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0-29 20:31:35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胡漢杰表示,目前中國內地有56.3萬輛裝配耦合桿式后懸架的速騰,其中發生縱臂斷裂的速騰總計55輛。
 
        
        每經網10月29日北京訊(記者 劉旭)
從55例出現后軸斷裂的速騰“故障車”,到56萬輛速騰召回,大眾汽車的召回事件持續發酵。
10月17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消息,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提交召回計劃,宣布自2015年2月2日起,在中國召回56萬輛速騰汽車和1.7萬輛甲殼蟲汽車。
10月24日,專程從德國趕來的大眾汽車集團技術專家團隊與大眾中國、一汽-大眾等高管一起,召開技術解決方案溝通會,意在對召回事件及召回方案進行說明。大眾汽車集團執行副總裁、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執行副總裁蘇偉銘表示,大眾將在中國將為所有裝配了耦合桿式后懸架的車輛安裝金屬襯板,同時提供10年質保服務。
但是,這一被坊間稱為“打補丁”式的召回方案,仍然引發很多車主的不滿情緒。車主提出,大眾需要為召回車輛更換車輛懸架。
對此,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負責質量保證工作的執行副總裁Joerg Heuer解釋,由于懸架涉及眾多系統與零部件匹配,更換懸架之后會影響整車一致性和質量保障,可能帶來新問題,影響消費者使用,因此“不建議更換”。
速騰是一汽-大眾和大眾中國重要的銷量支撐之一。來自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速騰累計銷量23.50萬輛,同比增長12.6%。其中9月,速騰銷量達到2.70萬輛,位居全國單一品牌轎車銷量第四位。
對于大眾汽車而言,中國市場銷量穩定增長,是大眾汽車集團爭霸全球的重要保證。而因速騰召回而在中國車主引發的一系列事件,也理應引起大眾集團的高度關注。能否處理好這一事件帶給中國消費者的負面影響,不僅事關大眾品牌的美譽度,更有可能對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影響。
大眾公布速騰“斷軸”調查結果:事故所致
在溝通說明會上,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胡漢杰表示,目前中國內地有56.3萬輛裝配耦合桿式后懸架的速騰,其中發生縱臂斷裂的速騰總計55輛。所謂“縱臂斷裂”,正是坊間所說的“斷軸”。
“55(輛)這個數字是我們第一次公布。”胡漢杰表示,通過對“斷軸”車的調查發現,這些車輛在懸架縱臂斷裂前都出現過被撞擊的情況。
蘇偉銘表示,新速騰和甲殼蟲目前使用的耦合桿式后懸架“絕對安全”,只有車輛受到過來自側后方或者正后方的撞擊,而且沒有進行及時診斷及維修的情況下,會有極少數的耦合桿式后懸架發生了彎曲和斷裂。
他表示,本次召回提供的加裝金屬襯板方案是一個預防措施,經過論證,能夠給本身安全的車輛加上“雙保險”。這一召回方案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認可。
大眾汽車相關人士稱,首先,由于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生產的速騰車型才匹配了耦合桿式后懸架,因此對這一批次車輛進行召回加裝,而由于生產這一規格金屬板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召回時間計劃是在明年2月。
其次,在明年2月的召回之前,一汽-大眾建議車主到其經銷商處進行檢測,消除疑慮。對此,胡漢杰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一汽-大眾旗下4S店已經對6.7萬輛速騰完成了檢測,沒有再發現一例斷軸情況。
對于目前部分消費者提出的更換懸架的要求,一位汽車維修專家告訴記者,如將非獨立懸掛更換成獨立懸掛,將涉及車身尺寸、重心、減震等多方面改動,需要對車輛很多方面進行重新調整,“不僅是成本多少的問題,操作難度太大,不利于全車質量的穩定”。
技術方案溝通遲緩激化矛盾
大眾對于召回車輛的耦合桿式后懸架提供10年質保的承諾,并沒有平息速騰車主的不滿。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此前對于大眾品牌的印象是技術穩固,但近年來,接二連三的所謂技術問題,影響了其所代表的“先進技術“的品牌形象。
實際上,關于速騰耦合桿式后懸架存在安全隱患的爭論在網絡上已經持續很長時間。2012年3月,新速騰上市,大約自2013年8月起,關于新速騰懸架問題已在互聯網開始出現并引發討論。
2014款速騰上市后,耦合桿式后懸架更換為此前車型匹配的多連桿式后懸架,再次引發消費者不滿。特別是2012年至2014年購買速騰的車主,認為此前大眾汽車為壓縮成本,對車型進行了減配。
此后,這一批非獨立懸架的速騰出現斷軸現象,通過網絡輿論迅速發酵,最終不斷出現各地城市的集體維權事件。今年8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宣布正式啟動對一汽-大眾新速騰后軸縱臂斷裂問題的缺陷調查。直到10月15日,大眾中國和一汽-大眾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召回備案。
如此長時間才得到大眾汽車的反饋,蘇偉銘表示,大眾出具技術解決方案非常嚴謹,需要時間進行調查分析。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大眾此次遭遇危機,技術方案的溝通遲緩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位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從此前DSG風波,到此次速騰召回引發的集體不滿,大眾均未能及時向中國消費者坦誠交流。面對中國消費者的質疑,大眾作為技術提供方,未能及時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并進行相關技術說明。
大眾汽車集團大眾品牌底盤后軸研發負責人Harald Moedeker強調,此次召回涉及全球130萬輛車型,召回方案全球統一。而這些信息在大眾汽車集團此前均未宣布,顯示出大眾與中國消費者信息溝通的滯后與反應遲緩。
上述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與此前DSG風波相似,此次斷軸風波,大眾在技術上過分自信,與消費者溝通遲緩、態度不明朗,是大眾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屢遭質疑的重要原因。這意味著大眾在 “透支”其品牌資產。
2013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327萬輛。毫無疑問,中國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最重要的單一市場,特別是在其追趕豐田覬覦全球銷量冠軍之時,中國市場不容半點閃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