(fu)務(wu)(wu)及(ji)(ji)入(ru)讀(du)海外高等(deng)教(jiao)育學府之服(fu)務(wu)(wu),科德教(jiao)育則從事教(jiao)育軟(ruan)件交(jiao)易及(ji)(ji)提(ti)供(gong)教(jiao)育、技術培訓(xun)及(ji)(ji)教(jiao)育咨詢業(ye)務(wu)(wu)。

有(you)業內人士評價,“隨著(zhu)近年愈(yu)來愈(yu)多(duo)內地(di)學(xue)生(sheng)來港或(huo)到(dao)海外升學(xue),預(yu)計集團日后來自(zi)教育服(fu)務業務之(zhi)收(shou)入(ru)有(you)望顯著(zhu)增長”。

有分析(xi)人士認(ren)為,去年9月(yue)底(di),中(zhong)國(guo)置業投資流動(dong)資產達(da)1.98億港元,較(jiao)去年3月(yue)底(di)的3634萬(wan)(wan)港元大(da)幅上(shang)升,其中(zhong)現(xian)金及現(xian)金等值(zhi)項目和應收承付票據分別約8848萬(wan)(wan)港元和9765萬(wan)(wan)港元;至(zhi)于流動(dong)負債則由去年3月(yue)底(di)的2580萬(wan)(wan)港元減少至(zhi)9月(yue)底(di)的1760萬(wan)(wan)港元,非流動(dong)負債因發行(xing)可換(huan)股債券及認(ren)股權證而上(shang)升至(zhi)8396萬(wan)(wan)港元;期(qi)末資產凈值(zhi)增(zeng)至(zhi)約4.06億港元,整體經(jing)營(ying)和財務狀況良好。

對于(yu)(yu)中國置(zhi)業投資(zi)未來在(zai)本(ben)港資(zi)本(ben)市場(chang)的表現,市場(chang)人士認為,“短線將(jiang)取(qu)決于(yu)(yu)集(ji)團(tuan)能否成功賣盤(pan)予中車”。

基于中(zhong)國置業投資本(ben)身優勢,加上中(zhong)車開拓海外鐵路市(shi)(shi)場的迫切(qie)性,市(shi)(shi)場人(ren)士對這次交(jiao)易普遍(bian)感到樂觀。

責(ze)編 何小桃(tao)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qu)稿酬(chou)。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出(chu)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che)下您(nin)的作(zuo)品。

