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2-11 09:55:43
每經(jing)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跨(kua)國藥企賽諾菲近期公布了2014年財報(bao)。數據(ju)顯示,公司(si)去年全年銷(xiao)售額(e)增長4.9%,達337.7億歐(ou)元。其中(zhong)增速(su)最快的是新興市場,增速(su)為9.3%。
而對于(yu)中(zhong)國市(shi)場,全國銷(xiao)售(shou)額為16.03億歐元,增長8.8%,其中(zhong)四季度處(chu)方藥增長12.4%。
賽諾菲(fei)亞洲區高級副總裁、中國(guo)區總裁龍賢禮昨日(2月10日)在接受(shou)《每日經濟新聞》記者(zhe)采訪時表示,公司醫藥(yao)代表的人(ren)數雖然不會減少(shao),但是會加大醫學聯絡官的人(ren)數和比重。
此(ci)外,未來(lai)除了繼續加碼現有(you)的糖尿病(bing)、疫苗與(yu)動物保健等業務板塊之外,還將倚重(zhong)于基(ji)層醫療、仿制藥和(he)低成本模式來(lai)不斷開拓中國市場(chang)、增加覆蓋面(mian)。
公司方(fang)面(mian)表示,未來6年將爭取18個(ge)藥品的上市(shi)。其中,長效胰島素 Toujeo,正在(zai)由FDA審查(cha),賽諾菲(fei)希望(wang)能在(zai)仿制藥于2015年推出之前(qian)完(wan)成(cheng)審核。
值得(de)關注的是,去年(nian)10月份(fen),任(ren)職六年(nian)的賽諾(nuo)(nuo)菲(fei)全球CEO魏(wei)(wei)巴赫突然被(bei)董事會罷(ba)免(mian),成了去年(nian)最驚人的人事變動。現在業界對賽諾(nuo)(nuo)菲(fei)最大的關注莫過(guo)于魏(wei)(wei)巴赫走后,誰將(jiang)帶領賽諾(nuo)(nuo)菲(fei)繼(ji)續前進。
在(zai)去年葛蘭素史克案件(jian)之(zhi)后,不少外資藥企開始裁(cai)員(yuan)醫(yi)藥代表,并(bing)加大對(dui)醫(yi)學聯絡官的招聘。記(ji)者(zhe)注意(yi)到,賽諾菲的運營模式也在(zai)發生變化(hua)。
在今年(nian)初,公司針對醫(yi)(yi)藥代表(biao)啟(qi)動賽(sai)動項(xiang)目,將與(yu)醫(yi)(yi)生(sheng)的(de)溝(gou)通轉向依(yi)托于(yu)IPAD的(de)云端平臺(tai)。對此(ci)賽(sai)諾(nuo)菲方面(mian)告訴(su)記者(zhe),公司此(ci)項(xiang)措(cuo)施是為了(le)順應市場主(zhu)動求變(bian),幫助賽(sai)諾(nuo)菲業務運營團隊分析、傳遞學術信(xin)息(xi),并增強團隊的(de)專業性。
“5000人(ren)醫藥代表規模不會(hui)改變(bian),但是其職責會(hui)改變(bian)。”龍賢禮(li)說,“同(tong)時(shi)我們也會(hui)增加醫學(xue)聯絡(luo)官的(de)數量(liang),并且醫學(xue)聯絡(luo)官的(de)比例(li)會(hui)不斷上升(sheng)。”
此外,作為首(shou)個在(zai)華設立獨立業務運營(ying)部(bu)門來主導縣級(ji)醫療市場推廣的(de)外資(zi)藥(yao)企,賽諾(nuo)菲今年將繼續推進在(zai)基層市場的(de)布局(ju)。
“雖然賽諾菲目前是中國第三大外資醫藥企業,但是也只能覆蓋30%的病人。我們將不斷開拓市場增加覆蓋。我們是第一個在中國創造基層醫療事業部公司,其他企業也在學習這個做法。”龍賢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我們已經覆蓋到25省、1200縣區,36萬人次基層醫生。根據IMS數據,是在這些基層市場發展最快的。”根(gen)據賽諾菲(fei)中國的戰(zhan)(zhan)(zhan)略,開拓市場(chang)、增加覆蓋是其三大戰(zhan)(zhan)(zhan)略之(zhi)一(yi),這項(xiang)措(cuo)施(shi)除了基層(ceng)醫療外,還(huan)包(bao)括(kuo)健康藥(yao)業、仿制(zhi)藥(yao)和低成本(ben)模式的推廣等。另外兩項(xiang)戰(zhan)(zhan)(zhan)略是提升現有驅動力,包(bao)括(kuo)發展糖尿病和疫(yi)苗與動物保健。此外,繼續加碼創新,包(bao)括(kuo)生(sheng)物藥(yao)的研發等。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chu)現(xian)在本站(zhan),可(ke)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de)作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