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8 01:26: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如今,“輕資產”已經成為整個地產行業熱議的話題,但房企要想真正轉型輕資產經營并非易事。
北京海淀科技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海淀科技園)常務副總經理陳忠岳認為:社區O2O(線上到線下)的前提是開發商能提供完善的物業服務,而目前整個行業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并不多。
日前,在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一些房企人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由開發商完成項目的開發建設,居民免費入住,開發商通過未來數十年的深度服務來收回開發成本并獲取持續利潤。
對于這一設想,陳忠岳認為,現實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目前開發商還沒有找到一個通過社區服務實現盈利的模式。目前開發商參與較多的仍是一些基本的社區服務,開發商承擔的是開發、建設、入住、管理等任務,其中對小區的管理是最主要的環節。
陳忠岳指出,房企可以參考萬科模式,萬科擁有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在銷售完成后,物業公司即可接手,必要時萬科還可以對物業公司進行補貼,以保證物業服務質量。目前大部分開發商都是與第三方物業公司合作的,很難做到萬科那樣對小區無微不至的服務。而只有把物業服務做到位,業主才會放心地將其他需求交給物業公司,讓物業公司挖掘更大的價值。
實際上,一些電商企業也開始將注意力投向社區物業,但目前鮮有盈利的案例。電商的思路是:先占領這個市場,然后推出APP等社區服務,為未來賺錢做準備。
陳忠岳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電商開展社區服務,也要因地制宜,需要考慮不同城市、不同社區的特點。比如在北京這樣的城市,以推廣社區APP為例,許多年輕人早晨出門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白天大部分時間里,小區只有老人,而老人對APP、智能手機、互聯網的使用頻率顯然低于年輕人。此外,電商應該在小區配備實體展示店,做好售前、售后服務,才能贏得老人、年輕人共同的信任。
相比輕資產業務,陳忠岳更關注的是“重資產”的傳統房地產開發業務。他指出,目前二三四線城市樓市均有較大壓力,甚至已出現拐點。至于北京等一線城市,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政府放開限購,房價還是會上漲。限購作為行政手段,并非長效機制,解決樓市問題最終還是要依靠市場的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