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硅寶科技董事長王躍林:今年底或有成型的轉型戰略

2014-05-13 00:47:5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硅寶科技董事長換屆選舉中險遭否決,驚險獲得連任的董事長王躍林與公司創始人王有治之間的分歧公開化。從50萬元開辦公司,到成功登陸創業板,再到細分行業龍頭地位,兩人共同帶領硅寶科技實現多年連續增長,但對于未來發展的方向,兩人最終出現分歧。

二王的故事,堪稱 “中國合伙人”的經典現實版——王躍林與王有治從同舍好友,轉化為上億市值公司的“合伙人”,最后從目標一致到意見相左。對于這場分歧,王躍林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電話專訪。

分歧為正常現象

NBD:之前的股東大會,股東之間有分歧,想聽聽您的看法?

王躍林:公司股東之間有分歧很正常。公司股權相對分散,股東間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不同想法和意見,這很正常。

NBD:您與其他股東的分歧主要是什么?

王躍林:在方向性上,王有治副董事長的觀點是,我們的建筑膠還能保持十年的增長,且品牌會更加集中。原始股東大多是做建筑膠出身的,但我不管是資本上,還是對外面(市場),都相對更加了解,所以我認為前景并不樂觀,有三年的增長已經是不錯了,因此我們必須轉型,利用有機硅的性能和特色,找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大眾化上做文章。未來的行業增長出路在于進一步加大民用。我們之間并沒有什么恩怨,大家曾經都是兄弟,住一個宿舍的。

NBD:王有治先生好像不太認同自己的副董事長的職位?

王躍林:我已經跟王董有過溝通了,這是溝通的結果。現在不太好說,這個事情半年后再看吧。

NBD:在外界投資者來看,這次的換屆可能會被認為是爭奪控制權的問題。

王躍林:我本身只有20%的股份,有控制權起碼需要35%,而且其他股東相較你差10%以上才能形成控制權問題,所以公司是無控制權的,這是一個很好的避免犯重要錯誤的機制,但它的問題是股東間會產生意見分歧。其實我們以前也是有分歧的,這次的董事會換屆也只是硅寶科技無數分歧中的一個而已。

NBD:股東的分歧已經告一段落,在未來的股東大會,他們對新的管理層會不會造成新的分歧,造成新的問題?

王躍林:這還是有可能的。但從投票的結果來看,管理層意見還是比較一致的。

積極轉型民用市場

NBD: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您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王躍林:對于公司未來的轉型問題,我相對激進些,走得快些,憂慮也更深。

NBD:那您的憂慮是什么?

王躍林:目前,建筑膠占公司產業體量和份額都太大,但房地產目前問題明顯。在過去十到二十年里,我們享受了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的盛宴,但在我看來,房地產未來已經沒有再高速發展的可能性了。建筑膠的增長,主要是靠品牌的集中度,目前品牌集中已經很明顯了,有品牌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但是在房地產行業總量下滑的時候,還是會導致整個建筑膠市場空間的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走?這是我焦慮的問題。

NBD:公司在工業這塊占有很大比例?

王躍林:針對霧霾、太陽能等環保方面,增長很不錯,但我覺得體量仍然不夠。我們會加大力度,在民用方面,我們還能創造更多、更大的空間。

NBD:管理層對戰略轉型已經探討很久了,但還是沒有結果?

王躍林:公司一直都在探討戰略轉型的問題,年底應該會看到比較成型的戰略,但目前還在不斷探索中。

NBD:您將如何理解公司的戰略轉型呢?

王躍林:轉型不代表放棄,轉型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在轉型上需要加大投資力度,我們不是放棄一個東西去做另一個東西,而是先將這個東西穩固,再去做另一個。我們本質上是不會輕易離開有機硅材料這個領域的。

公司管理層“職業化、年輕化”

NBD:公司管理層都職業化了?

王躍林:職業化了。職業化以后要建立產銷機制問題,如何做還需要進一步溝通。未來企業發展壓力很大,而原始股東發展動力不足。所以我強調年輕化、職業化,這是大方向。我希望在副總里面有35歲以下的,這次還沒能做到,但我還是要努力去培養更多、更年輕、更職業化的人。

NBD:為什么您這么強調“年輕化、職業化”的大方向?

王躍林:王有治副董事長已經50了,我也48了,未來公司轉型將面臨巨大壓力,而我們的原始股東在未來發展上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轉型、包括國家和企業的經濟轉型過程中,公司將面臨很大壓力。

原始股東基本都資產豐厚,敲敲鍵盤,股權一賣日子也能過得很舒坦,所以沒有理由去承受轉型帶來的巨大壓力。而更年輕的職業化的管理者,有更多的職業理想,也面臨更多現實的壓力,需要解決收入、事業等問題,這樣的人積極性更高,更具職業激情。

(實習生黃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