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經網(wang) 2015-03-07 14:50:58
孔慶平(ping)表示,上(shang)一(yi)屆政府對于限(xian)購政策(ce)執行是很嚴(yan)厲的,去(qu)年很多省會(hui)城市紛(fen)紛(fen)取消限(xian)購,這是由(you)市場(chang)供(gong)需關系來(lai)決定的,是個市場(chang)行為。
每經(jing)編(bian)輯|每經(jing)記者 胡健(jian)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zhe) 胡健 發自北京
兩會期間,來自房地產領域的(de)代表(biao)委(wei)員永遠是大家(jia)關(guan)注的(de)焦點(dian)之(zhi)一,在3月6日的(de)政(zheng)協小組討論后,全國政(zheng)協委(wei)員、中海外副董事長孔(kong)慶平(ping)就(jiu)被記(ji)者(zhe)們層(ceng)層(ceng)包(bao)圍。
孔(kong)慶平(ping)曾擔任(ren)中海地產董事局主(zhu)席,當被《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問及今年(nian)一線城(cheng)市(shi)是否會(hui)退出限購的問題(ti)時(shi),孔(kong)表示,上一屆政(zheng)府(fu)對于(yu)限購政(zheng)策執行是很(hen)嚴厲(li)的,去年(nian)很(hen)多省(sheng)會(hui)城(cheng)市(shi)紛紛取(qu)消(xiao)限購,這是由市(shi)場供需(xu)關系來決定的,是個市(shi)場行為。
“一線城市根據情況來說,也在討論是不是取(qu)消(xiao),事(shi)實上也有這種需要和壓(ya)力。”孔慶平說。
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dong)事(shi)長黃(huang)其森提案稱,建議對北京總價1000萬(wan)元以上(shang)住宅取消限購(gou)。
“總價(jia)1000萬元(yuan)(yuan)以(yi)上(shang),是個門檻,不是一般普通消費者(zhe)能承受(shou)的,這幾(ji)年(nian),北京每年(nian)頂多消化(hua)兩(liang)三千套,無傷大雅。放(fang)開這類住宅限購,去(qu)行政化(hua),可以(yi)活躍(yue)市場,增加稅收。”黃其森說,與其劃定(ding)單價(jia),不如以(yi)總價(jia)為標準。單價(jia)5萬元(yuan)(yuan)的房子,小(xiao)戶(hu)型(xing)60平方(fang)米(mi),總價(jia)也(ye)才300萬元(yuan)(yuan)。
孔(kong)慶平(ping)說道,取消豪宅(zhai)限購政策對這類房子的去化是(shi)(shi)有幫助的,但(dan)是(shi)(shi)決定市場供求(qiu)關系主(zhu)要還(huan)是(shi)(shi)剛(gang)需。這其中應該包(bao)括首次置(zhi)業和改善性需求(qiu)。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gao)中并(bing)沒(mei)有出現(xian)“房地產調控”一詞,取(qu)而(er)代(dai)之的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kang)發展”。
孔慶平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更加強調市場在經濟(ji)中的(de)決定性地位,我相(xiang)信如(ru)果(guo)把市場的(de)無形之手和國家的(de)有形之手結合起(qi)來,就會很(hen)好。
但由于去年房價整體處于下(xia)行(xing)通道,房企的日子并不(bu)好(hao)過,佳兆業信貸違約事件就是最好(hao)的例子。
孔(kong)慶平評述說(shuo),佳兆業是個案,可能(neng)未來還會(hui)有(you)個別企(qi)業出(chu)現類(lei)似情況,但不是普遍現象,有(you)些企(qi)業在(zai)拓(tuo)展中(zhong)安排的(de)不夠好(hao),太過進取(qu)而背離了發(fa)展能(neng)力(li),在(zai)市場發(fa)生變化,出(chu)現調整就(jiu)出(chu)現了一定(ding)的(de)問題。
去(qu)年房企經(jing)營(ying)策略普(pu)遍偏保(bao)守,今年房地產開發(fa)投(tou)資(zi)也(ye)不被看好,孔慶平坦言,投(tou)資(zi)增速大降是(shi)有可能的,去(qu)年壓力比較大,有些企業已經(jing)出現(xian)問題,所以房企在計劃上做些調整(zheng),這都是(shi)正常現(xian)象。
萬科(ke)總裁郁(yu)亮關于房地產(chan)業進入“白銀時(shi)代(dai)”的(de)說法(fa)流(liu)傳(chuan)甚廣(guang),孔(kong)慶(qing)平則(ze)將目前(qian)定義為“品牌競爭時(shi)代(dai)”。
他說,中國(guo)的房地產從(cong)需求角(jiao)度還是每年都在(zai)增加(jia)的,過(guo)去十(shi)年甚至二(er)十(shi)年來看是這樣的。但是由于市場趨于成熟,但購房者的思(si)考會更多,這種情(qing)況下,品牌(pai)就變得尤為關鍵。
不動產(chan)登記已經正式實施,有人認(ren)為這是為房(fang)(fang)產(chan)稅開征(zheng)“打前戰(zhan)”。孔慶平說,房(fang)(fang)產(chan)稅是個趨勢,全世界沒有房(fang)(fang)產(chan)稅的也(ye)就是中國,但是這個標(biao)準可(ke)能就需要(yao)因地制(zhi)宜了,這個在(zai)中國來說也(ye)不可(ke)能是一刀切,各(ge)個城市需要(yao)根據相關情(qing)況,制(zhi)定(ding)不同的標(biao)準。
新年全國(guo)多(duo)個城市賣地(di)(di)(di)金額出(chu)現大(da)幅(fu)度(du)環比(bi)下滑,流拍(pai)地(di)(di)(di)塊頻現,成交地(di)(di)(di)塊也多(duo)是底價(jia)成交為主,但一線(xian)優質(zhi)地(di)(di)(di)塊仍受到(dao)房企追捧。
孔(kong)認為,房企在拿(na)地(di)上,短期內三四線城市樓市供應量比較大,銷(xiao)售壓力比較大,大家肯定也傾向于(yu)去風險比較低的地(di)方拿(na)地(di)。
他還指(zhi)出,房(fang)地(di)產領域面(mian)粉和(he)面(mian)包(bao)的情況沒(mei)有(you)太(tai)大變(bian)化,依(yi)然是面(mian)粉貴過(guo)面(mian)包(bao),即土地(di)成交樓面(mian)價(jia)貴過(guo)周邊(bian)在售樓盤價(jia)格,比(bi)如北京市(shi)中心由于稀(xi)缺性,房(fang)價(jia)可能會出現普(pu)(pu)遍豪(hao)宅化,普(pu)(pu)通商(shang)品房(fang)會在郊區多一些。
“中海地產的(de)(de)土(tu)地儲備是足夠的(de)(de),能滿足企業未來3—5年的(de)(de)經營需要。今年拿(na)地策略(lve)也會按照(zhao)正常情況進行。”孔慶平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出(chu)現在本(ben)站,可(ke)聯系(xi)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