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演講嘉賓:企業家高峰論壇創造中韓合作良機

2015-05-20 01:19:34

明日,“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將正式開幕,包括中韓政要、中韓知名企業領袖、經濟專家在內約500名精英齊聚一堂,共論中韓發展新機遇。

明日(5月21日),廣受期待的、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和韓國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在成都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將正式開幕,包括中韓政要、中韓知名企業領袖、經濟專家在內約500名精英齊聚一堂,共論中韓發展新機遇。

為此,記者提前專訪了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綠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孫志文,三一重工副總經理何發良,小米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以及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戴雨森等重要嘉賓。

《《《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中韓合作迎新階段會擴大在韓投資

昨日(5月19日),記者對即將參加“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中方重量級嘉賓,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進行了專訪。劉永好透露,他將在論壇上與大家一起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

劉永好表示,當前中國進入了經濟轉型升級期,新希望集團作為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傳統企業,同樣邁進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新階段。在過去兩年里,公司一直在思考,也在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辦法,去進行創新變革,適應經濟社會的快速變化。

具體而言,劉永好分享的三個方面內容包括,一是借用雷軍的‘風口’論,要站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大風口。現在,國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這對西部省份是極大的發展機遇。新希望集團也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加快了海外投資發展步伐,重點拓展了在韓國的投資和合作。

二是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醫療、養老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醫療健康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聯合了馮侖、翁國亮等知名企業家共同發起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策略聯盟,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醫學技術和醫院管理經驗,聯合業內具有影響力的幾千家大型醫療健康企業共同發展。”

三是社會掀起了傳統企業全面創新、萬眾創業的浪潮,政府和社會各方面都在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我也于今年初成立了創新集團,由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出任創新集團的CEO,先期投資10億元,未來3~5年投資額將達100億元,充分擁抱互聯網,支持新經濟業態的發展。”

在提到對此次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期待時,劉永好稱,希望通過論壇能夠讓中國的企業和百姓能夠更充分的認識韓國的產品、韓國的企業乃至韓國的經濟,也能夠讓韓國的企業和百姓更真實地了解中國的企業和產品。同時,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兩國商業領域的互相交流,特別是這次論壇在成都召開,有利于加深韓國對中國西部地區的認識。

據悉,今年初,新希望與韓國農協中央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希望旗下食品控股與新希望乳業分別與韓國農協進行跨國戰略合作,主要合作領域有農牧業金融、食品加工、餐飲終端、乳制品開發和銷售等方面。

談及與韓國企業的合作,劉永好表示,中韓兩國企業合作將迎來新的歷史階段,未來新希望會繼續擴大與韓國的投資,積極推進兩國經濟貿易交流。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賀華玲

《《《

綠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孫志文:

非常看好成都的區位優勢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與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即將在成都隆重啟幕,包括中韓政要、知名企業領袖與專家學者等500余名精英參會。

昨日(5月19日),記者采訪到參加此次高峰論壇的重要嘉賓,上海綠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孫志文。在他看來,綠地集團作為全球化的跨國企業,業務涵蓋了韓國等多個海外市場,與韓企之間有共同語言。同時,綠地深耕中國西南,尤其是成都,非常看好成都的區位優勢,希望通過此次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共謀新發展機遇。

當前,西部大開發進入攻堅階段,加上中國產業升級以及“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等,西部市場尤為活躍,深入其中的綠地集團受益匪淺。

孫志文透露,“論壇上,我會講到整個西南,尤其是成都。綠地本身在韓國也有投資,我們可以和韓國企業家交流,有共同語言,希望他們到成都這個‘西南重鎮’來探索和投資。”

“我的演講部分,首先主要是政策層面;其次是講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這是市場層面上;最后就是區域經濟。”孫志文認為,“成都的區位優勢很明顯,我們在這里耕耘了11年,人文和營商環境特別好,尤其是成渝經濟圈,包括近期蓉歐快鐵的啟動,拉近了成都與歐亞大陸的距離。成都第二機場也在啟動,再過兩年就投入使用,這對成都來講,在新一輪經濟發展過程中,又插上了很好的翅膀。”

