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財政將“垂青”種糧大縣:主產區不能盲目城鎮化

2014-03-18 02:06:4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啟動、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等問題也受到關注。

3月16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 《規劃》)明確:必須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并要求“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區投入,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此外,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透露,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預計很快出臺。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這些規定主要是為了新型城鎮化政策實施時,糧食主產區不要過多地盲目地追求城鎮化,防止非糧化、非農化,保護糧食安全。

嚴格耕地保護機制

在《規劃》中,無論是土地制度管理改革、中西部城市群、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均著墨甚多。

在土地制度管理方面,《規劃》要求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護激勵約束機制。“落實地方各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加強基本農田管理,完善基本農田永久保護長效機制,強化耕地占補平衡和土地整理復墾監管。”

在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方面,《規劃》提到,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糧食主產區,西部地區是我國水源保護區和生態涵養區。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必須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確保流域生態安全和糧食生產安全。

《規劃》明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保障”,“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具體舉措包括“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土地整理復墾,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規劃》還對主產區的支持有明確要求,“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區投入,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提高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積極性。”

財政支持糧食主產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均提到加快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對糧食主產區給予補償。

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糧食的兩個職能是經濟效益和社會安定。牛盾說,這不僅需要政策的調整還需要財政的杠桿,“對體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地方政府進行政策傾斜和財政補償,相關政策會很快出臺。”

另外,這次《規劃》提到“將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成為高產穩產商品糧生產基地”。李國祥介紹,目前糧食主產區是按省來劃定,而非糧食主產區同樣有產糧大縣,地方需要加大對轄區內產糧大縣的支持力度。

此外,列入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的《糧食法》,將會以法律的形式支持糧食主產區。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表示,《糧食法》的三個重點之一就是“調動主產區和生產者生產糧食的積極性”,另外還包括分清銷區和產區的責任,給銷區也要增加一些壓力,不能全部依賴產區。

《規劃》在談到城鎮化的重要意義時,提到“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國農村人口過多、農業水土資源緊缺,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土地規模經營難以推行,傳統生產方式難以改變,這是“三農”問題的根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