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走私、暴利、假冒 “進口神戶牛肉”有多少警示

新華網 2015-06-16 11:40:21

你可知道:自(zi)2001年日(ri)本(ben)暴發瘋牛病疫情后,國(guo)家質檢總局(ju)已禁(jin)止從(cong)日(ri)本(ben)等國(guo)家進口(kou)包括牛肉在內的(de)畜產(chan)品,目前禁(jin)令尚未解除(chu)。也(ye)就是說,市面上宣稱的(de)日(ri)本(ben)牛肉,要么(me)產(chan)地造假,要么(me)是走私(si)產(chan)品。

號稱(cheng)聽(ting)著(zhu)音樂、喝著(zhu)啤酒飼養出的“神戶牛肉(rou)”,受到了(le)多少吃客的追捧,甚至儼然(ran)成了(le)高端、精致生活的代名詞。

可(ke)你不知道的是:自2001年日本暴發瘋牛病疫情(qing)后,國家質(zhi)檢總局(ju)已(yi)禁止(zhi)從日本等(deng)國家進(jin)口包括牛肉在內的畜(chu)產品,目(mu)前禁令(ling)尚未解除。也就是說,市面上宣稱的日本牛肉,要(yao)么(me)產地(di)造(zao)假,要(yao)么(me)是走私產品。

上(shang)(shang)海市公安(an)等(deng)部門(men)近日公布(bu)的一起特大跨國走(zou)(zou)(zou)私(si)食品案件顯示,走(zou)(zou)(zou)私(si)者從日本發貨,使用多(duo)種“隱匿術”,經由柬埔寨、泰國、老撾等(deng)國家,進入中國境(jing)內。那么,市面上(shang)(shang)到底有多(duo)少來路不(bu)明的走(zou)(zou)(zou)私(si)牛肉(rou)?經由檢(jian)驗(yan)檢(jian)疫、海關、流通、餐飲等(deng)多(duo)個環(huan)節,走(zou)(zou)(zou)私(si)肉(rou)緣何依(yi)舊暢行(xing)其(qi)路?新華社記(ji)者進行(xing)了追蹤采訪。

輾轉5國、價格翻20倍(bei)——走(zou)私“日(ri)本牛肉”暴利十足

2014年10月(yue),上海(hai)市長(chang)寧公安(an)分(fen)局(ju)發現(xian)轄區(qu)內一家(jia)名為“響家(jia)”的日(ri)料店,打出廣告銷(xiao)售所(suo)謂的“日(ri)本神戶(hu)牛肉”,隨即介入調(diao)查(cha)。

上海市公(gong)安局食品(pin)藥品(pin)犯罪(zui)偵查總隊副(fu)支隊長錢洪(hong)偉介紹,由于(yu)日本于(yu)2001年發生(sheng)(sheng)過瘋牛病,2010年又發生(sheng)(sheng)了(le)口(kou)(kou)(kou)蹄疫(yi),因(yin)此我國禁(jin)止從日本進口(kou)(kou)(kou)牛肉。“如(ru)果(guo)這(zhe)家店(dian)銷售的牛肉不是日本進口(kou)(kou)(kou)的,則(ze)涉及虛假宣(xuan)傳(chuan)或(huo)欺詐(zha);如(ru)果(guo)這(zhe)牛肉的確是從日本運來的,則(ze)涉嫌(xian)走私國家禁(jin)止進出口(kou)(kou)(kou)貨物以及生(sheng)(sheng)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pin)罪(zui)。”

隨著調查的(de)深入,警方(fang)發(fa)現,向這家餐廳(ting)銷(xiao)售“日本(ben)進(jin)口牛(niu)肉(rou)(rou)”的(de)日本(ben)企業同時(shi)還向松江、黃(huang)浦(pu)等十(shi)多家高(gao)檔餐廳(ting)、日料店銷(xiao)售,規模之大令人咋舌。僅從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的(de)半年時(shi)間里,他們就走私、非法銷(xiao)售了“日本(ben)牛(niu)肉(rou)(rou)”至少百噸,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