目前,綠地集團已形成地產、金融和能源三大業務的戰略格局。隨著新的商業變革浪潮的到來,綠地集團近期正式宣布進入“G+(G代表了Green,綠色)時代”,將發力“3+X”模式,主要囊括了大基建、大金融和大消費三大業務板塊,以及培育新興產業。

隨著綠地集團深耕西南市場,已形成成都、重慶、貴陽和南充四角格局,打造出了成都綠地GIC、重慶綠地保稅中心、貴陽綠地保稅中心與南充綠地城等標桿項目。

前不久,孫志文透露,綠地創客基地落戶成都,為創業者搭建一個良好的創業平臺,這勢必會引領成都新一波的創業浪潮到來。

在海外市場,目前綠地集團已成功進入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德國、韓國等4大洲9國30余個城市。其中,綠地集團在韓國濟州島投資的“漢拿山小鎮”項目,熱銷45億元,該項目也被韓國主流媒體《朝鮮日報》媒體人高度評價為“中韓文化交流的橋梁”。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杜冉樂

《《《

小米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

小米非常樂意與韓企業家合作

除了眾多中韓跨國企業巨頭外,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與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還邀請到當前中國少壯派明星級企業代表。其中,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將在5月21日作主題演講,同數位中韓重量級嘉賓解析迅速崛起的中國西部市場。

昨日(5月19日),記者聯系到身在北京的林斌,他正忙著為參加此次高峰論壇做最后的準備,不斷完善演講內容。作為國內快速成長起來的代表性科技企業,目前正聚焦國際市場的小米科技十分重視此次論壇。林斌表示,演講主題暫時保密,希望在論壇當天揭曉“彩蛋”。

談到小米和韓國企業這些年來的合作,林斌向記者細數了若干小米產品與韓國電子業巨頭的親緣關系。“小米跟韓國的企業有著非常密切的溝通與合作關系,比如我們非常重要的一款產品小米電視,40英寸版采用的是原裝三星RGB真4K屏幕,49英寸版采用的是來自LG或者華星光電的高端屏幕,這些產品的用戶體驗都非常棒。另外,小米移動電源采用的高品質電芯,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LG。最近,我聽說這款明星產品在韓國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這讓我們很欣慰。”林斌認為,此次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舉辦,對當前身處創業熱潮中的中國企業意義重大,特別是能了解這些享譽全球的韓國巨擘如何多年來不斷引領行業風向,這值得中國創新型企業借鑒。

“韓國的電子產業非常發達,誕生了如三星,LG等強大的公司,極大地促進了科技行業的發展,這讓人十分敬佩。我們非常樂意與韓國的領軍公司共同緊密合作,不斷做出更好的產品。”林斌認為,能和三星、LG這樣的韓企面對面同臺論道,對于今后中韓企業在電子產業方面的發展,將起到催化劑作用。

手機產業演繹著全球消費市場不斷變遷的同時,也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一個領域。目前,全球最有活力的手機企業基本在亞洲,其中最主要的兩股力量來自中國和韓國。作為中韓手機品牌的代表,小米、三星以及LG此次在成都聚首,值得期待。

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小米、華為、聯想等9家公司占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的31.3%,韓國的三星和LG兩家占到30.1%的份額。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能將中國公司的營銷及ID設計能力與韓國企業的優勢進行結合互補,可能產生與蘋果抗衡的有效組合。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楊舸

《《《

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戴雨森:

借助本次論壇探尋中韓消費良機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和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主論壇明日(5月21)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幕。據悉,此次論壇規模空前,包括中韓政要領導、知名企業領袖、經濟專家在內約500名精英齊聚一堂。

在出席主論壇討論的名單中,記者看到了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戴雨森的名字。這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青年才俊明日(5月21日)將和伊利集團副總裁周勁鷹、韓國CJChina總裁樸根太一起討論“西部消費市場攻略成功的原因”。

