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1-01 10:15:13
//newpaper.dahe.cn/hnsb/html/2013-12/31/content_1010352.htm?div=0
中國大媽現象背負幾多無奈
“中國大媽”受傷的背后,是國內投資環境的殘缺
一則“中國居民平均儲蓄率超50%全球最高”的消息挑動人們神經。“中國大媽”抱怨:“這些積蓄存銀行還跑不贏CPI!”
比特幣被央行“預警”、互聯金融佼佼者“余額寶”面臨成長的尷尬……“中國大媽”更猶豫:“在高回報和高風險之間,究竟如何選擇?”
在“我方唱罷你登場”的理財“戰場”上,“中國大媽”糾結之余不禁質疑:“難道老百姓天生就是高風險偏好的投機者?”
黃金漲跌別總拿“中國大媽”說事
其實,把黃金價格的漲跌,歸咎于中國大媽資金的強弱,那實在是高估了中國大媽們的能力,也掩蓋了導致國際黃金市場價格漲跌的真正的力量。
黃金作為第一個世界貨幣,雖然近40年來退出了普通的國際支付領域,但是仍然作為國際上的財富儲備手段,并且在關鍵時機充當支付手段,因此,黃金的價格與國際經濟和金融的聯系非常密切,服從國際經濟和金融的基本面的制約。
不管是誰,從現在開始炒作黃金,其失敗是必然的。因為黃金市場的抄底時機遠沒有到來。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1/01/c_125937752.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