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激進轉型遭遇強力阻擊 硅寶科技主要股東現分歧

2014-05-13 00:47: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曾經同住一個宿舍的同事,如今同為市值十多億的上市公司的股東,但在共同經營的企業崛起之后,股東之間對于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卻出現明顯分歧——現實版的“中國合伙人”在A股上市公司中上演。

硅寶科技 (300019,收盤價11.21元)5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大股東王躍林再次當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不過王躍林此次當選頗為“驚險”,公司9名董事有4名對其投了反對票,其中包括王躍林的昔日同事、公司發起人兼主要股東之一的王有治及其夫人郭斌,而郭斌為公司主要股東郭弟民之女。

“不認同他的戰略思想。”曾任硅寶科技總經理的王有治及董事郭斌的反對理由,集中于對王躍林有關上市公司戰略規劃的質疑。

“對于未來的轉型問題,我相對激進些,走得快些,憂慮更深。”王躍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銷售收入主要來自建筑用膠,而這個領域最多有3年的增長,目前應該加速轉型民用市場,但部分原始股東對轉型發展的動力不足。

對于董事會換屆出現的分歧,記者兩次聯系硅寶科技董事郭斌,但她都以不方便回應為由拒絕發表意見。公司董秘曹振海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硅寶科技屬于無實際控制人的公司,有分歧很正常,幾個股東也都是十幾年的同事,個人關系很好,只是對公司的理解有所不同。

董事會換屆暴露分歧/

硅寶科技公告顯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選舉王躍林擔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3年。此項議案的表決結果為:同意5票,反對4票,棄權0票。其中,硅寶科技董事王有治、董事郭斌、董事李步春、獨立董事黃旭均投出反對票。

各位董事的反對理由十足。王有治表示,其不認同王躍林的戰略思想;郭斌則對王躍林提出的公司戰略規劃有質疑;李步春的反對理由更為直白,其認為另有其他人做董事長更適合;黃旭則稱,其投反對票的主要原因是不太了解。

“不適合做副職。”對選舉自己擔任公司副董事長的決議投出的反對票,王有治給出了這一理由。郭斌則表示,該議案為舉行會議時突然提出的議案,未給予參會人員充分時間考慮。此前投反對票的李步春此次選擇了棄權,其認為議案未按法規事前通告。

此外,硅寶科技董事會還通過了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戰略委員會換屆的議案,均得到全票通過。而經董事長王躍林先生提名,決定聘任周文亮為公司總經理的議案,董事楊麗玫因對總經理候選人尚不了解而棄權。

值得一提的是,硅寶科技于2014年4月22日收到合計持股3%以上的股東陳艷汶、曾永紅向公司提交的《關于推薦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的提案》,提議將陳維亮作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增補進公司2014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并對獨立董事進行累積投票制選舉。

隨后陳維亮成功當選獨立董事,并在董事會換屆投票中投出了頗為關鍵的贊成票,并被選舉為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躍林在董事會換屆中驚險勝出,最終獲得董事長第三個任期。但此次董事會換屆卻顯露出硅寶科技董事會成員及股東之間的巨大分歧。

控制權風險隱現/

事實上,硅寶科技股東之間關系頗為復雜,這或許是出現分歧的原因之一。

硅寶科技的股權結構很早就引起部分投資者擔憂:公司現任董事長王躍林并不是公司最早的創始人,而是在硅寶科技2005年第6次增資擴股時,以現金出資的形式進入硅寶科技的。

公開資料顯示,王有治是硅寶科技的創始人,此前擔任硅寶科技董事兼總經理一職。王躍林和王有治曾是同事,同樣是做研發出身,并且擁有多項技術專利。

1998年,王有治以50萬元創立硅寶科技。2005年,王躍林攜資注入公司。2008年,硅寶科技注冊資本擴充到3800萬元。2009年,硅寶科技總資產達1.47億元。2009年10月,硅寶科技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上市募集資金2.99億元。

