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4-04 08:43:04
發債成本低于貸款好景不再
在經歷了高速發展后,在一些一線債券承銷人士看來,原先“發債的綜合融資成本低于貸款利率”的好景已不再。
據招行投行部副總經理鄭新盈透露,從去年11月份到今年1月份,一些3A級央企發債的綜合融資成本,比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還要高,而一些地方3A級企業的發行利率,比貸款基準利率上浮20%后還要高。
以往,在每逢債券市場遭遇流動性緊張時,中低評級發行人發債最受影響,紛紛取消或推遲發債,而已發行的債券發行利率一般都會高企,但當下,此景也嚴重波及到了高評級的發行人。
中國建材副總裁陳學安表示,去年該公司共發行了超短融共9期,發行成本最低為2月28日發行的,當時利率只有3.85%,但到了11月份,發行利率便驟升至5.9%。
“如果再加上各種費用,該利率比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約上浮5%左右。”陳學安表示,對該公司而言,整體融資成本每上升1個基點,公司整體財務費用將增加1800萬,剩下的利潤就會很薄。
事實上,從2009年到2013年上半年,絕大部分時候,債券的發行利率都是比銀行貸款利率低,但從去年下半年來,這種情況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國開行資金局副處長吳之雄對記者表示,此前,債券發行利率整體遠低于貸款利率,一般是基于特殊的時代背景,比如流動性極度寬松或債券發行稀缺等,未來這種時代或一去不復返了。
對此原因,他認為,一方面,信用債的擴容趨勢不可阻擋,另一方面,貨幣“放水”的時代應已結束了,從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看,維持適度松緊的節奏“剛剛好”。而更為關鍵的是,如“非標”等金融產品的興起,也令當下整個金融機構配置行為發生了巨大變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