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4-04 08:43:04
信用估值機制屢遭質疑
今年來,在11超日債和多起零星的私募債出現違約風險后,相對于信用違約風險,下一步,市場人士更為擔心的是信用債流動性風險,及由此帶來的信用債估值調整壓力。
“3月初中債登已經下調了65只債券的估值,均參照原信用評級下調1檔估值,我們預計,伴隨市場對信用風險的擔心,加上年報公布在即,未來將有更多債券估值下調。”申萬研究所指出,未來這種估值的易降難升,將引發交易型機構凈值的下降,機構或有贖回壓力。
3月初,為提高估值編制透明度,中債登開始按月公布有爭議的信用債估值編制說明,1月共涉及包括城投債等個券65只,而2014年2月中債估值說明則涉及個券31只,涉及鋼鐵、化工等多家行業。
事實上,中債估值作為當下信用債成交和質押的主要參考標準,是目前機構投資債券資產的主要公允價值“標尺”。如無特殊情況,目前的中債估值一般在每工作日晚18:10左右發布,成為一些機構每晚“翹首以盼”的數據,但在實際交易中,中債估值仍有一些不足和需要修復之處,令機構提出了一些質疑。
比如,2月24日13附息國債18當日成交豐富,成交利率約在4.47%水平,較前日下行4-5個BP,而當日該券中債估值卻反向行之,從4.5197%上調至4.5207%。再如,10佳城投的估值收益率在3月10日突然上漲18個BP。
盡管事后中債登對上述情況進行了說明,并對個券估值進行了修復,但難以忽略的是,目前信用債估值僅是一個參考價格,其難免有一定的偏差。
根據中債登2014年2月份部分中債估值偏差檢驗數據,樣本期內,短融、超短融和中票約50%樣本券估值偏差在-0.1元與0.1元之間,約90%在-0.4元與0.4元之間。而記賬式國債約50%樣本券估值偏差在-0.1元與0.2元之間,約90%在-0.4元與0.6元之間。
在此背景下,一些業內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其中,對于非金融企業融資工具的估值體系,吳之雄表示,建議要擴大報價機構的范圍,機構供需雙方同時可來報價,如大型企業也可以參與估值的報價,同時,也可提高報價頻度,從每周改為每天公布。
“此外,評級也是估值定價體系的重要參數,作為主承銷商,我們經常發現評級出了問題。”吳之雄表示,因此,對于那些評級屢次大幅度偏離市場正常利率的債券評級機構,要建立一套機制,從而提高估值定價體系的適用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