警方(fang)調查發現,日(ri)本(ben)籍犯(fan)罪(zui)嫌疑人山內某(mou)某(mou)系(xi)“日(ri)本(ben)東(dong)藏株式會社”負責(ze)人,其在(zai)日(ri)本(ben)遙控指揮犯(fan)罪(zui)團伙(huo)成員(yuan)將日(ri)本(ben)牛(niu)肉出口至(zhi)柬埔(pu)寨。在(zai)柬埔(pu)寨,他們(men)去除(chu)外包裝后將牛(niu)肉轉(zhuan)(zhuan)運(yun)至(zhi)泰國(guo)清萊(lai)。在(zai)泰國(guo),他們(men)將牛(niu)肉混在(zai)水果中裝進集(ji)裝箱,以“水果”、“副食品”等名義再轉(zhuan)(zhuan)運(yun)至(zhi)老撾口岸,然后再由中方(fang)人員(yuan)在(zai)西(xi)雙版納口岸入關(guan),轉(zhuan)(zhuan)運(yun)至(zhi)昆明,然后再以火(huo)腿的名義空(kong)運(yun)到上(shang)海、北京等地。

今(jin)年3月,警方(fang)在掌握了這一團伙的“全產業鏈”后進(jin)行(xing)收(shou)網。在上海、昆(kun)明等地抓(zhua)獲犯(fan)罪嫌(xian)(xian)疑人(ren)30人(ren),查獲牛肉等凍品13噸。目(mu)前,已有17名犯(fan)罪嫌(xian)(xian)疑人(ren)被采(cai)取強制措(cuo)施(shi),主要嫌(xian)(xian)疑人(ren)山內(nei)某某也被警方(fang)成(cheng)功(gong)收(shou)網。

之所(suo)以(yi)愿意(yi)將牛(niu)肉如此(ci)“輾(zhan)轉騰(teng)挪(nuo)”,一方(fang)面是(shi)為了逃(tao)避警(jing)方(fang)的打擊,另一方(fang)面也是(shi)暴利誘惑著他們。

“他們從(cong)日本(ben)市場購買的(de)(de)牛肉只(zhi)有每(mei)公斤200至(zhi)300元人民(min)幣;入關以后,他們的(de)(de)批發價(jia)就漲到(dao)了2000至(zhi)3000元。”錢洪偉介紹(shao)說,“而到(dao)了最終的(de)(de)銷(xiao)售(shou)環(huan)節,這些所謂(wei)的(de)(de)‘日本(ben)頂(ding)級進口牛肉’的(de)(de)售(shou)價(jia)則(ze)高達每(mei)100克(ke)300至(zhi)500元,相當(dang)于每(mei)公斤3000到(dao)5000元。”

正(zheng)是這種(zhong)暴利(li),使得凍肉的走私(si)鏈條近(jin)年來(lai)以(yi)幾(ji)何倍數增長(chang),線(xian)上線(xian)下走私(si)、售賣走私(si)凍肉的情況日(ri)益猖獗。“這些未經檢驗檢疫(yi)、可能含有‘瘋牛病(bing)’、‘口(kou)蹄疫(yi)’等病(bing)毒的走私(si)牛肉進入(ru)千家萬戶、各色(se)餐廳后,將直接(jie)威脅公眾的身體健(jian)康。”上海市(shi)公安局民警陸(lu)峰說。

凍品轉港(gang)、活牛(niu)走私——“走私牛(niu)肉”數目驚(jing)人

走私肉(rou)到底在市場(chang)上有多少,很難有人(ren)能給出權(quan)威的數字。

但是僅(jin)(jin)2015年上半(ban)年,見諸(zhu)報端的走私肉案件就有多起:深圳查(cha)(cha)獲超6000噸(dun)、貨值達(da)(da)3.45億元特大走私凍(dong)肉案;江蘇查(cha)(cha)獲來(lai)自巴(ba)西瘋(feng)牛(niu)病疫區的牛(niu)肉,銷售金額僅(jin)(jin)連云港地區就達(da)(da)1億多元……

