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記者手記:國企“去行政化”是塊硬骨頭

2014-07-03 00:24:5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六年前的一則公開招聘,讓張江高科(600895,SH)成為上海首個公開招聘總經理的上市國有企業。然而,這一切隨著前總經理谷弈偉的離職而落幕。無獨有偶,上海家化(600315,SH)教父葛文耀的出局和上海醫藥(601607,SH)副總裁葛劍秋的黯然離場,讓國資改革中市場化人才問題浮出水面。2013年12月17日,“上海國資改革20條”公布,國企“去行政化”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方案明確指出,要推進市場化導向的選人用人和管理機制。

但從張江高科來看,市場化招聘的總經理難以在國有上市公司發揮充分的作用。

“國企做事情通常有一套路子,國際化人才引進來后在文化上有些格格不入,很難真正能夠協調好。”葛劍秋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企真正要剝離行政體系,實行法人治理結構是很難的。”

事實上,在張江高科6月30日的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也強調,國有上市公司高管不能僅僅把上市公司當作官員的培訓基地,“鍍金”后轉而升官。

“上市公司要強化高管的責任感,給股東創造價值,提高競爭力。”一位投資者在股東大會公開表示,“建議實行高管持股和高管公司部分股份化的制度,高管要真正沉下心,不能把自己看做是政府官員,而是要將上市公司看作自己的公司。”

在葛劍秋看來,目前企業的用人機制很難做到市場化,并且大部分國企上市公司基本都是 “一股獨大”,很多決策都是大股東說了算,“并且即便有公司高管認為需要吸納市場化人才,但是當‘一把手’換了之后就可能發生改變,因為沒有一種核心機制將其傳承下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