據了解,戴雨森曾在Google、Baidu、Oracle等企業工作。2009年,在攻讀美國斯坦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期間,戴雨森成為中國最大的化妝品垂直電商聚美優品的聯合創始人,現為聚美優品產品副總裁。

戴雨森告訴記者,未來五到十年,成都將成為中國的硅谷,聚美優品十分重視西南市場的開拓,鼓勵員工到成都發展。

去年5月份,作為中國最大的美妝電子商務網站,聚美優品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年輕的戴雨森作為聚美優品的創始人之一,身價超過了10億元人民幣。

戴雨森告訴記者,聚美優品十分重視西南市場的開拓,成都倉庫是聚美優品在中國建立的第三個倉庫,每日發貨量達1萬單以上,“我們在成都還有研發及客服中心,鼓勵員工到成都發展。”其實,這次論壇既是思想的碰撞,也是合作的借力,更是發展的“合奏”。嘉賓們將共同“把脈”中韓經濟新紀元。戴雨森說,他參加此次論壇,對聚美優品來說,是從不同維度認識韓國,探索中韓消費的好機會。

在韓劇和韓流明星的帶動下,韓式的妝容衣著備受中國年輕人的追捧。對于電商來說,這蘊含著巨大商機。作為一家化妝品特賣商城,聚美優品非常重視和韓國品牌的合作。

戴雨森表示,去年9月開始,公司總裁陳歐與副總裁劉惠璞等高管去韓國尋找品牌方合作,高峰時一位高管在1天內見了10個韓國品牌。

今年2月4日,陳歐帶領公司高管團隊奔赴韓國,4天時間從早到晚地毯式的拜訪韓國品牌,“我們拿下了九朵云、麗得姿、依思等100余家品牌授權。并且,許多韓國商家給我們獨家授權,上市新品在聚美獨家發售,并針對聚美用戶開發獨家禮盒。”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實習記者 周恒

《《《

三一重工副總經理何發良:

想了解其他企業的“一帶一路”經驗

“一帶一路”戰略為工程機械產業帶來哪些機遇?四川作為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企業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和韓國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明日(5月21日)迎來重頭戲,首個重要議題即討論“‘一帶一路’和社會生產基礎設施投資”。

作為“圓桌討論”的重要參會企業,三一重工的到來備受關注。

明日上午,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副總經理何發良,也將為大家帶來其對“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的思考。

昨日(5月19日),何發良告訴記者,此次參會討論,“希望向與會嘉賓帶來對‘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的思考,以及分享商業上的一些想法。”

當前,重型工程企業應對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新常態”的重要法寶就是“走出去”,緊跟“一帶一路”走“國際化”戰略,這成為解決工程機械過剩產能、獲取資源以及開拓海外市場的必然選擇。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三一重工緊密相關,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幫助很大。”何發良對此次論壇議題十分期待。

其實,在工程機械行業,無論是從技術創新還是市場份額、國際化影響力等方面來說,三一重工已是中國制造的一個標桿。

事實上,近年來三一重工“出海”步伐也在加快,東亞、南亞、北非、歐洲等地區的總體產業布局和“一帶一路”區域高度吻合。2014年,三一重工嘗到了“一帶一路”的甜頭,實現海外市場營收98.22億元,占總收入的1/3,同時步入了增長收獲期。

此外,記者了解到,參與首個議題“圓桌討論”的重量級嘉賓還有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孫志文以及韓國貿易保險公司社長金榮鶴,他們也將分享各自對“一帶一路”戰略的理解和認識,以及中國企業如何利用該戰略帶來的新機遇。

與500余名中韓政要及企業家交流經驗、碰撞思想,正是此次論壇吸引何發良的地方。

他告訴記者,此次參會,除了分享自己的思考,更想了解其他企業對“一帶一路”的看法,以及他們的經驗。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實習記者 吳林靜

更多內容詳見每日經濟新聞網站:www.jzqfr.cn;

