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袁鋼明:結構調整中要守住下滑的底線

2014-06-27 00:43:43

數據背后,上半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得哪些成效?中國經濟面臨哪些風險?針對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袁鋼明。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辛夷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王辛夷 發自北京

6月接近尾聲,2014年已過一半。這半年里,“穩增長,調結構”一次次登上報紙頭條,“微刺激”成為網絡熱詞。

今年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4月份以來,貨幣政策在保持穩健的同時進行了兩次定向降準;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比1~4月回落1.7個百分點;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35城房價出現環比下跌,而同時全社會用電量、出口等重要經濟指標出現回暖。

數據背后,上半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得哪些成效?中國經濟面臨哪些風險?針對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袁鋼明。

5月份經濟數據已出爐,PPI、制造業PMI、出口等指標環比回暖。

然而,對于媒體報道的“克強指數”(指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回暖,袁鋼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時表示,5月份回暖的幾項經濟指標是間接性的、運行性的,產業指標并沒有實際的好轉。

不過,袁鋼明表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回落,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正確的,只要保持M2合理的增速守住下滑底線就可接受。

產業指標并未實際好轉/

NBD: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出口等數據較前幾個月有所好轉,您怎么看待這個變化?

袁鋼明:5月PPI同比下降1.4%,降幅環比減少0.6個百分點,采礦業、有色金屬、鋼鐵等原本降幅很大的工業產品降幅明顯縮小,這說明曾經造成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因素有所減緩。

另一個增長明顯的指標是出口,5月出口1.2萬億元,由前4月的下降4.8%轉為增長5.4%。之前出口總額下降,說明國際復蘇對中國的出口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5月份出口總額上升,是因為我國的政策變化。

NBD:您認為這和“微刺激”的關系有多大?

袁鋼明:這兩個指標的上漲都可以歸結到“微刺激”,我認為上述兩個指標的改善主要是因為貨幣政策的放松。最近兩個月,央行兩次定向降準,是一種積極的措施,因為之前我們的貨幣政策太緊,不管是出口還是內需,都出現了因為資金不足造成的產能下降,經濟下滑。前段時間對出口企業加大融資支持,才有了好轉的情況。

5月份制造業PMI回升至50.8%,環比上漲0.4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上升較高,說明需求上升了。再看貨幣量,M2增速從4月的13.2%上升到13.4%,說明貨幣放松產生了顯著作用。

NBD:5月經濟數據公布后,有媒體稱“克強指數”回暖,您怎么看?

袁鋼明:我認為這個說法不準確。首先,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5.3%,但水平仍較低,合理的情況下電力增速應該比GDP增速快一點,起碼應該同步,而現在兩者關系還是倒掛的。

其次,5月份鐵路貨運延續了今年前4個月的低迷態勢。鐵路貨運和煤炭密切相關,今年煤炭產量和價格的增速都在放緩,這些都是中國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目前從3個“克強指數”來看宏觀經濟,我認為增長下滑的局面并沒有改變。前面提到的幾個有所改善的經濟指標都是間接性的、運行性的,而產業指標、增長數據這些終極的、直接的指標并沒有實際的好轉。

比如,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8%,環比沒有明顯變化,其中大多數產業都保持在8%左右,但曾經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一些重要產業,比如采礦業、煤炭業、有色金屬等增長非常低,而這些行業和房地產、投資聯系緊密。此外,同樣與房地產聯系緊密的工業機械也遭遇了增長下降。

適度下滑可接受/

NBD:目前的增長放緩還處在預設的區間內,會造成什么影響?

袁鋼明: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出現矛盾,這是結構調整中的回落,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正確的。造成回落的兩大因素,一是投資比重開始縮減,二是房地產出現下滑,這兩點都非常正面。

我們首先要判斷,房地產的下滑能不能被非房地產產業等其他因素抵消?我認為這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允許并創造條件,讓房地產產業能夠平穩地回落,同時鼓勵制造業、消費品行業等非房地產產業發展,彌補房地產下滑的沖擊。

NBD:5月份制造業PMI上漲幅度較大,和這個有關系嗎?

袁鋼明:目前鋼鐵、水泥、有色等許多跟投資有關的產業都出現了回落。不過,這也有好處,可盤活經濟,讓資金從投資項目上分散出來靈活運轉,在投資回落的同時盤活中小企業。

此外,前些年在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許多相關產業出現產能過剩。現在房地產行業下滑,相關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我們應把房地產行業、投資回落所造成的經濟下滑看做有利的調整,只要不過度,在合理的范圍內就可接受。

NBD:什么是合理的范圍?

袁鋼明:回落太厲害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的失業、大批企業虧損、破產,金融方面大面積壞賬。所以在調整的過程中,要守住下滑的底線。

守住底線靠貨幣合理增長/

NBD:怎么守住經濟下滑的合理范圍?

袁鋼明:唯一的辦法是保持貨幣的合理增長。貨幣政策應該創造經濟正常運轉,企業不發生資金鏈斷裂,宏觀經濟不發生危機。

在今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超發貨幣。

目前我國的貨幣量確實過多,可能造成金融風險,超發的貨幣變成企業負債,在高負債率、GDP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風險較高。所以從金融的角度來看,必須降低負債率,降低貨幣量。

要縮減貨幣存量,就要使貨幣量增速低于GDP增速,但目前我國名義GDP增速約9.5%左右,仍低于M2約13%的增速。

然而,去年6月,M2同比增長了14%,增速比5月份下降1.8個百分點,月底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0%,滬深股市大跌,物價出現波動。貨幣量是否合適應該看經濟增長、物價及金融市場的情況。當M2下降到14%以下,銀行和資本市場資金緊張等問題就出現了,所以從各種指標來衡量,中國目前的M2增速不應低于14%。

定向降準可解決結構性問題/

NBD:這聽起來很矛盾,M2合理增速應怎么解決?

袁鋼明:按貨幣目標,M2增速應下降到9.5%以下才合理,而按經濟增長目標,M2增速應保持在14%以上。這種矛盾要分析清楚,宏觀調控既要增長和就業,又要防通脹。

我認為,現在中國經濟要調整投資和房地產結構所造成的經濟下滑,應把穩定經濟增長作為首要目標,那么貨幣增長就應該朝著略高的目標。5月份出現一些好的現象,就是因為貨幣政策有所放松。

NBD:過去兩個月里,央行兩次宣布定向降準,很多人猜測定向降準將會常態化,您怎么看?

袁鋼明:這兩次定向降準做得很好,但還不夠。定向是重點,在控制好結構的前提下放松貨幣政策。

第一次定向降準對農村商業銀行降低了2個百分點,第二次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但這次有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要求對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超30%才可降準。

30%貸款給小微和涉農企業,那么70%會流到哪里?既然可以定30%的目標,那可不可以設定,對房地產企業貸款超過20%就不允許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樣就能真正解決目前結構調整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對銀行降低準備金率才能大規模進行,才能真正讓不搞房地產的企業獲得正常的、健康的貨幣政策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