“根據(ju)我們的(de)估(gu)算,近兩(liang)年國(guo)內(nei)走私牛(niu)(niu)肉(rou)(rou)的(de)總量在每年200萬噸左右。”國(guo)家肉(rou)(rou)牛(niu)(niu)產業(ye)技術體(ti)系(xi)首席科學家曹兵海(hai)說,根據(ju)國(guo)家統計(ji)局(ju)最新公布的(de)2014年我國(guo)牛(niu)(niu)肉(rou)(rou)產量689萬噸計(ji)算,相當于走私牛(niu)(niu)肉(rou)(rou)占了市場(chang)份額的(de)近四分之一。

然而重拳之(zhi)下,亂(luan)象仍(reng)存(cun)。記者9日以預訂的(de)名義,致電了上海多個(ge)餐廳,都表示“神(shen)戶(hu)牛(niu)肉”依然在售,但(dan)對于產(chan)地卻說(shuo)法不(bu)一(yi)。有(you)說(shuo)是(shi)大連的(de),有(you)說(shuo)是(shi)國產(chan)的(de),但(dan)也有(you)餐廳說(shuo)確(que)保是(shi)老(lao)板從日本帶回來的(de)5A級牛(niu)肉,但(dan)需(xu)要提前(qian)預訂。

業內(nei)(nei)人士指出,除了走(zou)(zou)私(si)牛(niu)肉(rou)(rou)(rou)之外,一些(xie)(xie)(xie)不法(fa)分(fen)子還會直(zhi)(zhi)接將活牛(niu)經由云南邊境(jing)走(zou)(zou)私(si)入境(jing),或通過周邊地區轉港。國家行政學院(yuan)副教(jiao)授胡穎廉說(shuo),根據估算(suan),我國走(zou)(zou)私(si)牛(niu)肉(rou)(rou)(rou)主要來自于(yu)印(yin)度、巴西和美國。這些(xie)(xie)(xie)牛(niu)肉(rou)(rou)(rou)一些(xie)(xie)(xie)“洗白(bai)”成中(zhong)國肉(rou)(rou)(rou)售(shou)向餐飲店(dian),一些(xie)(xie)(xie)直(zhi)(zhi)接以走(zou)(zou)私(si)便宜(yi)肉(rou)(rou)(rou)的(de)(de)身份公然出售(shou)。“巴西產的(de)(de)牛(niu)肉(rou)(rou)(rou),到(dao)岸價(jia)格都比國內(nei)(nei)的(de)(de)價(jia)格便宜(yi)很多(duo),這怎么擋得住呢(ni)?”

而與(yu)暴利相(xiang)比,處罰力度并(bing)不(bu)大(da)。上海市公安局食藥偵總隊偵查(cha)員李猛(化(hua)名)告(gao)訴記者,對(dui)(dui)于(yu)在(zai)互(hu)聯網平臺(tai)銷售的(de)走私肉品(pin),多數進口(kou)食品(pin)賣家(jia)并(bing)不(bu)提供檢(jian)驗檢(jian)疫證(zheng)明(ming)(ming)(ming),但(dan)由于(yu)單筆成(cheng)交額不(bu)大(da),未構(gou)成(cheng)刑事犯罪,對(dui)(dui)其(qi)只(zhi)能(neng)實施行政處罰。對(dui)(dui)于(yu)線下的(de)一些餐廳,如果不(bu)能(neng)證(zheng)明(ming)(ming)(ming)其(qi)是在(zai)“明(ming)(ming)(ming)知”的(de)情況下購買和銷售走私肉品(pin),大(da)多也只(zhi)能(neng)對(dui)(dui)其(qi)進行行政處罰。

