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6-16 07:34:15
高位減持喪失控股權
回顧上海新梅控股股東變動歷史可見,2003年7月31日,公司原控股股東上海港口機械制造廠將其持有的1.65億國有股轉讓給興盛集團,同時該股份性質變更為社會法人股。
直到2011年年底,興盛集團持有上海新梅55.7%的股份,依然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到了2012年年底,上海新梅的大股東變成了榮冠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榮冠投資),其持有公司28.23%的股份,而興盛集團的持股則減至22.63%。雖然興盛集團因此失去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但由于榮冠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同時也是興盛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因此,上海新梅的實際控制人并沒有因第一大股東的變更而改變,依然是在張興標的控制之下。
但是,隨著榮冠投資和興盛集團的高位大幅減持,上海新梅的實際控制人張興標的控股權也為之松動。從上海新梅的股價變動來看,公司股價自2013年2月份至3月份出現了大幅攀升,而這與南江集團進入帶給公司的石墨烯概念有很大的關系。
公告顯示,2013年2月底,上海新梅第二大股東上海興盛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5.5元/股的價格將上海新梅3600萬股轉讓給南江集團。與此同時,市場也開始炒作石墨烯概念,這使得上海新梅股價大幅攀升。
在上海新梅股價大漲的同時,張興標控制下的榮冠投資和興盛集團也開始大幅減持公司股份。從2月4日開始,榮冠投資拉開了減持的序幕。截至2014年3月20日,興盛集團持有公司股份6598.79萬股,占總股本的14.785%。而榮冠投資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雖然張興標在這次減持中大賺了一筆,但是其控股的興盛集團也不再絕對控股上海新梅,為現今六位股東聯合逼宮埋下了隱患。對于大股東的瘋狂減持,上海新梅董秘何婧給記者的解釋是“大股東需要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現今六位股東合計持股14.23%,3月20日,興盛集團持有的14.785%依然有略微優勢,遺憾的是,興盛集團此后依然沒有放棄減持的念頭。至今,興盛集團持有的股份僅余11.19%。
有公司小股東認為,興盛集團是自作自受,如果不是高位減持,也不會被逼宮。也有小股東指出,興盛集團入主公司后,賤賣公司房地產資產,這次控股權被奪對公司來說是個好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