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3 00:24:5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張江高科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董事會公司治理原因,張江高科在多個項目中集團內部同業競爭日趨嚴重,大股東2008年配股項目的承諾也打了折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張江高科公告發現,每當公司發布“配股”、“再融資”等相關公告時,都會提到將張江集團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但前述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幾年來,大股東基本沒有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反而成立文化控股公司等加大了同業競爭。
配股項目半數以上收益未達預期/
據公司公告,2008年張江高科通過資本市場配股募集資金25億元,然而從公司2013年年報來看,2008年配股的投向標的一共8個項目,只有3個是符合當年收益承諾的,另外包括張江高科苑項目、集電港43號地塊項目等5個項目均沒有達到預期收益。
公司稱,造成收益不達預期的原因是,好幾個項目租金價格偏低。公司董秘朱攀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部分是房地產政策的原因,一些當時定位與園區配套的,但是最終的收益達不到,現在正在想辦法置換成比較有效的收入。“我們也在考慮政府運營效率,提升物業的價值,公司也在想辦法。近期你會看到我們有些措施出來,但是還不能講。”
此外,2009年公司又公開發行公司債20億元,這筆公司債將于今年底到期。
“這也意味著到今年底,公司要連本帶息還回去,但是公司沒有這么大的現金流,只能通過定增、中期票據、短期融資等方法完成。之前公司還在研究如何進行再融資用來償還20億元。”前述內部人士表示。
在6月30日的股東大會上,審議了關于向銀行申請貸款的議案,預計公司(含下屬子公司)2014年度在2013年末原有貸款規模65億元基礎上需新增貸款約35億元(含用于歸還20億到期公司債)。
公司同時申請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在具備發行資格情況下擇機發行超短期融資券。
朱攀表示,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后,就會盡快啟動這個事情,這些項目不是特定的,有一部分用來償還債務,但不是所有的新增融資額都用來還債。
優質資產注入、同業競爭仍存疑慮/
在股東大會上,不少投資者質疑大股東曾經多次承諾將集團優質資產優先注入到上市公司,但是并未兌現。“實際上,在2008年配股的時候,發審委曾經盯住這個事情,問我們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如何解決。”前述內部人士說。
當時在向證監會提交申報材料和向發審委回復有關與控股股東、關聯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時,張江集團曾經承諾:“對于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經張江集團及/或控股子公司初步培育形成的有效優質資產,張江集團將促使張江高科在同等條件下取得優先權,即該等優質資產在條件成熟時首先選擇向張江高科注入。”
“但是實際上,從2009年發行公司債之后,公司不但沒有減少同業競爭,反而優質資源進入到了新的文化控股公司。”前述內部人士表示,“文化控股公司也是蓋房子進行出租,跟上市公司做的業務相似,等于加大了同業競爭。”
張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由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成立。據前述人士透露,控股股東張江集團將大量的可產生未來經營收益的張江中區的優質資產優先注入了張江文化控股。
作為張江高科股東代表,中國高新技術開發區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長肖元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張江高科在向社會募集資金的時候,承諾要把母公司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但是這5年來只是反復在公告上看到,實際動作基本沒有。
此外,據公司2013年12月4日關于增資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公司擬與控股股東張江集團等其他三方股東共同對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實施同比例現金增資,新增投資總額為5億元。完成增資后,生物醫藥基地注冊資本金將達到10億元,公司仍持有生物醫藥基地9.524%的股權。實際上,這也是一塊比較優質的資產。
對此,張江高科董事長陳干錦表示,“現在上市公司的資產也是很優質的,原來大股東也對上市公司注入了很多資產,現在張江集團的主要資產也都在上市公司。”“現在我們主要的任務是把這些資產激活,總體來講在優質資產物業方面還有很大的盤活空間,下一步將進一步盤活。”
關于同業競爭的問題,陳干錦告訴記者,現在集團內部不存在與張江高科的同業競爭問題。“在一個領域方面碰到一起的時候我們會優先考慮張江高科,我們支持張江高科也就是支持大股東。”
肖元真則認為,張江高科不應該只把自己定位于房地產公司,按照現有的人員、股本和項目進行擴張,而應該看張江核心園區該做到怎樣的規模,然后進行擴張。
“有了這個思路,現在培育的產業應該放在集團公司,但是現在集團很多好項目還不在上市公司。”肖元真表示,“另外上市公司應該通過定向增發、送股來擴大股本,公司應該有大思路,真正將公司的股本和市值做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