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政部副部長:城鎮化要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2014-03-26 01:00:2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昨日(3月25日),在由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舉行的“中國:推進高效、包容、可持續的城鎮化”國際研討會上,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新型城鎮化要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其中包括著力解決教育可攜帶性問題、建立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的機制。

城鎮化將增加收入和需求

史耀斌認為,新型城鎮化是引領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今后一段時間經濟能否實現持續較快增長,關系到能否步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新型城鎮化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的關鍵舉措。”

他表示,新型城鎮化將創造巨大的需求。推進新型城鎮化構建新城鎮的模式,不僅有直接建設投入上的需求,而且派生城鎮化過程中居民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消費升級需求。“新型城鎮化推進所帶來的人口集中和產業聚集,將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和整個產業結構的升級,并由此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進而增加居民的收入和需求。”

史耀斌同時表示,新型城鎮化有利于全社會國民財富的創造和積累。“伴隨新型城鎮化,大量城市基礎設施將轉化為社會的物質財富,帶來的土地升值本質上是城市聚集效應在財富創造上的體現。”他認為,土地升值級差地租收益補充養老基金,加上城鎮化有助于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和貧富差距,對穩定居民消費需求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需解決公共服務問題

史耀斌說,到2020年,要解決1億農民工和家屬城鎮落戶及相關問題,“要解決余下的基本公共服務問題,讓他們有歸屬感,真正融入城市的穩定生活。”

史耀斌表示,這些基本公共服務問題包括優化教育管理體制和投入機制、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拓寬住房保障渠道以及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掛鉤機制。

以教育為例,目前,全國有1400多萬農民工隨遷子女,80%是在公辦學校就讀,同時農村有5800多萬留守兒童無法在父母身邊就讀。史耀斌表示,適應人口流動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要著力解決教育可攜帶性問題。“在做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根據農民工隨遷子女跨區域流動的情況完善測算辦法,增加接收地區的轉移支付。”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收入分配有一個原則性的提法,要求起點公平,比如教育方面正在推進異地高考,推進資源可攜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