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0 01:10:35
走進捷豹路虎中國上海總部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貼滿員工故事和照片的布告墻,這里不僅展示公司成就,還會分享員工們新婚燕爾或是喜得貴子等人生的重要時刻。
這樣的設計讓人對捷豹路虎中國的企業文化印象深刻——在這里銷售業績和增長數據并不是首要目標,這里更注重的是實現公司的成長和員工個人發展之間的平衡。這也正是捷豹路虎在中國整個汽車行業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仍能持續保持活力的要義,捷豹路虎中國總裁高博這樣說。
自2010年開始掌舵捷豹路虎中國,高博將這家公司引入銷售穩健增長的快車道,并著力建設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網絡,忠實客戶群體顯著擴大。去年,公司發展再創新的里程碑——中國于2013年成為捷豹和路虎兩個品牌全球最大的市場,全年在華銷量超過95,200輛,同比增長30%。高博將其歸功于公司始終堅持“客戶至上”的業務理念。
2010年來華之前,高博在英國和拉丁美洲市場工作多年,深諳將商業戰略與本地市場個性化需求結合之道,并且擅長與合作伙伴建立互信關系。掌舵捷豹路虎中國之后,高博對了解中國文化表現出極大的熱忱,并身先士卒、親歷親為地積極探求并維護包括客戶、經銷商伙伴和公司員工等相關利益群體的關注點。
高博表示:“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想法和需求對公司發展助益良多。通過這些深刻的理解,我們及時推出優秀的定制化新車型以滿足市場需求,持續加大對經銷商的支持力度以保障我們的高品質服務,并不懈打造品牌形象以進一步貼近消費者。”
鐫刻著獨樹一幟的低調豪華,捷豹路虎如今已經成為備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汽車品牌。
“客戶至上”的經營哲學
高博是正宗的英式橄欖球愛好者,并曾擔任過橄欖球隊的隊長。他將在運動中表現出的卓越領導力同樣貫徹于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經營哲學與管理過程中。
高博說:“我們的理念就是通過向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捷豹路虎產品體驗,實現客戶滿意度最大化,并且與客戶建立起長期的伙伴關系。維系這樣的關系就像婚姻一樣,需要我們的用心傾聽與呵護。”
為了更好地了解客戶,聽取他們最直接的反饋,并向他們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捷豹路虎發起了客戶交流活動,通過圓桌會議的形式與數十位捷豹路虎車主展開面對面交流。
與此同時,捷豹路虎持續不斷地面向中國市場投放多種定制化車型,除了長軸距版之外,還有借助更小的發動機以及采用輕量化全鋁車身架構實現高燃油經濟性的新車型。捷豹路虎還專門成立專屬服務定制部門(ETO)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個性化選項,讓客戶可以按個人喜好,自定義配置自己的愛車。
“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同樣是我們全球產品研發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國消費者喜歡空間寬敞的汽車,因此我們的長軸距版捷豹XJ在中國市場非常受歡迎,此外,我們的全新一代攬勝長軸距版在去年廣州車展上亮相后也備受關注。”高博表示。
去年公司發布的包括捷豹F-TYPE、全新一代攬勝和全新一代攬勝運動版在內的優秀車型,在中國消費者中間的反響熱烈。高博透露說:“今年我們將繼續向市場投放出色的新產品,包括捷豹F-TYPECoupe和路虎混合動力SUV。我相信它們會在中國消費者中贏得熱烈反響。”
健康的經銷商網絡發展
加強經銷商網絡建設是捷豹路虎公司的另一項重要舉措,此舉除了確保客戶滿意度之外,也是為經銷商的切身利益和業務發展考慮的。
高博認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在相互信任和深入了解本土市場的基礎之上。他十分看重每個客戶、經銷商、業務合作伙伴和員工的意見,因此,在每一家經銷商新店開業典禮上,都可以看到高博的身影。
高博說:“每次參加經銷商開業典禮,與合作伙伴和客戶交談,都可以深刻感受中國汽車市場的活力。”高博看重腳踏實地的感覺,希望親自見證公司業務的發展。
為了保證客戶在購買和使用捷豹路虎汽車時能獲得始終如一的卓越體驗,捷豹路虎定期舉辦針對經銷商員工的各項培訓和技能拓展活動,全面提升經銷商員工業務能力。而捷豹路虎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則保證了公司能快速及時地回應身處各地的客戶反饋。
只有確保公司的網絡發展同步于銷售增長,才能讓客戶獲得最佳的服務。截至2013年12月底,捷豹路虎在國內已擁有242家授權經銷商,其中136家已經投入運營。
“在各級城市逐步滲透和拓展經銷網絡是我們維持業務增長的根基。到2015年,我們在全國各地將擁有250個店面,銷售網絡將覆蓋國內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同時還將涉足四線及五線城市。”高博說。
進一步貼近消費者
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在過去三年里,捷豹路虎還致力于發展其各項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捷豹路虎中國在華建有3個頂級路虎體驗中心和5個零備件配送中心。未來公司計劃在中國建立7家路虎體驗中心,其中位于成都的路虎體驗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中。與此同時,公司位于廣州的培訓學院已經完工,將于今年啟用。不久的將來,公司在成都的區域辦公室也將投入運營。
高博表示:“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通過最佳體驗和前所未有的優良設施服務客戶。”
中國之道詮釋英倫風范
