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新聞

每經網首頁 > 圖片新聞 > 正文

2013有一批“金融大鱷”叫中國大媽【組圖】

新華網 2014-01-01 10:15:13

//newpaper.dahe.cn/hnsb/html/2013-12/31/content_1010352.htm?div=0

“錢荒”,央媽“斷奶”的無奈

  

“錢荒”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2013,這一年很長,銀行很忙。

“中國大媽”也很忙,忙著在網上購買理財產品余額寶;銀行鬧“錢荒”時,“中國大媽”搶著往銀行存錢,因為銀行大堂經理說存滿X萬元以上送食用油送電飯鍋,利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

余額寶來了

10月份存款少8000億

這個世界上本沒有余額寶,是馬云創造了它。

它是支付寶和貨幣基金的結合,堪稱完美。沒有門檻,直觀可見的收益、可隨時提現或者消費的功能,給“屌絲”們帶來了一種“前爽未有”的理財快感。

當然,有沒有快感,不能憑幻想。余額寶所帶來的快感,建立在遠高于同期銀行儲蓄利率,甚至大多數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的基礎之上。

立志于“屌絲”精神、物質的雙豐收,余額寶不得不火。

作為一款互聯網金融產品,它天生有種摧枯拉朽的特質。銀行不管大小,對于這個明著搶錢的“四不像”,都表示相當難受。坊間傳言,11月末,余額寶規模達到1800億元。而央行的數據顯示,10月份老百姓的銀行存款減少了8000多個億。

銀行怎么辦?調整唄。T+0的貨幣基金產品被紛紛、陸續推出。

你馬云不就是在互聯網上賣金融產品嗎?作為業界大佬的百度和騰訊,顯然也是不甘寂寞的角色,二者迅即拍馬殺來——余額寶推出僅僅兩個月,騰訊聯手華夏基金推出活期通,隨后,百度百發8%的預期收益率,一時間也賺足了眼球。

 

銀行也會沒錢?

“錢荒”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年中一次,年末一次,較之往年,顯得特別多。而每一次,劇情都以“央媽”的無奈“放水”而終結——真真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銀行們都總結出經驗來了。

“錢荒”是啥?通俗的解釋就是,銀行借不到錢了。

6月20日,上海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飆升578個基點,達到“空前”的13.44%。同時,隔夜回購最高成交利率高達30%,相當于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5倍。

貨幣的相對不足,使得個別銀行甚至被曝瀕臨違約。這一切,“央媽”看在眼里,無動于衷,甚至兩度發行20億央票,表明“斷奶”決心。

當然,“央媽”有理由:激活存量貨幣,擠出金融泡沫。但當媽的還是狠不下心來,最終“手軟”,連續5周凈投放資金3510億元,“錢荒”漸散。

教訓尚未走遠,12月23日,上海銀行間7天、14天拆借利率連升4天后,創“六廿慘案”以來最高。但與年中那次“錢荒”不同,此次瘋漲的是7天、14天利率。

有意思的是,此次“央媽”多少顯得有些“性急”。短期利率連漲僅僅兩天,“央媽”就通過微博喊話馳援,表示已動用SLO調節市場流動性。

 

“金改”,銀行很“蛋疼”

銀行業一直是一個禁區,擋著民營資本的進入。這一次,“籬笆”被砍短,作為一直以來的“矮子”,民營資本有條件跨入禁區。

顯然,民營資本進入后,存款和貸款不再只是從五大行以及十幾家股份制銀行間收入和放出。僧多粥少的局面,或將在未來某個時間成為現實。

業界表示,銀行業的放開,是為了利率的市場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利率市場化”的決定,無疑給早已習慣了坐收利差的銀行當頭一棒。“傻子也能當銀行行長”“躺著賺錢”這些調調,也注定行將作古。

其實,早在2004年,央行放開存款利率的下限管理;放開除城鄉信用社以外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允許貸款利率下浮至基準利率的0.9倍。

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兩次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其浮動區間,貸款利率下浮區間先后擴大到基準利率的0.8倍和0.7倍。

而從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表示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

大事記

利率市場化時間表

1996年6月1日,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1999年10月,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實現市場化。

1998年,貼現利率和轉貼現利率在一定前提下由商業銀行自定。

2004年10月,貸款上浮取消封頂,允許銀行的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下不設底。

2012年6月,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

2012年7月,人民銀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

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表示,要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河南商報)

責編 劉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