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斷臂求生” 白羽雞去產能初顯成效

2014-08-12 01:39:2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唐強    

每經記者 唐強

曾幾何時,家禽業也曾擁有過美好時光,2008~2010年國內家禽行業景氣度快速提升,也正是趁著這個時機,以圣農發展(002299,收盤價14.26元)為代表的“家禽四杰”成功登陸A股市場。

不過,好景不長,2011~2013年國內祖代種雞引種持續擴增,肉雞供應量猛增。此后,供需關系逆轉,行業景氣度跌至谷底,2013年A股家禽類上市公司全部虧損。

在此情勢之下,2014年1月8日,由中國畜牧業協會組織并籌建的“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白羽肉雞聯盟”正式成立,擬抱團突圍。最終在聯盟的主導之下,國內農牧領域產業化程度最高的白羽雞行業開始“斷臂求生”,擬定了大幅度的減產規劃,僅上半年祖代雞引種量就減少40%。隨著雞苗價格的逐步走高,各大券商分析師樂觀地認為,家禽鏈供給端的進一步收縮,可刺激行業景氣向上彈性,行業有望在年底進入上漲周期。

2013年家禽股全部虧損/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白羽雞產業就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在中國迅速立足。目前,該行業已成為國內農牧領域產業化程度最高的產業,而雞肉則成為中國第二大肉類消費品。

在發展過程中,中國白羽雞產業經歷了多重危機。特別是2012年以來,家禽養殖行業持續籠罩在“速成雞”和“禽流感”事件的雙重陰霾之下,由此導致家禽市場需求下降,禽類價格長期低位徘徊。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2013年肉雞養殖行業損失超過1000億元,我國的肉雞養殖行業將迎來轉型升級新階段,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13年財報數據情況來看,圣農發展、益生股份(002458,收盤價13.80元)、華英農業(002321,收盤價7.38元)等家禽類上市公司全部出現虧損,虧損2.45億元的*ST民和(002234,收盤價10.08元)則成為首只被“*ST”的家禽股,這是A股4只家禽上市企業首現年報集體虧損。

作為國內最大的白羽雞全產業鏈企業,圣農發展一直被外界認為擁有強大的抗風險能力,但在這樣行業景氣度極低的背景下,圣農發展也難以獨善其身,該公司2013年凈利潤下滑8442%,虧損額超過2億元。

有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祖代雞引種大幅過剩,導致2013年下半年雞肉產業低迷的狀態逐步擴散至上游苗種行業,父母代雞苗及商品代雞苗價格墜入谷底。禽聯網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山東、河南、遼寧等肉雞苗主產地價格普遍在1元/羽以下,家禽行業持續低迷,很多養殖戶連續幾個月都沒有補欄。

今年上半年祖代雞引種量減少40%/

回顧近年行情,白羽肉雞行業走出了兩個不同的景氣周期,而供需結構的不斷變化是其中的主導因素。

按照代次,白羽肉雞產業鏈自上而下分別為祖代種雞、父母代種雞、商品代肉雞,但國內祖代企業基本不具備祖代種雞自育能力,而是從美國進口祖代種雞苗,從引進祖代種雞苗到商品代肉雞出欄約需14個月。

2008~2010年期間,國內祖代種雞引種量分別為79萬套、94萬套、97萬套,由于局部地區爆發禽流感疫情致肉雞大批死亡,短期內行業產能急速縮減,家禽行業景氣度快速上升。2010~2011年,全國雞苗、雞肉價格持續抬升,雞苗均價由1元/羽左右一度上漲至5元/羽附近,肉毛雞均價上漲也十分明顯。

然而,2011~2013年祖代種雞引種持續擴增,分別達到111萬套、135萬套、158萬套。產能的急劇擴張,使得供需關系逆轉。最終,從2012年下半年起,國內白羽雞價格持續低位徘徊,行業景氣度開始下行。對此,申銀萬國研報指出,白羽肉雞年出欄45億羽基本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依據祖代種雞有效產能計算,則祖代在產種雞年均存欄量100萬套可滿足需求。

面對困局,2014年1月8日,由中國畜牧業協會組織并籌建的“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白羽肉雞聯盟”正式成立,全國50多家龍頭家禽養殖生產企業參會。資料顯示,白羽肉雞產業聯盟由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主管,成員單位包括益生股份、*ST民和、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圣農發展、益生股份等業內龍頭企業。

今年3月份,白羽肉雞聯盟召開產業會議,養殖企業共議 “斷臂求生”,決定合力控制白羽雞總量(4月1日起,祖代種雞滿50周必須淘汰,逐步減少總量的20%)。同時,各家祖代雞場達成協定,預計2014年祖代雞引種量有望下滑至120多萬套左右。按照禽鏈生長周期,2014年下半年行業景氣有望逐漸恢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經過數月的努力,白羽雞過剩產能正被逐步淘汰,家禽養殖去產能化已經實質性啟動。據華鑫證券報告顯示,目前行業在產祖代雞存欄量在105萬套左右,后備約60萬套左右,上半年祖代雞引種量約在50萬套左右,較去年上半年的89萬套有明顯下滑,同比下降幅度為43.82%。

華鑫證券近期研報顯示,為強化行業去產能,白羽肉雞聯盟規劃在目前祖代雞存欄量基礎上再減10%。在整個行業去產能的大背景下,肉雞價格上升的中期趨勢已確立。

分析師:景氣走高有望延續至2015年/

隨著雞苗價格的逐步走高,各大券商分析師也再次聚焦家禽行業,并且大多持樂觀心態。

截至日前,毛雞價格已漲至5元/公斤,雞苗均價則猛漲至3元/羽以上。對此,齊魯證券認為,祖代雞引種下降和父母代去化等供給端收縮造成禽鏈自第二季度起景氣反轉,當前禽鏈處于反轉拐點右側,景氣走高將持續到2015年年底。

該券商進一步指出,當前養殖戶補欄對應的出欄時間為需求強勁的雙節期間,補欄熱情較高。同時,目前天氣炎熱,種蛋的受精率下滑,苗產量偏低。這導致供需兩端共同推動苗價進一步上漲,后市苗價利好因素較多,進一步上行動能充足。此外,白羽肉雞聯盟繼續采取限產保價策略,在限制引種和淘汰高齡祖代雞后,再次采取降低行業供給的措施。若措施如實落實,那么禽鏈供給端將進一步收縮,從而刺激行業景氣上行。

申銀萬國研報表示,目前祖代在產種雞存欄量約101萬套,預計7~8月份 “再減祖代種雞存欄量10%”執行后有望縮減至90~100萬套。由此預計,第三季度父母代在產種雞存欄量將震蕩向下,有助商品代雞苗產能收縮。同時,因雙節消費拉動,三季度是傳統雞肉消費旺季,7月中旬~8月下旬雞苗補欄高峰的到來有助雞苗價格上漲,三季度均價抬升是大概率事件。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祖代肉種雛雞供應量的減少,將造成6個月后父母代肉種雛雞供應量減少,父母代肉種雛雞供應量的減少將造成7個月后商品代肉雞出欄量減少。因此祖代雞去產能對行業供求帶來的影響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開始顯現,行業有望在年底就進入上漲周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