上市之初,硅寶科技第一大股東王躍林持股比例為27%,第二大股東王有治持股比例24.75%,第三大股東郭弟民持股比例為20.25%。硅寶科技也始終自稱沒有實際控制人。

雖然硅寶科技經營并未出現重大問題,但2011年年底還是出現了巨大的股權變動風波,一向低調的王有治,因離婚帶來的天價股權分割而一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硅寶科技公告顯示,公司于2011年11月29日接到股東王有治的通知,其與楊麗玫達成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約定。在分割過戶完成后,王有治和前妻楊麗玫將分別持有硅寶科技940.5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9.22%,為公司的并列第三大股東。

此外,硅寶科技前十名股東中,王有治的哥哥王有華是公司第六大股東。根據公司公布的股東關系信息來看,在與楊麗玫離婚后,王有治與第二大股東郭弟民的女兒郭斌結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王有治與王有華合計持有硅寶科技12.95%的股權,郭弟民則持有公司14.41%的股權,王躍林則持有20.12%的股權。如果王有治與王有華及郭弟民成為一致行動人,其對公司決策的影響將十分明顯。

而在硅寶科技的招股說明書中,“控制權風險”提示中亦專門列示,雖然公司股權比較分散,沒有實際控制人,但是由于公司前三大股東持股比例較為接近,上市后公司控制權仍存在發生變動的風險。

發展戰略或重大調整/

硅寶科技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有機硅室溫膠銷售的持續增長。其201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6467.17萬元,同比增長24.90%;實現凈利潤7009.77萬元,同比增長14.04%。公司自2009年10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已連續4年實現了銷售收入和凈利潤的持續增長。

硅寶科技室溫硅橡膠產品細分為建筑用膠和工業用膠兩大類別,其中建筑用膠銷售占室溫膠產品的銷售占比為84%,工業膠銷售占比為16%。有機硅室溫膠是一種新型環保的高分子材料,其作為膠粘劑、密封劑、現場成型材料等,廣泛應用在各個經濟領域,而建筑行業的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

雖然硅寶科技維持了穩定的增長,但建筑用膠的市場前景似乎成為股東之間分歧的焦點。王躍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建筑用膠依托于房地產市場,而地產不可能維持高速增長,未來更加廣泛的市場在于民用。

硅寶科技在2013年年報對于未來發展的描述中指出,目前有機硅密封膠行業較分散,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隨著行業由粗放式增長向產業升級、技術升級轉變,未來行業集中度將不斷加大,公司將充分利用技術和市場優勢,抓住行業發展機會,擇機進行投資或并購。

作為有機硅密封膠行業的龍頭,多有觀點認為,硅寶科技最大的看點在于未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但王躍林認為,就算市場占有率增加,但整體市場容量下降,公司總的銷量還是會萎靡。王躍林還認為,硅寶科技并不是要完全放棄建筑用膠領域,而是以更激進的態度來轉型,但部分原始股東轉型動力不足。

對于硅寶科技的未來,王躍林稱,公司一直在探討戰略轉型的問題,目前正在進行探索中,年底應該會有比較成型的戰略。同時他也承認,王有治等股東與新的管理層之間的分歧也可能存在。

(實習生黃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

硅寶科技董事長王躍林:今年底或有成型的轉型戰略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硅寶科技董事長換屆選舉中險遭否決,驚險獲得連任的董事長王躍林與公司創始人王有治之間的分歧公開化。從50萬元開辦公司,到成功登陸創業板,再到細分行業龍頭地位,兩人共同帶領硅寶科技實現多年連續增長,但對于未來發展的方向,兩人最終出現分歧。

二王的故事,堪稱 “中國合伙人”的經典現實版——王躍林與王有治從同舍好友,轉化為上億市值公司的“合伙人”,最后從目標一致到意見相左。對于這場分歧,王躍林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電話專訪。

分歧為正常現象

NBD:之前的股東大會,股東之間有分歧,想聽聽您的看法?

