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6-04 08:55:23
自5月9日新“國九條”發布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再度提速,其中,新三板市場成為諸多新政的密集“空降地”。
5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證監會正在研究,擬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
對于為何前所未有的允許“虧損”企業掛牌上市,張曉軍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仍然處于新興加轉軌階段,考慮到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風險較大,擬要求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接受市場和社會監督,提高規范運作水平,之后再行申請到創業板單獨層次發行上市。
6月1日,《關于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股票有關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政策的通知》正式施行,在新三板轉讓系統買賣、繼承、贈與股票所書立的股權轉讓書據,依書立時實際成交金額,由出讓方按1%。的稅率計算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諸多政策利好的結果就是,從4月份至今近兩個月時間里,新三板公司發行股票融資額達到36.5億元。而自2006年新三板成立以來至2014年一季度,新三板公司融資總額為38.87億元。換言之,新三板近兩個月的融資額接近此前8年的融資總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