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5-12 08:40:53
尋找新突破口探索發展新模式
新三板擴容一直被認為是可為券商帶來多方面的收入,特別是如果未來做市商制度能推出,進一步降低交易門檻,試點園區繼續穩步擴容,則新三板交投清淡的局面或將大為改善,有望成為券商全新的盈利掘金點。但是現狀是,多數券商的場外業務主要收入來源是當地政府補貼,靠業務數量取勝,能夠少許彌補單個項目收益很低的局面。
據悉,各地對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補貼在70萬元到320萬元不等。上海浦東軟件園今年公布的最新場外交易市場掛牌補貼政策受理通知中表示,為鼓勵園區中小型科技企業成功進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根據《上海市張江高科(600895)技園區科技孵化及加速發展扶持辦法》的規定,對在股交中心或新三板成功掛牌的園區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16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其中,改制費用補助最高不超過60萬元,掛牌費用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蘇州工業園區在企業改制、遞交申請和正式掛牌三個階段按50萬、50萬、100萬元分步兌現,一共200萬元。
事實是,一些小企業一年的凈利潤可能也就三四百萬,而一些地方補貼能達到300萬元,地方為何要投入巨資高額補貼?某大型券商場外市場部人士認為,“現在很多小型企業本身利潤就很低,補貼可以降低掛牌成本,甚至完全覆蓋成本還有盈余。比如企業拿到200萬元補貼,除去券商等中介機構的費用加起來大概150萬元,還能余50萬元。”
業內人士透露,部分地方補貼政策的時間窗口或于今年末明年初關閉,配套制度改革的出臺還取決于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場外市場如果不靠補貼,還能否成為券商盈利的現金引擎?
“今年可能在場外市場上有突破。”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在新“國九條”中提到了證券公司的業務放開,“豐富適合小微企業的債券品種”,雖然沒有明確怎么做,但如果當年美國粉單市場是證券公司盈利的大頭,這次在中國會不會是同樣的發展機會?
業內預計在今年的創新大會上,券商的柜臺交易會有新的突破。業內人士表示,證券業協會等監管機構一直在研究建立證聯系統,也就是將各家券商的柜臺市場互聯互通,這樣在交易活躍度和價格發現以及對企業的吸引力上都會有大的飛躍。
“券商在交易市場上的地位期待有大的飛躍。”申銀萬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從場外股權交易市場來看,新三板是在原來券商代辦股份轉讓市場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現在以幾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依托,試圖發展成全國聯網的最大的場外市場。各地已經形成的三十多個股權托管交易市場,是各地推動發展起來的,除了深圳前海略有特色外,其他基本大同小異。這兩個市場彼此之間不存在層次關系,與三個場內股票交易市場也不存在銜接關系。這兩個市場盡管目前掛牌公司數量不少,但是基本沒有交易量。沒有交易量,當然也就沒有市場價格。即使有價格,那也是無效的。市場對股權沒有定價能力,不知道定價標準,當然也就無法實現融資和再融資的功能。至于券商柜臺交易市場,目前才剛剛開始建立。一些券商號稱已經建立了柜臺交易市場,但沒有多少券種在交易。他呼吁券商是證券交易市場的核心推動者、要讓券商參與各類證券交易所的建設,充分發揮券商的交易功能。此外,對于互聯網金融問題,業內預期通過開放能夠讓券商進入這個領域,今年會有進步。在投資咨詢業務上,未來不光只有監管,還會有新發展,派生新業務模式。
業內專家認為,創新是目前證券行業拓寬生存空間的關鍵之舉。隨著新“國九條”的公布以及創新大會的召開,券商創新空間拓寬,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絕佳窗口。新“國九條”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再度明確了方向,打開了作為資本中介的證券公司創新的無限空間,比如,新“國九條”提出促進中介機構創新發展,特別提到不同類型的機構可以交叉持牌照,在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看來,這意味著整個證券業內部的混業經營,這對于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培養做大機構是相當重要的。這也將增加證券機構的競爭,推動券商行業優勝劣汰,對優質券商的創新發展有利。新“國九條”鼓勵債市的進一步發展和市場化并購重組,無疑為券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和并購重組業務提供了良機。此外,新“國九條”明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優化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存管模式。支持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各類資產管理機構圍繞風險管理、資本中介、投資融資等業務自主創設產品。券商有望獲得更大的自主創新空間,可望在新業務產品、組織體系和激勵機制實現創新,在核心競爭力上實現新突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