微信號nbdnews;

微博@每日經濟新聞;

會務咨詢電話:028-8651638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明日(5月21日),廣受期待的、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和韓國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在成都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將正式開幕,包括中韓政要、中韓知名企業領袖、經濟專家在內約500名精英齊聚一堂,共論中韓發展新機遇。 為此,記者提前專訪了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綠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孫志文,三一重工副總經理何發良,小米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以及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戴雨森等重要嘉賓。 《《《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中韓合作迎新階段會擴大在韓投資 昨日(5月19日),記者對即將參加“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中方重量級嘉賓,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進行了專訪。劉永好透露,他將在論壇上與大家一起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 劉永好表示,當前中國進入了經濟轉型升級期,新希望集團作為一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傳統企業,同樣邁進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新階段。在過去兩年里,公司一直在思考,也在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辦法,去進行創新變革,適應經濟社會的快速變化。 具體而言,劉永好分享的三個方面內容包括,一是借用雷軍的‘風口’論,要站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大風口。現在,國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這對西部省份是極大的發展機遇。新希望集團也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加快了海外投資發展步伐,重點拓展了在韓國的投資和合作。 二是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醫療、養老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醫療健康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聯合了馮侖、翁國亮等知名企業家共同發起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策略聯盟,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醫學技術和醫院管理經驗,聯合業內具有影響力的幾千家大型醫療健康企業共同發展。” 三是社會掀起了傳統企業全面創新、萬眾創業的浪潮,政府和社會各方面都在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我也于今年初成立了創新集團,由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出任創新集團的CEO,先期投資10億元,未來3~5年投資額將達100億元,充分擁抱互聯網,支持新經濟業態的發展。” 在提到對此次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期待時,劉永好稱,希望通過論壇能夠讓中國的企業和百姓能夠更充分的認識韓國的產品、韓國的企業乃至韓國的經濟,也能夠讓韓國的企業和百姓更真實地了解中國的企業和產品。同時,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兩國商業領域的互相交流,特別是這次論壇在成都召開,有利于加深韓國對中國西部地區的認識。 據悉,今年初,新希望與韓國農協中央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希望旗下食品控股與新希望乳業分別與韓國農協進行跨國戰略合作,主要合作領域有農牧業金融、食品加工、餐飲終端、乳制品開發和銷售等方面。 談及與韓國企業的合作,劉永好表示,中韓兩國企業合作將迎來新的歷史階段,未來新希望會繼續擴大與韓國的投資,積極推進兩國經濟貿易交流。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賀華玲 《《《 綠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孫志文: 非常看好成都的區位優勢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與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即將在成都隆重啟幕,包括中韓政要、知名企業領袖與專家學者等500余名精英參會。 