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5-01-07 08:44:55
市場預期新年伊始出臺的“一帶一路”相關規劃目前已進入最后“沖刺”。
中航機電:機電板塊整合有序推進,高管參與增發激發活力
中航機電 002013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徐志國,龍華,熊哲穎 撰寫日期:2014-12-03
事件:公司停牌期間陸續發布收購公告及定增公告
公司11月26日發布公告: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8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為包括航空產業公司、“機電振興1號”、“啟航3號”等7家。其中,“機電振興1號”委托人為公司及其全資、控股子公司、托管企業的員工(含本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包括普通員工,不屬于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員工持股計劃。
公司11月7日發布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向控股股東中航機電系統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收購新鄉航空等5家企業全部或控股股權或主要經營性資產。相關事件回顧:公司2013年12月7日發布公告,為加強集團下屬相關業務的整合,中航工業下屬企業擬將其持有的相關企業(18家)股權委托公司管理,在委托管理期間,公司將對托管的目標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充分的決策權。
點評:
收購及增發將大幅提高2015年凈利潤。考慮目前時點,我們認為收購并表及定向增發在2015年完成是大概率事件。此次擬收購的5家公司2013年營收50.58億元,凈利潤不超過1.34億元,我們認為被收購公司的業績將按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長;此次增發募集資金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2015年約可為公司節約財務費用1.56億元。綜合考慮收購及增發的影響,2015年共可為公司貢獻3億元以上的凈利潤,公司業績將大幅提升。高管參與增發激發活力。中航證券擬設立的“機電振興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認購809.85萬股,由公司及其全資、控股子公司、托管企業的員工(含本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認購。我們認為,高管參與增發顯示管理層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利于充分激發管理層積極性,提升上市公司管理運營效率。
中航工業機電板塊整合有序推進,未來有望進一步整合。作為中航工業旗下航空機電系統業務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的唯一平臺,公司于2013年底托管集團旗下機電資產,包括的18家公司,2012年收入合計為108.46億元,此次公司擬收購的新鄉、武儀、風雷、楓陽為其中4家。未來隨中航工業集團資本運作的持續推進,剩余14家公司仍存在繼續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一步進行整合的預期,關注由此帶來的投資機遇。
航空機電業務持續高增長,預計未來將繼續穩定增長。作為公司核心業務,航空機電產品2013年貢獻公司57%的營收和76%的毛利。受益于我國航空產業快速發展,公司航空機電業務快速增長,2012-2014H1營收增速分別為24%、16%、15%,且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不斷提升。隨我國軍機采購提速,公司機電產品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我們預計未來20年中國軍機、民機需求約6萬億元,按機電系統占整機價值的15-20%估算,市場空間近萬億。隨我國航空工業整體實力的不斷提升,公司在鞏固軍機市場主導地位的同時,未來有望進一步切入民機機電系統市場,成長空間極其廣闊。
非航產品未來將實現較快增長。公司非航空產品主要包括汽車零部件及空調壓縮機設備。由于受市場競爭激烈及下游企業垂直整合等因素影響,非航產品自2012年起收入不斷下滑。進入2014年,公司著手調整產品結構,非航空類產品業績迎來復蘇,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7.6%。汽車零部件作為公司傳統業務具備極強競爭力,汽車調角椅市場占有率達30%,電動座椅集成骨架則已經成功為途觀、長城H6系列轎車全面配套。空調壓縮機領域公司已經成功開發出Q全系列產品,在海爾、美的、格力實現批量銷售,CO2壓縮機也完成小批銷售。我們預計未來公司非航業務將實現較快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隨我國軍機采購提速,將拉動公司機電核心業務穩定增長,綜合考慮收購及增發帶來的影響,預計2014-16年EPS分別為0.64、0.93、1.07元,對應12月1日收盤價的PE為33、23、20倍。公司歷史估值水平主要位于在20-30倍之間,低于飛機板塊整體估值,主要是民品占比較高。未來隨軍品占比提高,估值中樞有望上移。綜合考慮后我們認為公司2015年的合理PE估值為30倍左右,六個月目標價28元,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軍品訂單的大幅波動,重大事項的不確定性,公司目前收購方案不詳盡,暫未考慮少數股東權益等因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