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12-02 14:00:54
理由二:藍籌股估值到位
第一,橫向比較來看,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A股市場估值低于歐美的發達地區資本市場。
從市值比較來看,美國三大股指成份股市值排名前三,分別是標準普爾500指數的1.8192萬億美元,納斯達克指數的7247億美元以及道瓊斯工業指數的4947億美元。排名其后的是英國富時100指數成份股市值的2986億美元和日經指數成份股市值的2846億美元。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成份股市值分別以2817億美元和2504億美元位列第六和第七。
然而,從市盈率比較來看,根據彭博數據,美國納指、標普500和道瓊斯指數的靜態市盈率分別達到22.33倍、18.55倍和16.08倍,日經指數和富時1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也分別有19.75倍和15.44倍,“金磚五國”中,南非約翰內斯堡綜合指數、印度孟買交易所SENSX指數和巴西證券交易所BOVESPA指數的靜態市盈率則分別為16.38倍、15.78倍和14.52倍。而同期滬深300的靜態市盈率只有9.27倍,上海綜合指數的靜態市盈率為10.25倍。
從市凈率指標來看,美國納指、標普500和道瓊斯指數的市凈率分別有3.63倍、2.61倍和2.9倍,日經指數和英國富時100指數市凈率分別為2倍和1.78倍,金磚五國中南非約翰內斯堡綜合指數、印度孟買交易所SENSX指數和巴西證券交易所BOVESPA指數的市凈率則分別為1.27倍,3.13倍和1.49倍,而同期滬深300的市凈率為1.41倍,上海綜合指數的靜態市盈率為1.49倍。
第二,縱向比較來看,藍籌股估值較歷史平均估值水平的下滑幅度更大。
2005年9月13日股改以來,滬深300、上證50和上證綜指的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8.24倍、17.57倍、18.79倍,而2014年11月12日滬深300、上證50和上證綜指的成份股市盈率分別為9.06倍、7.57倍和9.90倍,較平均水平降幅分別有50%、57%和47%。股改至今,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為20.33倍,11月12日全部A股市盈率為12.89倍,較其平均水平降幅有37%。
市凈率指標的情況也基本相似。股改以來,滬深300、上證50和上證綜指的成份股平均市凈率分別為2.65倍、2.67倍、2.58倍,而2014年11月12日滬深300、上證50和上證綜指的成份股市凈率分別為1.35倍、1.18倍和1.44倍,較平均水平降幅分別有49%、56%和44%。股改至今,全部A股平均市凈率為2.72倍,11月12日全部A股市凈率為1.77倍,較其平均水平降幅有35%。
第三,從股息率來看,藍籌股的吸引力要大于現金和債券。
收入方面,滬深300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為14.34%,而上證50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為16.35%;利潤方面,滬深300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1.76%,上證50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為13.16%。因此,假設2014年藍籌股股息增幅為12%。
以2014年11月12日收盤價為準,滬深300板塊2014年預期股息率為3.78%,上證50板塊2014年預期股息率為4.63%,銀行股板塊2014年預期股息率為6.77%。
2014年11月12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一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3.1515%,一年期3A級企業債到期收益率為4.0408%。
投資大盤藍籌股的預期固定收益水平已經高于銀行存款和同信用等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倘若加上藍籌股資本利得的預期收益水平,那么,藍籌股的持有期預期回報率將會更高。顯然,藍籌股的吸引力要大于現金和債券。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