中國中車欲收購龐巴迪股份? 有接近中車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中車收購中國置業投資其實是為以后收購龐巴迪鐵路業務鋪路 ■本報記者矯月 中國南北車合并為中國中車(又稱:中車)的交易已大功告成,公司于6月8日正式復牌后,終結了南北車長達15年競爭時代,中國鐵路巨無霸亦由此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車復牌前夕,中國置業投資宣布,中車全資附屬公司CSR(HongKong)將以每股0.1港元的價格,認購65億股中國置業投資新股份,相當于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約1.62倍,及擴大后股本約61.8%,取得絕對性控制權。中國置業投資獲中車入主,頓成市場焦點,前者股價于消息公布后勁升近2.9%。 不過,有市場人士對于中車已在香港上市,為何仍要在港“買殼”,以及為何屬意中國置業投資而提出不少質疑。 對此,有接近中車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事實上,南北車二合為一變成中國中車,只是中國鐵路行業重組改革的第一步。而中車收購中國置業投資其實是為了以后給收購龐巴迪鐵路業務鋪路。 對于上述關于收購龐巴迪鐵路業務的猜測,《證券日報》記者咨詢相關部門人士,但截至發稿日,并未收到回復。 或收購龐巴迪拓展海外市場 今年4月份,路透社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當時的南北車正與加拿大龐巴迪股份有限公司討論控股后者鐵路業務的可能性,并表示有關并購需要在南北車合并完成后才會繼續推行。 盡管當時消息涉及的三家企業均未公開承認,但結合龐巴迪近年在國際軌道交通市場的頹勢和南北車合并后進軍海外市場的攻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傳聞有較強的可信度并表示樂見其成。而這一收購案一旦達成,南北車將獲得進軍海外發達國家市場的捷徑,龐巴迪也能夠彌補其飛機制造部門的資本缺口。 資料顯示,總部位于加拿大的龐巴迪集團旗下有宇航和運輸兩大業務集團,龐巴迪宇航是僅次于波音和空客的全球第三大民用飛機制造公司。2011年之前,龐巴迪運輸集團曾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運輸裝備制造商,其軌道交通業務潛在價值高達50億美元。 回顧南北車合并前的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可知,從2005年到2011年七年間,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營業收入幾乎增長了四倍,而龐巴迪、阿爾斯通、西門子同期的營業收入僅增長10%左右。在海外咨詢公司發布的全球軌道交通裝備企業排名中,2010年,中國南車、北車尚處于龐巴迪和阿爾斯通之后,位于第三和第四位,這一排名在2011年出現反轉,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分別躍居第一和第二位,龐巴迪和阿爾斯通則排在了第三和第四位。 去年12月30日,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宣布將合并為一家新公司。這也被看作是龐巴迪準備放棄其鐵路業務的導火索。龐巴迪公司前首席執行官皮埃爾·博杜安今年2月份曾公開表示,南北車的合并迫使龐巴迪重新思考其在行業的競爭地位。 不過,龐巴迪公司發言人伊莎貝爾·龍多在回應有關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集團有意收購龐巴迪鐵路業務多數股權的報道時稱:“龐巴迪運輸部門不對外出售。” 但有人業內人士分析,龐巴迪飛機業務正因成本超限以及新的C系列項目發展而面臨困境,該公司股價今年累計下跌38%,公司長期債務超過90億美元。如能出售鐵路業務也算是雙方受益。 同濟大學軌道交通研究院研究員孫章表示,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等企業在軌道交通行業起步較早,技術標準都是相通的,買了一家就基本上等于掌握了歐洲標準,這也是我國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捷徑。若能收購龐巴迪鐵路業務,中國中車的國際化進程將提速。 據了解,龐巴迪與中國的合作開始于上世紀50年代,目前龐巴迪在中國已經有4家合資公司,包括:江蘇常牽龐巴迪牽引系統有限公司、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長春長客龐巴迪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申通[微博]龐巴迪(上海)軌道交通車輛維修有限公司。除了鐵路車輛外,龐巴迪在鐵路信號技術上也有較強的技術優勢,而這恰恰是中國中車的短板。 有業內人士評價,收購龐巴迪之舉將彌補中車薄弱的信號技術,最主要的是加快高鐵技術的海外輸出,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 有接近中車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中車成為全中國最大的鐵路企業后,未來將積極進行海外并購,透過收購國際同業來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在中車逐步晉身成為國際龍頭的過程之中,將部分業務分拆或借殼上市,來釋放集團資產價值和加強融資平臺,亦屬合理及正面的企業行動。而此次收購中國置業投資,或成為收購龐巴迪的資本跳板,借助中國置業的“殼”完成海外并購的“實”。 中國置業發展多元化 中車發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正對中國置業投資進行盡職審查。同時其否認公司會向其注入資產。但仍有投資者看好中國置業投資。 結合中車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資深金融人士認為,中車入股中國置業的另一個核心因素,或在中國置業的百慕大注冊身份上。“中國投資人大多通過海外上市了解到開曼、百慕大等注冊地,一方面這些地區沒有和任何國家簽訂雙重稅務協定,可以有效避免當地的高稅率稅務問題,避免雙重稅收。另一方面在百慕大注冊的公司可以在盧森堡、都柏林、溫哥華和美國申請掛牌上市,百慕大更是被視作在美國上市的最佳‘跳板’”。 上述資深金融人士分析,中國置業對于中車的更大價值,也許就是在中車全球化啟航的路上,以其較為優質的公司身份,能夠為中車帶來在國際融資平臺發展的能力,亦不排除未來的海外并購以及子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可能。而此次收購的成效究竟如何,無需過多猜測,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進一步公告解讀。 值得注意的是,現如今的中國置業投資有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置業投資主要業務為物業投資、內蒙古銅礦和鉬礦開采業務投資,以及提供教育支援服務。 截至2014年9月底,集團營業額錄得502.4萬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3.5%,主要由于投資物業租金收入上升及新收購的教育支援服務所貢獻。集團于去年9月底所持有、位于中國的投資物業總樓面面積約為7,004平方米,出租率高達100%,租期介乎8年至12年。年報顯示,該等物業估值約1.86億元人民幣,每平方米租金回報率達到8%,預計未來五年應收最低租賃付款按近3600萬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中國置業投資于2013年底以1150萬港元收購賢達教育集團32.39%權益,上半財年教育支援服務已錄得65.5萬港元收入。 此外,中國置業投資于去年4月份及10月份,分別斥1000萬港元收購寰雅教育之90%股權,及1億港元收購Liqun及其擁有90%權益之科德教育,并設有盈利保證。寰雅教育主要從事提供學生轉介服務、海外教育顧問服務及入讀海外高等教育學府之服務,科德教育則從事教育軟件交易及提供教育、技術培訓及教育咨詢業務。 有業內人士評價,“隨著近年愈來愈多內地學生來港或到海外升學,預計集團日后來自教育服務業務之收入有望顯著增長”。 有分析人士認為,去年9月底,中國置業投資流動資產達1.98億港元,較去年3月底的3634萬港元大幅上升,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和應收承付票據分別約8848萬港元和9765萬港元;至于流動負債則由去年3月底的2580萬港元減少至9月底的1760萬港元,非流動負債因發行可換股債券及認股權證而上升至8396萬港元;期末資產凈值增至約4.06億港元,整體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 對于中國置業投資未來在本港資本市場的表現,市場人士認為,“短線將取決于集團能否成功賣盤予中車”。 基于中國置業投資本身優勢,加上中車開拓海外鐵路市場的迫切性,市場人士對這次交易普遍感到樂觀。
中(zhong)國中(zhong)車或收購龐巴(ba)迪(di)

歡(huan)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