走私牛肉到(dao)底歸(gui)誰管——這事必須弄(nong)清楚

從(cong)進口(kou)檢疫、海(hai)關到流通、餐飲等諸多食(shi)品監(jian)管(guan)(guan)環節(jie),為什么連一塊(kuai)小小的走私(si)牛肉都擋不住(zhu)?而實際監(jian)管(guan)(guan)的難度在于,對于這樣(yang)的進口(kou)食(shi)品,到底歸(gui)誰(shui)管(guan)(guan)說(shuo)不清(qing)楚。

胡穎廉告(gao)訴記(ji)者,就走私(si)肉而言(yan),質(zhi)檢(jian)總(zong)局的(de)檢(jian)驗檢(jian)疫部門(men)是(shi)全國垂直的(de)體(ti)系,管(guan)進(jin)出(chu)口商品的(de)質(zhi)量(liang)監管(guan);海關(guan)負(fu)有緝私(si)的(de)功(gong)能,應(ying)(ying)該發(fa)揮更大的(de)作用(yong);進(jin)入國內流通市場(chang)后,應(ying)(ying)該是(shi)食(shi)藥監部門(men)來(lai)管(guan);但因為是(shi)進(jin)口農產品,和農業(ye)、商務部門(men)也有一定關(guan)系。

專家(jia)認為,這種“多龍治(zhi)水”的監管(guan)體(ti)制,推諉(wei)和扯(che)皮常常出現。“市場有需求,僅(jin)僅(jin)從末端去壓、打,這不是(shi)一個辦法。”胡穎廉說(shuo),打擊(ji)收繳(jiao)的走私肉不能拍賣,只能深埋或(huo)高溫焚(fen)燒,地方政府還(huan)得貼錢。“這相當于賠本買(mai)賣,一些部門怎么(me)可能有積極性呢?”

江蘇省南通市食(shi)藥監局(ju)(ju)副局(ju)(ju)長繆寶迎2014年(nian)12月曾撰(zhuan)文(wen)表示(shi),進(jin)(jin)(jin)口食(shi)品(pin)(pin)到了國內市場,應屬(shu)食(shi)品(pin)(pin)流通監管部(bu)(bu)(bu)門(men)監管。然而在(zai)走私牛(niu)肉案中,這種職責(ze)的確(que)認并不(bu)清晰(xi),從(cong)法(fa)律(lv)層面也缺少可操作(zuo)的實施(shi)細則(ze),哪些食(shi)品(pin)(pin)合法(fa)入(ru)境、入(ru)境后的流通走向等(deng)(deng),負責(ze)進(jin)(jin)(jin)出(chu)口的檢驗(yan)檢疫(yi)部(bu)(bu)(bu)門(men)與(yu)其(qi)他(ta)食(shi)品(pin)(pin)監管部(bu)(bu)(bu)門(men)并沒有溝通協調機(ji)制(zhi)(zhi)。因此(ci)除了檢驗(yan)檢疫(yi)局(ju)(ju),其(qi)它部(bu)(bu)(bu)門(men)對進(jin)(jin)(jin)口食(shi)品(pin)(pin)的“避(bi)讓”行(xing)為(wei),在(zai)目前的制(zhi)(zhi)度(du)框架(jia)下(xia),并不(bu)奇怪。“進(jin)(jin)(jin)口食(shi)品(pin)(pin)與(yu)國產食(shi)品(pin)(pin),在(zai)標準(zhun)執行(xing)、標識規(gui)范、違法(fa)處罰等(deng)(deng)方(fang)面,都(dou)存在(zai)不(bu)同(tong)程度(du)的脫節現(xian)象。如果(guo)不(bu)從(cong)體制(zhi)(zhi)、機(ji)制(zhi)(zhi)方(fang)面作(zuo)必要(yao)的調整,類似事件將很難避(bi)免。”

