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明確建設“七大城市群”:東中西定位不同協調發展

2014-03-18 02:04:3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新型城鎮化規劃落地后,此前有關城市群的猜想也予以明了。

根據在近日公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未來我國城市群發展將會按照“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進行發展。

在上述《規劃》中,東部地區的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毫無爭議地成為未來重點發展的城市群。此外,成渝、中原、長江中游、哈長四大城市群,也被列為中西部地區重點培育的城市群。

主要城市群浮出水面

《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約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從目前的35.7%提高至45%左右。如此巨大的發展空間自然吸引各地的爭搶。

在城市群的競爭中,最熱的一個話題是誰能與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一樣,成為國家級城市群。在上述《規劃》中,除去三大固有的國家級城市群外,成渝、中原、長江中游、哈長4個城市群被寫入規劃,是否意味著它們有望升級為國家級城市群呢?

昨日(3月17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并不能簡單地認為《規劃》中提到的這7個城市群就是國家級的城市群,實際上國家層面對城市群的發展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里都有體現。

據記者了解,2011年公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已經明確劃定我國的主要城市化地區,共計21個地區。

根據《規劃》,未來我國城市群的發展,也將遵循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這種布局跟《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相同。

李迅表示,對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所提到的城市群,要從不同區域區別對待,李迅建議在西部地區的成渝以及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應該被列入國家級的城市群。

對于之前出現的眾多地區爭搶國家級城市群的現象,李迅評價稱,“城市群是國家核心發展的發動機,不是說大家想成為國家級,而是國家需要這些城市群。”

擬建城市群協調機制

按照李迅的觀點,除去東部的城市群外,中部和西部地區都需要有各自的主要城市群。《規劃》也對不同地區的城市群明確了發展方向。

城市群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指出,我國當前的主要城市群10%的面積承載超過2/3的經濟總量,卻只承載了全國1/3的人口,區域差距問題明顯。

《規劃》提出,建立城市群發展協調機制。建立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以城市群為主要平臺,推動跨區域城市間產業分工、基礎設施、環境治理等協調聯動。重點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協調模式,創新城市群要素市場管理機制,破除行政壁壘和壟斷,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我國城鎮化有一個特性,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個發展階段同時存在的狀況。”李迅表示,東部地區目前已進入到工業化中后期,但中西部地區還處在工業化中期或初期。

針對東部地區城市群的發展,《規劃》提出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地區,要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加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針對中西部地區城市群,《規劃》提出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中西部城鎮體系比較健全、城鎮經濟比較發達、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重點開發區域,要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引導有市場、有效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先向中西部轉移,吸納東部返鄉和就近轉移的農民工,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和人口集聚,培育發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在優化全國城鎮化戰略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