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4-04 09:11:02
3月份,上海市屬國資旗下國有股權轉讓項目層出不窮,光明食品等多家集團公司前所未有地“集體登榜”。在目前各大集團都已明確改革方案、著手實質改革的背景下,上述現象或預示著滬國資改革的整體加速。
盡管上海國資各大集團的改革方案對外界捂得頗為“嚴實”,市場只能主要從上市公司的密集停復牌中摸索整合脈絡,但還有一個方面也可了解最新動向。
從近期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掛牌情況看,整個3月份,市屬國資旗下國有股權轉讓項目層出不窮,在掛牌項目中占相當比重。包括光明食品集團、華誼集團、儀電控股集團、上海醫藥(601607)集團等多家集團公司在內,前所未有地“集體登榜”。一個明顯的跡象是,資產整合、清理有加速趨勢。
標的公司多屬中小規模
記者初步統計,上海聯合產交所近一個月最新掛牌的產權股權類項目超過50個,其中將近三分之一是上海國資集團或區縣國資的所屬資產,明顯較以往密集。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資產的轉讓方幾乎都來自市國資大集團,包括光明、華誼、上實、上海醫藥集團、儀電控股、蘭生集團等集中“上榜”,可謂少見。而其轉讓標的分布在醫藥、化工、貿易、商業、水利等多個行業。所涉及的企業都是中型或小型規模,大部分處于微利經營或虧損狀態,而相應股權的掛牌金額最低僅為1元,最高將近9000萬元,其中兩家公司明確表示管理層有收購意向。
具體案例如,上海實業集團旗下兩公司擬合計轉讓所持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100%股權,掛牌價格788萬元。標的公司的管理層就明確表示了參與受讓的意向。而包括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內的三位高管擬組成武漢連凱投資有限公司,收購標的公司70%的股份,這應該是國資退出的典型。
百聯集團意在解決同業競爭
又如,百聯集團旗下的吉買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的上海新路達吉買盛長青商業有限公司15%股權,相關標的公司和百聯集團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有關。根據百聯集團的承諾,其控股51%的新路達(集團)商業有限公司原持有吉買盛長青商業85%股權,同上市公司友誼股份(600827)旗下的H股公司聯華超市的大型超市賣場業務構成同業競爭,百聯集團計劃在重大資產重組12個月內將上述股權轉讓。
不過,根據百聯集團3月31日的最新公告,由于實際履行過程中涉及人員安置、轉移等諸多問題,該承諾發生變更。新部署是,百聯方面將所持上述新路達吉買盛長青商業公司85%股權托管給吉買盛購物中心,并計劃將上述議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清理非主業為整合鋪路
一些“國資退出”案例還是多方股東的意愿。例如,上海蘭生集團旗下的上海醫藥保健品進出口有限公司所持上海信誼黃河制藥有限公司9%股權和上海醫藥集團旗下的上海信誼藥廠所持的標的公司66%股權及相關1082萬債權同時予以轉讓,系兩方股東集體“退出”。
盡管在國資行業布局的調整、國企層級壓縮、調整清理非主業企業及殼體企業的大背景下,國有股權頻繁掛牌是必然,但這些案例如此集中地出現還是值得關注。尤其是在目前各大集團都已經明確改革方案,著手實質改革的時間段里,這一現象似乎預示了各大企業動作有“加速”的跡象。同時,上述大集團中,不少都是今年的重點改革關注對象。例如,光明食品集團高層近日表示,資產證券化比重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30個百分點至50%以上,證券化將是改革重頭戲;而華誼集團也有“3至5年”實現核心資產上市的計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