“究(jiu)竟哪(na)些(xie)國家是合法進(jin)口(kou),哪(na)些(xie)國家屬于(yu)走私,消(xiao)費(fei)者(zhe)不(bu)清楚。”曹兵(bing)海說(shuo)(shuo),最后導(dao)致的(de)結果就是百姓說(shuo)(shuo)監管不(bu)力,監管說(shuo)(shuo)人手不(bu)夠,應在餐(can)飲店、農貿(mao)市場里明(ming)示哪(na)些(xie)是合法的(de),讓消(xiao)費(fei)者(zhe)成為“把關人”,形成全民監督的(de)氛圍(wei)。

責編(bian) 周禹彤(tong)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

號稱聽著音樂、喝著啤酒飼養出的“神戶牛肉”,受到了多少吃客的追捧,甚至儼然成了高端、精致生活的代名詞。 可你不知道的是:自2001年日本暴發瘋牛病疫情后,國家質檢總局已禁止從日本等國家進口包括牛肉在內的畜產品,目前禁令尚未解除。也就是說,市面上宣稱的日本牛肉,要么產地造假,要么是走私產品。 上海市公安等部門近日公布的一起特大跨國走私食品案件顯示,走私者從日本發貨,使用多種“隱匿術”,經由柬埔寨、泰國、老撾等國家,進入中國境內。那么,市面上到底有多少來路不明的走私牛肉?經由檢驗檢疫、海關、流通、餐飲等多個環節,走私肉緣何依舊暢行其路?新華社記者進行了追蹤采訪。 輾轉5國、價格翻20倍——走私“日本牛肉”暴利十足 2014年10月,上海市長寧公安分局發現轄區內一家名為“響家”的日料店,打出廣告銷售所謂的“日本神戶牛肉”,隨即介入調查。 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總隊副支隊長錢洪偉介紹,由于日本于2001年發生過瘋牛病,2010年又發生了口蹄疫,因此我國禁止從日本進口牛肉。“如果這家店銷售的牛肉不是日本進口的,則涉及虛假宣傳或欺詐;如果這牛肉的確是從日本運來的,則涉嫌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貨物以及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發現,向這家餐廳銷售“日本進口牛肉”的日本企業同時還向松江、黃浦等十多家高檔餐廳、日料店銷售,規模之大令人咋舌。僅從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的半年時間里,他們就走私、非法銷售了“日本牛肉”至少百噸,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 警方調查發現,日本籍犯罪嫌疑人山內某某系“日本東藏株式會社”負責人,其在日本遙控指揮犯罪團伙成員將日本牛肉出口至柬埔寨。在柬埔寨,他們去除外包裝后將牛肉轉運至泰國清萊。在泰國,他們將牛肉混在水果中裝進集裝箱,以“水果”、“副食品”等名義再轉運至老撾口岸,然后再由中方人員在西雙版納口岸入關,轉運至昆明,然后再以火腿的名義空運到上海、北京等地。 今年3月,警方在掌握了這一團伙的“全產業鏈”后進行收網。在上海、昆明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30人,查獲牛肉等凍品13噸。目前,已有17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強制措施,主要嫌疑人山內某某也被警方成功收網。 之所以愿意將牛肉如此“輾轉騰挪”,一方面是為了逃避警方的打擊,另一方面也是暴利誘惑著他們。 “他們從日本市場購買的牛肉只有每公斤200至300元人民幣;入關以后,他們的批發價就漲到了2000至3000元。”錢洪偉介紹說,“而到了最終的銷售環節,這些所謂的‘日本頂級進口牛肉’的售價則高達每100克300至500元,相當于每公斤3000到5000元。” 正是這種暴利,使得凍肉的走私鏈條近年來以幾何倍數增長,線上線下走私、售賣走私凍肉的情況日益猖獗。“這些未經檢驗檢疫、可能含有‘瘋牛病’、‘口蹄疫’等病毒的走私牛肉進入千家萬戶、各色餐廳后,將直接威脅公眾的身體健康。”上海市公安局民警陸峰說。 