隨著經銷商網絡的拓展,捷豹路虎也加快了在各地開展市場活動的步伐,通過有針對性的市場活動,發掘不同市場的獨特活力。去年這些定制化的市場活動對提升捷豹路虎品牌的客戶體驗來說居功至偉。
2013年,捷豹路虎開足馬力實施捷豹和路虎雙品牌的本土化戰略,借助形態各異的品牌活動形式,用中國之道詮釋了捷豹“ALIVE”以及路虎 “AboveandBeyond”獨具英倫風范的品牌理念。從精英階層到成功人士,捷豹路虎為中國不斷增長的客戶群體帶來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動與服務。
2013年3月,公司在北京啟動“英倫傳奇 捷豹挑戰賽”,張揚捷豹汽車不斷創新而富有魅力的性能表現。中國知名作家兼職業賽車手韓寒參加了此次活動,體驗了捷豹與生俱來的優雅傳承與運動風采。這場為期6個月的活動讓中國27個城市的車迷們一睹捷豹賽車基因的風采。
兩個月后,“傳奇·未來 捷豹文化之旅”在京正式啟動。中國第二位擊劍運動奧運會冠軍仲滿、華誼兄弟傳媒創始人之一王中磊、奧運會游泳金牌獲得者莊詠以及其他眾多名人,與捷豹充滿傳奇色彩的C、D、E、F-TYPE以及2013款捷豹XF和捷豹XJ進行了近距離接觸。
2013年圣誕節前夕,“身心馭享 捷豹挑戰賽”于滬正式啟動,著名賽車手林志穎傾情助陣并帶來了精彩絕倫的漂移特技表演。該活動將在接下來的4到5個月里陸續在全國15個城市展開。
上個月,捷豹還啟動了“捷豹XF|英倫新鋒尚”線上互動活動,在微博、微信等最受歡迎的多元化社交網絡上塑造了捷豹XF充滿活力的英倫標志形象,成功地為捷豹XF打造了品牌標簽,
至于路虎品牌活動的特色,高博認為:“路虎標志性的‘發現無止境’等系列活動,充分彰顯了路虎的品牌精神。”
去年路虎啟動了“發現無止境中國最美前線”的試駕活動,這是一場為期40天的旅程。2013款攬勝極光和神行者2代從風光旖旎的邊疆伊犁出發,經過文化重鎮騰沖,最后抵達時尚前沿上海。
馬年新年到來之際,路虎與EquexChina合作舉辦了上海國際馬文化節,致力于推廣馬術文化。客戶們通過參與活動,共同慶祝中國農歷新年的到來,也借此感受了獨特的馬術體驗。
目前,路虎新一期“發現無止境”試駕活動的后期準備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活動計劃于今年3月~5月份在國內展開。
高博介紹說:“我們今年將繼續開展大量個性化的體驗式市場活動,積極為客戶提供試駕機會。”
尊重員工
捷豹路虎舉辦的各項活動也得到了員工的大力支持,他們以此為榮并積極推廣和參與其中。而員工對公司活動的熱情投入,要歸功于捷豹路虎將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財富,不斷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的企業文化。
作為5個孩子的父親,高博十分熱愛自己的小家,并對捷豹路虎大家庭和每一位成員們也關愛有加。他關注并確保公司為員工提供各類人才培訓項目,如MBA課程、海外工作等多種發展機會,幫助員工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也正是捷豹路虎“完美平衡”的企業文化理念的最佳體現。
致力于可持續發展
放眼未來,高博表示捷豹路虎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秉持 “客戶至上”的企業理念,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他表示:“我的目標是確保通過捷豹路虎和經銷商伙伴的精誠合作,使客戶無論在購車時還是購車后,都能享受捷豹路虎為其提供的最佳服務體驗。”
作為在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備受關注的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合資項目進展順利,工廠預計將于今年完工。合資企業將實現捷豹路虎“為中國市場提供中國制造”的目標,新工廠將成為捷豹路虎在英國本土之外第一家全新的制造工廠。
據高博透露,今年年中,首批量產原型車就會在這家位于常熟的合資工廠亮相。
成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在中國市場屢創佳績的同時,捷豹路虎堅定不移地以負責任的行動積極回饋社會,并在過去一年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承諾。
對此高博表示:“捷豹路虎致力于成為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伙伴,和投身本地社會發展的全球品牌。”
2013年8月,捷豹路虎中國宣布向雅安地震災區捐款400萬人民幣,為希望學校建造一座2200平方米的教學樓,幫助那里的學生恢復正常的校園生活。這筆捐款還將用來為雅安地區的20所小學捐建20個“快樂體育教室”,給6000多名學生帶來正規的體育教育。
高博也針對這一項目做出了鄭重的個人承諾。“英語里有句俗語叫‘行動勝于空談’。希望學校建成之后,我將會去那里親自為學生們教授一堂英文課,屆時大家可以為我做見證。”高博說。
遠大藍圖
高博出生于捷豹路虎總部所在地英格蘭的考文垂,作為這家跨國車企全球最大市場——中國業務的掌門人,他表示:“中國發展飛速,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其他國家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年才能完成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精英階層是捷豹和路虎這兩個英國品牌展翅高飛的原動力,他堅信捷豹路虎在中國擁有光明的未來。高博預計,捷豹路虎2014年將保持15%~20%的增長,相對于中國車市整體10%的增速,這是一個合理的目標。
對于新一年的工作,高博表示:“實現可持續發展仍將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的所有努力都將立足于中國,我希望我能與家人、員工和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經歷這段令人激動的旅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