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1 00:57:2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昨日(11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重慶市涪陵區政府官網獲悉,近日重慶市港航局與貴州省航務局簽署了 《共同推進烏江流域水運發展合作備忘錄》,渝黔兩地將攜手開發烏江水運大通道,盡早實現烏江全面通航。
重慶市涪陵區政府官網公布的消息顯示,11月19日,重慶市港航局與貴州省航務局在涪陵簽署包括港口發展、航道建設、安全監管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內容的合作備忘錄。涪陵區港航管理局工作人員亦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但該工作人員表示雙方還沒有簽署正式的合作協議。
重慶境內的彭水萬足電站,貴州境內沙沱、思林、構皮灘等電站對烏江通航影響明顯,使得烏江干流航道長期處于分段通航狀態,未能有效發揮通江達海作用。據重慶方面的調研顯示,烏江沿岸對航運需求巨大,如棄陸走水,僅物流成本一項,貴州甕福、開磷集團兩家企業1年即可節約近5億元。
涪陵區政府官網公布的一份烏江航運調研報告顯示,以位于貴陽的甕福集團、開磷集團兩家磷化工企業為例,其產品因受烏江斷航影響,幾乎全部通過鐵路運輸。如烏江通航,改走水運,則其運輸成本約為0.12元/噸公里,僅為目前鐵路運輸成本的43%。
貴州大學中國西部發展能力研究中心洪名勇教授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梯級電站把烏江攔斷了,航運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就高,此外,烏江沿線碼頭和陸路聯運也很少,沒有形成交通網,這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上述調研報告顯示,自2003年彭水萬足大唐電站開工起,烏江水電梯級開發提速,烏江上陸續建成和在建的水電樞紐共有10座,其中貴州省境內8座,重慶市境內2座。僅干流595公里(河口至烏江渡)航道上就有武隆、彭水、沙沱、思林、構皮灘等水電樞紐,擬建的還有白馬電站。
雖然黔渝兩地都在力圖解決電站翻壩問題,但沿岸密集的電站在通航時間和標準上仍需協調。
上述調研報告顯示,重慶市交委已將改造彭水大唐電站納入規劃。報告呼吁盡早啟動彭水大唐電站通航設施的技改工作,力求在烏江干線通航時間與通航標準方面與貴州省同步,確保烏江干線暢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