凍品轉港、活牛走私——“走私牛肉”數目驚人 走私肉到底在市場上有多少,很難有人能給出權威的數字。 但是僅2015年上半年,見諸報端的走私肉案件就有多起:深圳查獲超6000噸、貨值達3.45億元特大走私凍肉案;江蘇查獲來自巴西瘋牛病疫區的牛肉,銷售金額僅連云港地區就達1億多元…… “根據我們的估算,近兩年國內走私牛肉的總量在每年200萬噸左右。”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說,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2014年我國牛肉產量689萬噸計算,相當于走私牛肉占了市場份額的近四分之一。 然而重拳之下,亂象仍存。記者9日以預訂的名義,致電了上海多個餐廳,都表示“神戶牛肉”依然在售,但對于產地卻說法不一。有說是大連的,有說是國產的,但也有餐廳說確保是老板從日本帶回來的5A級牛肉,但需要提前預訂。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走私牛肉之外,一些不法分子還會直接將活牛經由云南邊境走私入境,或通過周邊地區轉港。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說,根據估算,我國走私牛肉主要來自于印度、巴西和美國。這些牛肉一些“洗白”成中國肉售向餐飲店,一些直接以走私便宜肉的身份公然出售。“巴西產的牛肉,到岸價格都比國內的價格便宜很多,這怎么擋得住呢?” 而與暴利相比,處罰力度并不大。上海市公安局食藥偵總隊偵查員李猛(化名)告訴記者,對于在互聯網平臺銷售的走私肉品,多數進口食品賣家并不提供檢驗檢疫證明,但由于單筆成交額不大,未構成刑事犯罪,對其只能實施行政處罰。對于線下的一些餐廳,如果不能證明其是在“明知”的情況下購買和銷售走私肉品,大多也只能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走私牛肉到底歸誰管——這事必須弄清楚 從進口檢疫、海關到流通、餐飲等諸多食品監管環節,為什么連一塊小小的走私牛肉都擋不住?而實際監管的難度在于,對于這樣的進口食品,到底歸誰管說不清楚。 胡穎廉告訴記者,就走私肉而言,質檢總局的檢驗檢疫部門是全國垂直的體系,管進出口商品的質量監管;海關負有緝私的功能,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進入國內流通市場后,應該是食藥監部門來管;但因為是進口農產品,和農業、商務部門也有一定關系。 專家認為,這種“多龍治水”的監管體制,推諉和扯皮常常出現。“市場有需求,僅僅從末端去壓、打,這不是一個辦法。”胡穎廉說,打擊收繳的走私肉不能拍賣,只能深埋或高溫焚燒,地方政府還得貼錢。“這相當于賠本買賣,一些部門怎么可能有積極性呢?” 江蘇省南通市食藥監局副局長繆寶迎2014年12月曾撰文表示,進口食品到了國內市場,應屬食品流通監管部門監管。然而在走私牛肉案中,這種職責的確認并不清晰,從法律層面也缺少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哪些食品合法入境、入境后的流通走向等,負責進出口的檢驗檢疫部門與其他食品監管部門并沒有溝通協調機制。因此除了檢驗檢疫局,其它部門對進口食品的“避讓”行為,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并不奇怪。“進口食品與國產食品,在標準執行、標識規范、違法處罰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現象。如果不從體制、機制方面作必要的調整,類似事件將很難避免。” “究竟哪些國家是合法進口,哪些國家屬于走私,消費者不清楚。”曹兵海說,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百姓說監管不力,監管說人手不夠,應在餐飲店、農貿市場里明示哪些是合法的,讓消費者成為“把關人”,形成全民監督的氛圍。
進口 神戶(hu)牛肉 走(zou)私 暴利 假(jia)冒

歡(huan)迎(ying)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