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jing)網 2015-04-28 15:58:30
PE/VC行業經(jing)歷過去兩年(nian)持續盤整(zheng)與洗牌后,逐漸開(kai)始走出低谷,而A股IPO重開(kai),國內機構退出渠道(dao)最大的阻塞被打通。
每經編(bian)輯|每經記(ji)者 黃小聰(cong)
每(mei)經記者 黃小聰
PE/VC行(xing)業經歷(li)過(guo)去(qu)兩(liang)年持續盤整與(yu)洗牌后,逐漸開始(shi)走(zou)出低谷,而A股IPO重(zhong)開,國內機構退(tui)出渠道最大的阻塞被打(da)通。進(jin)入2014年,過(guo)去(qu)兩(liang)年偏(pian)審(shen)慎的資(zi)金(jin)也重(zhong)現市(shi)場,投資(zi)案例(li)數目與(yu)金(jin)額反彈均(jun)遠超預(yu)期(qi),增幅分別達到62.6%和77.6%。更(geng)多精(jing)彩內容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bu)微信(xin)公眾號“火山財富”(微信(xin)號:huoshan5188)
如(ru)果將2009年(nian)到2014年(nian)披露金(jin)額的(de)項目(mu)進(jin)行了統計。可(ke)以(yi)發(fa)現(xian),IPO渠(qu)道(dao)平均(jun)回報倍數(6.43 倍)顯著高于(yu)并購渠(qu)道(dao)(2.37 倍)。以(yi)下幾(ji)(ji)張圖可(ke)以(yi)清晰說明(ming)PE/VC這個行業在過去幾(ji)(ji)年(nian)經歷了些什(shen)么?2014年(nian)開(kai)始(shi)的(de)牛市又(you)讓(rang)他們賺到了多少?
圖一:投資案例數與金額遠超預期

2009-2014 基金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CVSource,歌(ge)斐資產(chan),諾亞研究
進2014年,過去(qu)兩年偏審慎的(de)資金也重(zhong)現(xian)市場,投(tou)資案例數目(mu)與金額反彈均(jun)遠超預期,增(zeng)幅(fu)分別達到(dao)62.6% 和77.6%。
圖二:單只基金募集規模大幅上升

2009-2014 單(dan)只基(ji)金完成募(mu)集情(qing)況
數據來(lai)源(yuan):CVSource,歌(ge)斐資產,諾亞研究(jiu)
單只基金(jin)(jin)完(wan)成募集(ji)平(ping)均規模(mo)從2009年(nian)觸底5676萬美金(jin)(jin)到2014年(nian)前(qian)三季度(du)的1.3億(yi)美金(jin)(jin)。
圖三:基金投資成本回到2010年水平

2009-2014 基金投資成本
數(shu)據來源:CVSource,歌(ge)斐資(zi)產(chan),諾亞研究
成本方面,2012年(nian)(nian)以來PE基(ji)金(jin)投(tou)資環節的(de)持續蕭條使得(de)進(jin)入價格一(yi)跌再跌,2014年(nian)(nian)平均進(jin)入價格為22.12倍(bei)(P/E),較(jiao)低位有(you)明顯回(hui)升(sheng),大致處于2010年(nian)(nian)的(de)水平,較(jiao)2011年(nian)(nian)的(de)投(tou)資熱(re)潮期間依然(ran)具(ju)備(bei)相對折價機會(hui)。
圖四:退出規模增長顯著

2009-2014IPO&MA 項目退(tui)出(chu)渠道情(qing)況
數據來源:CVSource,歌斐資產,諾(nuo)亞研究
2014年全年,從PE項目(mu)最重要的IPO和(he)并購兩個渠道來看,退出數目(mu)與規模數據的同比增幅(fu)分(fen)別高達為78%和(he)369%。
圖五:IPO 渠道退出回報倍數顯著高于并購渠道

2009-2014 項目退出(chu)回報倍數
數據來源:CVSource,歌(ge)斐資產(chan),諾亞研究
2009-2014年(nian),IPO渠(qu)道退出(chu)平均(jun)回報倍(bei)數(6.43倍(bei))顯(xian)著高于并購渠(qu)道退出(chu)平均(jun)回報倍(bei)數(2.37 倍(bei)).
圖六:看好IPO 以外的退出渠道

2001-2014IPO 發行節奏(zou)統(tong)計
數(shu)據來源:CVSource,歌斐資產,諾亞研究
回(hui)顧過(guo)(guo)去(qu)十年(nian)新股發(fa)行的(de)節奏:最高單年(nian)發(fa)行數為(wei)(wei)2010年(nian)的(de)309家,創業板(ban)開板(ban)后的(de)平(ping)均發(fa)行速度(du)為(wei)(wei)每年(nian)142家,考慮到轉向注冊制過(guo)(guo)程中各方利(li)益的(de)博弈(yi),IPO渠道(dao)能夠提供的(de)支持可以認為(wei)(wei)是(shi)有(you)上限的(de),機構仍將對并購渠道(dao)保(bao)持極高的(de)依賴。
圖七:并購基金崛起

國內上市公司與PE合作的(de)并購(gou)基金
數據來源:CVSource,歌斐資產,諾亞(ya)研究
中(zhong)(zhong)國本(ben)土并購(gou)基金正處于崛起階段,60%均于2013年后(hou)發起設立。其中(zhong)(zhong)最近兩年出現大(da)規模(mo)的上市(shi)公司(si)與PE 聯手(shou)的案例,根據CVSource統計,累計有168家上市(shi)公司(si)與PE聯手(shou),其中(zhong)(zhong)平(ping)均規模(mo)7.72 億元,最大(da)規模(mo)30 億元。
圖八:海外IPO退出優勢集中在港股退出周期

2008-2014 三地PE 資本IPO 退出周期比較
數據來源:CVSource,歌斐(fei)資產,諾(nuo)亞研(yan)究
盡管(guan)美(mei)股(gu)(gu)市(shi)(shi)場在2014年(nian)退出規模與(yu)回報情(qing)況遠勝A股(gu)(gu)與(yu)港股(gu)(gu),但主要歸功于今年(nian)以來美(mei)股(gu)(gu)的牛市(shi)(shi),拉(la)長時間軸進行比較,這兩項優勢并不(bu)存在。總的來看,長周期下,海外(wai)IPO渠道相對于A 股(gu)(gu)的優勢主要集(ji)中在港股(gu)(gu)市(shi)(shi)場的退出周期優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bu)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de)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