昨日(5月19日),記者采訪到參加此次高峰論壇的重要嘉賓,上海綠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孫志文。在他看來,綠地集團作為全球化的跨國企業,業務涵蓋了韓國等多個海外市場,與韓企之間有共同語言。同時,綠地深耕中國西南,尤其是成都,非常看好成都的區位優勢,希望通過此次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共謀新發展機遇。 當前,西部大開發進入攻堅階段,加上中國產業升級以及“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等,西部市場尤為活躍,深入其中的綠地集團受益匪淺。 孫志文透露,“論壇上,我會講到整個西南,尤其是成都。綠地本身在韓國也有投資,我們可以和韓國企業家交流,有共同語言,希望他們到成都這個‘西南重鎮’來探索和投資。” “我的演講部分,首先主要是政策層面;其次是講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這是市場層面上;最后就是區域經濟。”孫志文認為,“成都的區位優勢很明顯,我們在這里耕耘了11年,人文和營商環境特別好,尤其是成渝經濟圈,包括近期蓉歐快鐵的啟動,拉近了成都與歐亞大陸的距離。成都第二機場也在啟動,再過兩年就投入使用,這對成都來講,在新一輪經濟發展過程中,又插上了很好的翅膀。” 目前,綠地集團已形成地產、金融和能源三大業務的戰略格局。隨著新的商業變革浪潮的到來,綠地集團近期正式宣布進入“G+(G代表了Green,綠色)時代”,將發力“3+X”模式,主要囊括了大基建、大金融和大消費三大業務板塊,以及培育新興產業。 隨著綠地集團深耕西南市場,已形成成都、重慶、貴陽和南充四角格局,打造出了成都綠地GIC、重慶綠地保稅中心、貴陽綠地保稅中心與南充綠地城等標桿項目。 前不久,孫志文透露,綠地創客基地落戶成都,為創業者搭建一個良好的創業平臺,這勢必會引領成都新一波的創業浪潮到來。 在海外市場,目前綠地集團已成功進入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德國、韓國等4大洲9國30余個城市。其中,綠地集團在韓國濟州島投資的“漢拿山小鎮”項目,熱銷45億元,該項目也被韓國主流媒體《朝鮮日報》媒體人高度評價為“中韓文化交流的橋梁”。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杜冉樂 《《《 小米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 小米非常樂意與韓企業家合作 除了眾多中韓跨國企業巨頭外,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與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還邀請到當前中國少壯派明星級企業代表。其中,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林斌將在5月21日作主題演講,同數位中韓重量級嘉賓解析迅速崛起的中國西部市場。 昨日(5月19日),記者聯系到身在北京的林斌,他正忙著為參加此次高峰論壇做最后的準備,不斷完善演講內容。作為國內快速成長起來的代表性科技企業,目前正聚焦國際市場的小米科技十分重視此次論壇。林斌表示,演講主題暫時保密,希望在論壇當天揭曉“彩蛋”。 談到小米和韓國企業這些年來的合作,林斌向記者細數了若干小米產品與韓國電子業巨頭的親緣關系。“小米跟韓國的企業有著非常密切的溝通與合作關系,比如我們非常重要的一款產品小米電視,40英寸版采用的是原裝三星RGB真4K屏幕,49英寸版采用的是來自LG或者華星光電的高端屏幕,這些產品的用戶體驗都非常棒。另外,小米移動電源采用的高品質電芯,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LG。最近,我聽說這款明星產品在韓國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這讓我們很欣慰。”林斌認為,此次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的舉辦,對當前身處創業熱潮中的中國企業意義重大,特別是能了解這些享譽全球的韓國巨擘如何多年來不斷引領行業風向,這值得中國創新型企業借鑒。 “韓國的電子產業非常發達,誕生了如三星,LG等強大的公司,極大地促進了科技行業的發展,這讓人十分敬佩。我們非常樂意與韓國的領軍公司共同緊密合作,不斷做出更好的產品。”林斌認為,能和三星、LG這樣的韓企面對面同臺論道,對于今后中韓企業在電子產業方面的發展,將起到催化劑作用。 手機產業演繹著全球消費市場不斷變遷的同時,也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一個領域。目前,全球最有活力的手機企業基本在亞洲,其中最主要的兩股力量來自中國和韓國。作為中韓手機品牌的代表,小米、三星以及LG此次在成都聚首,值得期待。 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小米、華為、聯想等9家公司占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的31.3%,韓國的三星和LG兩家占到30.1%的份額。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能將中國公司的營銷及ID設計能力與韓國企業的優勢進行結合互補,可能產生與蘋果抗衡的有效組合。