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8 01:57: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中央部委“曬權力清單”步入尾聲。
昨日(3月17日),國務院審改辦在中國機構編制網公開了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匯總清單。此次公開的匯總清單涵蓋了60個有行政審批事項的國務院部門,各部門目前正在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共1235項。
國務院審改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布名單是為了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更加有針對性地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國務院各個組成部門共計75個,本次公布了其中60個部門的審批權力清單。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開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等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國務院各部門分別在本部門門戶網站公開正在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后,由國務院審改辦公布匯總清單。
在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在的2014年,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
在記者此前的采訪中,多位專家亦贊同中央權力部門曬權力清單。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凱表示,建立權力清單就是要讓老百姓知道政府保留了多少潛力,讓老百姓心中有數,來監督政府。
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憲法與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表示,之前的改革都是體制內循環,這次曬權力清單,就可以聽取社會意見,那么審批制度改革才能邁出實質性步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中央政府網站上,已經明確列出了國務院60個部門所有保留的審批權力清單,并且清楚地寫明了保留項目中有多少行政許可,多少屬于非行政許可,每一個審批中是否含有子項等信息。
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公開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是中央政府加快權力清單公布,大力推進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
今后,各部門將不得在公布的清單之外實施行政審批,不得對已取消和下放的審批項目以其他名目搞變相審批,堅決杜絕隨意新設、邊減邊增、明減暗增等問題,努力做到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讓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
負責人介紹,匯總清單除公布行政審批事項的項目編碼、審批部門、項目名稱、設定依據、審批對象外,還公布了收集社會各界對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意見的具體方式。
周漢華表示,行政審批分為行政許可的審批以及非行政許可的審批,對于行政許可,有《行政許可法》可以依據;對于非行政許可,卻沒有辦法嚴格規范。所以,國務院前一階段明確非行政許可審批原則上都要取消,以后非行政許可的概念就要淘汰掉,這樣就避免了一些部門打擦邊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