王躍林:公司股東之間有分歧很正常。公司股權相對分散,股東間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不同想法和意見,這很正常。

NBD:您與其他股東的分歧主要是什么?

王躍林:在方向性上,王有治副董事長的觀點是,我們的建筑膠還能保持十年的增長,且品牌會更加集中。原始股東大多是做建筑膠出身的,但我不管是資本上,還是對外面(市場),都相對更加了解,所以我認為前景并不樂觀,有三年的增長已經是不錯了,因此我們必須轉型,利用有機硅的性能和特色,找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大眾化上做文章。未來的行業增長出路在于進一步加大民用。我們之間并沒有什么恩怨,大家曾經都是兄弟,住一個宿舍的。

NBD:王有治先生好像不太認同自己的副董事長的職位?

王躍林:我已經跟王董有過溝通了,這是溝通的結果。現在不太好說,這個事情半年后再看吧。

NBD:在外界投資者來看,這次的換屆可能會被認為是爭奪控制權的問題。

王躍林:我本身只有20%的股份,有控制權起碼需要35%,而且其他股東相較你差10%以上才能形成控制權問題,所以公司是無控制權的,這是一個很好的避免犯重要錯誤的機制,但它的問題是股東間會產生意見分歧。其實我們以前也是有分歧的,這次的董事會換屆也只是硅寶科技無數分歧中的一個而已。

NBD:股東的分歧已經告一段落,在未來的股東大會,他們對新的管理層會不會造成新的分歧,造成新的問題?

王躍林:這還是有可能的。但從投票的結果來看,管理層意見還是比較一致的。

積極轉型民用市場

NBD: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您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王躍林:對于公司未來的轉型問題,我相對激進些,走得快些,憂慮也更深。

NBD:那您的憂慮是什么?

王躍林:目前,建筑膠占公司產業體量和份額都太大,但房地產目前問題明顯。在過去十到二十年里,我們享受了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的盛宴,但在我看來,房地產未來已經沒有再高速發展的可能性了。建筑膠的增長,主要是靠品牌的集中度,目前品牌集中已經很明顯了,有品牌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但是在房地產行業總量下滑的時候,還是會導致整個建筑膠市場空間的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走?這是我焦慮的問題。

NBD:公司在工業這塊占有很大比例?

王躍林:針對霧霾、太陽能等環保方面,增長很不錯,但我覺得體量仍然不夠。我們會加大力度,在民用方面,我們還能創造更多、更大的空間。

NBD:管理層對戰略轉型已經探討很久了,但還是沒有結果?

王躍林:公司一直都在探討戰略轉型的問題,年底應該會看到比較成型的戰略,但目前還在不斷探索中。

NBD:您將如何理解公司的戰略轉型呢?

王躍林:轉型不代表放棄,轉型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在轉型上需要加大投資力度,我們不是放棄一個東西去做另一個東西,而是先將這個東西穩固,再去做另一個。我們本質上是不會輕易離開有機硅材料這個領域的。

公司管理層“職業化、年輕化”

NBD:公司管理層都職業化了?

王躍林:職業化了。職業化以后要建立產銷機制問題,如何做還需要進一步溝通。未來企業發展壓力很大,而原始股東發展動力不足。所以我強調年輕化、職業化,這是大方向。我希望在副總里面有35歲以下的,這次還沒能做到,但我還是要努力去培養更多、更年輕、更職業化的人。

NBD:為什么您這么強調“年輕化、職業化”的大方向?

王躍林:王有治副董事長已經50了,我也48了,未來公司轉型將面臨巨大壓力,而我們的原始股東在未來發展上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轉型、包括國家和企業的經濟轉型過程中,公司將面臨很大壓力。

原始股東基本都資產豐厚,敲敲鍵盤,股權一賣日子也能過得很舒坦,所以沒有理由去承受轉型帶來的巨大壓力。而更年輕的職業化的管理者,有更多的職業理想,也面臨更多現實的壓力,需要解決收入、事業等問題,這樣的人積極性更高,更具職業激情。

(實習生黃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