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楊舸 《《《 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戴雨森: 借助本次論壇探尋中韓消費良機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和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主論壇明日(5月21)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幕。據悉,此次論壇規模空前,包括中韓政要領導、知名企業領袖、經濟專家在內約500名精英齊聚一堂。 在出席主論壇討論的名單中,記者看到了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戴雨森的名字。這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青年才俊明日(5月21日)將和伊利集團副總裁周勁鷹、韓國CJChina總裁樸根太一起討論“西部消費市場攻略成功的原因”。 據了解,戴雨森曾在Google、Baidu、Oracle等企業工作。2009年,在攻讀美國斯坦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期間,戴雨森成為中國最大的化妝品垂直電商聚美優品的聯合創始人,現為聚美優品產品副總裁。 戴雨森告訴記者,未來五到十年,成都將成為中國的硅谷,聚美優品十分重視西南市場的開拓,鼓勵員工到成都發展。 去年5月份,作為中國最大的美妝電子商務網站,聚美優品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年輕的戴雨森作為聚美優品的創始人之一,身價超過了10億元人民幣。 戴雨森告訴記者,聚美優品十分重視西南市場的開拓,成都倉庫是聚美優品在中國建立的第三個倉庫,每日發貨量達1萬單以上,“我們在成都還有研發及客服中心,鼓勵員工到成都發展。”其實,這次論壇既是思想的碰撞,也是合作的借力,更是發展的“合奏”。嘉賓們將共同“把脈”中韓經濟新紀元。戴雨森說,他參加此次論壇,對聚美優品來說,是從不同維度認識韓國,探索中韓消費的好機會。 在韓劇和韓流明星的帶動下,韓式的妝容衣著備受中國年輕人的追捧。對于電商來說,這蘊含著巨大商機。作為一家化妝品特賣商城,聚美優品非常重視和韓國品牌的合作。 戴雨森表示,去年9月開始,公司總裁陳歐與副總裁劉惠璞等高管去韓國尋找品牌方合作,高峰時一位高管在1天內見了10個韓國品牌。 今年2月4日,陳歐帶領公司高管團隊奔赴韓國,4天時間從早到晚地毯式的拜訪韓國品牌,“我們拿下了九朵云、麗得姿、依思等100余家品牌授權。并且,許多韓國商家給我們獨家授權,上市新品在聚美獨家發售,并針對聚美用戶開發獨家禮盒。”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實習記者周恒 《《《 三一重工副總經理何發良: 想了解其他企業的“一帶一路”經驗 “一帶一路”戰略為工程機械產業帶來哪些機遇?四川作為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企業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和韓國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明日(5月21日)迎來重頭戲,首個重要議題即討論“‘一帶一路’和社會生產基礎設施投資”。 作為“圓桌討論”的重要參會企業,三一重工的到來備受關注。 明日上午,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副總經理何發良,也將為大家帶來其對“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的思考。 昨日(5月19日),何發良告訴記者,此次參會討論,“希望向與會嘉賓帶來對‘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的思考,以及分享商業上的一些想法。” 當前,重型工程企業應對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新常態”的重要法寶就是“走出去”,緊跟“一帶一路”走“國際化”戰略,這成為解決工程機械過剩產能、獲取資源以及開拓海外市場的必然選擇。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三一重工緊密相關,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幫助很大。”何發良對此次論壇議題十分期待。 其實,在工程機械行業,無論是從技術創新還是市場份額、國際化影響力等方面來說,三一重工已是中國制造的一個標桿。 事實上,近年來三一重工“出海”步伐也在加快,東亞、南亞、北非、歐洲等地區的總體產業布局和“一帶一路”區域高度吻合。2014年,三一重工嘗到了“一帶一路”的甜頭,實現海外市場營收98.22億元,占總收入的1/3,同時步入了增長收獲期。 此外,記者了解到,參與首個議題“圓桌討論”的重量級嘉賓還有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孫志文以及韓國貿易保險公司社長金榮鶴,他們也將分享各自對“一帶一路”戰略的理解和認識,以及中國企業如何利用該戰略帶來的新機遇。 與500余名中韓政要及企業家交流經驗、碰撞思想,正是此次論壇吸引何發良的地方。 他告訴記者,此次參會,除了分享自己的思考,更想了解其他企業對“一帶一路”的看法,以及他們的經驗。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實習記者吳林靜 更多內容詳見每日經濟新聞網站:www.jzqfr.cn; 微信號nbdnews; 微博@每日經濟新聞; 會務咨詢電話:028-86516389
企業家高峰論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