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1-02 09:36:34
展望2014年,在全社會融資成本很難顯著下行的背景下,資金面偏緊的格局將持續,再加上IPO發行所帶來的天量供應壓力,不排除滬指階段性擊穿1849點中期底的可能。
新三板出現第一只轉板股
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中的重要一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包括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部分。目前,我國的新三板已經建立,但是與場內市場之間的“綠色通道”尚未打通。在2013年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建立轉板機制,或促使2014年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轉板股。
《決定》是證監會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戰略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決定》不僅將新三板的范圍擴容至全國,突破了此前的諸多限制,強化了融資功能,更受關注的是,明確提出建立轉板機制。
按照《決定》的要求,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掛牌公司只要符合《證券法》規定的股票上市條件,在股本總額、股權分散程度、公司規范經營、財務報告真實性等方面達到相應的要求,就可以直接轉板至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即四板市場)上非公開轉讓的公司也可以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份。分析人士認為,《決定》使交易所市場、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和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之間形成上下貫通、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2014年新三板有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板。
目前,已有東土科技、博暉創新、久其軟件等7家原新三板公司登陸創業板或中小板。但這些公司采取的都是先終止掛牌再IPO的方式,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轉板。而《決定》的出臺為直接轉板鋪平了道路,2014年或許將有望真正實現轉板。同時,由于新三板掛牌的行政許可程序相對簡化,借道新三板或將成為許多公司上市的途徑。在披露2013年中報的新三板公司當中,中科軟、合縱科技、原子高科等9家公司已滿足創業板關于盈利能力和規模的要求。
存準率下調100個基點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預計2014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穩健基調下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但考慮到經濟通脹形勢變化以及美聯儲逐步退出量化寬松的影響,調控力度將會適時微調。預計2014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將下調2次左右、每次50個基點;加、降息的概率較小,但存款利率上浮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
首先,2014年,伴隨海外經濟復蘇,我國出口形勢或超預期,加上收入結構改善和基數因素使消費增速有望保持穩步上升,經濟增長至少得到兩駕馬車保障,這給管理層提供了繼續調結構、去產能的條件。同時,2014年物價漲幅總體可控,但受勞動力、服務、租金價格等因素存在上行動力的影響,通脹壓力有增大趨勢。因此,貨幣政策延續中性偏緊仍是大勢所趨。
其次,2013年貨幣債券市場流動性持續趨緊,資金價格、債券收益率持續上漲。由于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加杠桿尚未結束,中短期內資金利率中樞仍有上行壓力,一旦流動性緊張從貨幣債券市場層面傳染到實體經濟層面,社會經濟受損將在所難免。因此,貨幣政策不宜一味趨緊,將會根據資金利率上行程度以及實體經濟所受的沖擊程度適時微調。
第三,隨著美聯儲宣布縮減QE規模,國際資本流動給我國外匯占款帶來的沖擊不得不妨。雖然短期內較高的境內外利差仍有望繼續吸引資金流入,但中長期而言,資金價格高企帶來的實體經濟下行風險,又會導致國際資本重新流出,從而造成我國外匯占款和流動性的大幅波動。
綜合來看,經濟下行風險上升和國際資本流出壓力增大,或從2014年年中開始集中體現。屆時,我國貨幣政策的首選工具仍將是公開市場逆回購以及SLO、SLF等短期限品種,但歷史上央行主要以央票和存準率對沖外匯占款變動,而2014年央票到期量僅1240億元,若出現外匯占款持續下降,則降準仍將是必選工具。參考央行曾于2011年末至2012年上半年三次降準以及當時的流動性和外匯占款環境,預計2014年將降準2次左右,每次50基點,時間可能在下半年。此外,考慮到通脹水平有望保持溫和穩定,且貸款利率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預計2014年升、降息的概率都較小,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有望進一步放大。
美元指數或突破100
因預期未來美國經濟復蘇有望持續,美聯儲在2014年逐步退出QE的可能很大,美元指數在利率回升推動下也將逐步走強,或重返100點之上。
2013年,因美聯儲對是否縮減QE一直猶豫不決,加之美國政府停擺及債務上限輪番沖擊,美元表現起伏不定。但隨著美聯儲縮減QE已擺在臺面之上,經濟復蘇力道將加大,且債務僵局也有緩和跡象,2014年或將成為美元重現雄風的一年。
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措施(QE)被視為壓制美元的一個因素。不過,美聯儲在2013年12月最后一次議息會議上做出了收緊QE的決定,QE收緊之門已經緩緩打開:從2014年1月開始每月MBS購買縮減100億至350億,國債購買規模則維持不變。此次會議上,即將于2014年1月卸任的“QE之父”—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表達了三個暗示未來QE收緊和貨幣政策變化的要點:首先,6.5%的失業率不是加息的門檻,通脹回升至2%或稱為加息的參考;其次,未來幾月可能不削減QE,也不是每次議息會議都會削減QE,每次削減速度大約在100億美元的規模,但特定月份也可能更大,并于2014年全部退出QE;最后,“一些環境下”考慮重新購債。總體預計,2014年前兩季度美聯儲將邊看邊行事,根據QE逐步收緊之后經濟的表現調整QE收緊的步伐,在上半年確認經濟進入正常增長軌道之后,下半年美聯儲將加快收緊的步伐。
另據路透社近期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聯儲將會在2014年3月份開始縮減購債規模,而美國經濟發展速度將在2014年加速。受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不管是從就業數據還是從消費者支出、房屋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正在向一個可持續的強勁增長靠攏。而與美聯儲將削減刺激措施相比,其他主要央行,如歐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和英國央行(BOE)等都將繼續加大馬力“印鈔”,以進一步提振經濟,這也對美元構成利好。
不少國際機構預計,因全球各主要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分化,日本央行、澳洲聯儲(RBA)和歐洲央行均可能在2014年推行進一步的寬松政策。而歐央行因擔憂通縮風險,沒有太大的政策空間,最終可能再次比照其他央行采取行動。其中瑞士信貸預計澳元和日元將在2014年大幅貶值,而歐元可能也將回撤,美元上漲動能進一步增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