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8 01:57: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岳陽
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岳陽
近期,泰格林紙集團一系列改革引發市場關注,而作為主體之一的岳陽林紙,在2011年被央企誠通集團旗下中國紙業投資總公司 (以下簡稱中國紙業)重組泰格林紙之后,現狀如何?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該公司進行調查后發現,中國紙業入主后,岳陽林紙并未能實現逆轉,依舊處于依靠補貼才能扭虧的困境。
引入央企戰略投資者
岳陽林紙前身是岳陽造紙廠,由于緊鄰城陵磯港,北枕長江黃金水道,西臨煙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東依京廣鐵路大動脈、與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相連,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加之洞庭湖大片用于造紙原料的蘆葦,區位資源明顯。
“岳陽林紙是中國十大知名造紙廠之一,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技術領先。”2月26日,泰格林紙集團一位前中層李君(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該中層在泰格林紙集團公司工作多年。
談及岳陽造紙廠的輝煌,李君表示,“岳陽造紙廠此前直接歸國家輕工業部管理,它還是山東晨鳴紙業在內多家造紙廠的老師。”
此后,岳陽造紙廠以及其他企業合并成為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成為湖南省國資委省屬重點國有企業。
資料顯示,目前泰格林紙集團總資產達到220億元,擁有包括岳陽林紙在內的13家子公司,已經形成以紙漿制造為主業,涵蓋港口運輸、房地產開發等多種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1998年至2007年,泰格林紙集團經歷了一輪快速擴張,在前董事長王祥掌舵期間,曾大力推行“林漿紙一體化”。
2008年金融危機后,造紙行業陷入低谷,泰格林紙集團負債擴張后遺癥集中釋放,王祥也因離任審計暴露出問題身陷囹圄。
2010年,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通)重組泰格林紙集團,誠通集團旗下中國紙業以25億元正式入主泰格林紙集團,湖南省國資委位居第二大股東地位。
“當時國際國內造紙市場不景氣,加上前期擴張欠了很多債務,因此引入央企戰略投資者。”2月26日,泰格林紙集團內部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資料還顯示,目前中國紙業投資總公司控制三家造紙業上市公司,包括岳陽林紙、冠豪高新和粵華包B,總造紙產能240萬噸,資產規模320億元。
去年靠補貼扭虧為盈
1月16日,岳陽林紙發布盈利業績預告,令投資者松了一口氣,因為岳陽林紙若2013年再度虧損,則將面臨戴帽命運。公告中稱,預計公司2013年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000萬~3000萬元。
記者注意到,岳陽林紙近年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3年也是依靠政府補貼才勉強扭虧。
財報顯示,岳陽林紙2011年凈利潤為1.54億元,2012年凈利潤虧損2.18億元,2013年前三季度虧損1.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岳陽林紙在業績逐年走低的情況下,政府補貼卻逐年攀升。
1月8日,岳陽林紙就宣布獲得大額政策補貼共計約1.47億元,這些補貼中的1.38億元將作為營業外收入計入該公司2013年度損益。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岳陽林紙曾表示,由于市場競爭加劇,需求增長放緩,加上生產要素上漲等因素,使得該公司整體經濟效益下滑。
“誠通入主之后,岳陽林紙的生產狀態基本維持了,但企業效益逐年下降,虧損逐年擴大,2013年是因為政府補貼,加上之前發行債務才勉強維持不虧損。”熟悉岳陽林紙的一位管理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財務資料顯示,岳陽林紙2012年債務總計為112億元,2013年三季度末債務總計11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9.2%,2013年三季度末財務費用為3.6億元,是三項費用中額度最高的。
在3月4日的公告中,岳陽林紙再次表示,擬發行6億元短期融資債券,用于償還銀行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被誠通并購之后,企業負擔依舊很重,因此集團要進行一系列改革,精簡部門,壓縮費用。”泰格林紙集團副總經理葉蒙說道。
“沒有科研人員改進工藝設備,研發高附加值產品,不適應市場變化,企業產品一成不變,怎能不虧損,關鍵是要留住人才,不能虧損就說是市場原因。”上述管理層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