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WTO多哈回合談判12年終見收獲 我國年出口額有望增2800億美元

2013-12-11 01:27:48

為期5天的世界貿易組織第九次部長級會議(MC9)上,久拖不決的多哈回合談判,在延期的12月7日最后一刻,出人意外地達成了早期收獲。這些收獲被稱為“巴厘島一攬子協議”。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為期5天的世界貿易組織第九次部長級會議(MC9)上,久拖不決的多哈回合談判,在延期的12月7日最后一刻,出人意外地達成了早期收獲。這些收獲被稱為“巴厘島一攬子協議”。

12月10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MC9延期的最后一天,中國扮演了促談、促和與促成的角色。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終于在艱難中朝前邁出了一步。

姚堅說,達成的早期協議包括貿易便利化、部分農業議題和發展議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后續將落實相關措施,包括農產品關稅配額、農產品出口競爭政策、加大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合作等。

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專家表示,多哈回合早期收獲協議如果能夠實施,獎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那么發展中國家年出口有望增長14%、發達國家年出口增長10%。于中國而言,出口額每年將有望增加2800億美元。

多哈回合談判歷時12年/

12月3日,MC9在印尼巴厘島召開。參與此次會議談判的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司長柴小林稱,經過5天5夜的談判,巴厘島會議還延期一天,終于達成了多哈回合早期收獲,包括貿易便利化等10個文件。這些文件也被稱為“巴厘島一攬子協議”。

共有140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參加了這次談判。“巴厘島一攬子協議”,很多成員已等待了12年。

2001年11月,世貿組織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了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在那次會議上,啟動了新一輪國際貿易談判,也即 “多哈回合”。此輪談判的主要目標是促進世貿組織成員削減貿易壁壘、創建更公平的貿易環境,促進全球經濟貿易發展。

“多哈回合提出關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關注最不發達國家。因為這個原因,多哈回合還被賦予了發展議程談判,期望最終達成的結果能使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融入全球經濟貿易體制中。”柴小林介紹道。

多哈回合是世貿組織自1995年成立以來,影響最廣泛、議題最多、成員參與最多的一場談判。也正是因為參與者多、訴求多、利益格局復雜,柴小林說,多哈回合談判從啟動到現在12年,屢遭挫敗,談判過程一波三折。“特別是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使得各國更關注自己的貿易政策,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抬頭。成員們在多哈回合的眾多議題上,很難達成共識。談判一直都沒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面對久拖不決的多哈回合,世貿組織成員決定推動和選擇一些技術性比較成熟、涉及政治敏感度較低的一些議題來談判。選擇出來后,先行達成協定,這就是“早期收獲”。

各成員的商討決定,將貿易便利化、農業談判中的糧食安全、農產品關稅配額管理、農產品出口競爭等問題以及關注最不發達國家等議題打包,作為多哈回合的早期收獲議題來進行談判。

柴小林稱,就這些早期收獲的談判,也已經有兩年。所以巴厘島上的MC9被寄予厚望,希望能突破談判僵局,達成早期收獲。

她回憶道,5天5夜的談判中消息滿天飛,一會兒說“很快就達成了”,一會兒又變卦,說“談判要失敗”。

因為挫敗太多,各成員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直到最后一刻,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宣布達成早期收獲協議時,柴小林還在懷疑“下一刻會不會再出什么意外”。

實現多邊貿易談判零突破/

巴厘島的意外收獲,使得世貿組織自1995年成立以來實現了多邊貿易談判“零”的突破。

“‘巴厘島一攬子協議’是世貿組織首次達成的全球性協議,把世界重新拉回世貿組織的軌道上來。”柴小林說。

受制于多邊貿易體制,多哈回合談判一直受阻,世貿組織成員寄望于區域貿易安排和自貿區談判,業界稱多邊貿易體制有被區域貿易協定取代的危險。

“巴厘島一攬子協議”的達成使得這個擔心成為多余,它為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增長帶來了一線生機。

“‘巴厘島一攬子協議’的實施,將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OECD大致就‘巴厘島一攬子協議’涉及的內容做了測算,如果早期收獲得到實施,將為世界貿易帶來近1萬億美元的增長。”柴小林說。

現在,全球貿易額為18萬億美元。對于各成員來說,早期協議的實施能夠帶來2100萬個就業崗位。

“特別是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實施,可以為發展中國家出口帶來每年14%的增長,對發達國家帶來每年10%左右的出口增長。”柴小林說。

就中國而言,僅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實施就可以減少13.2%的貿易成本。“按照出口額計算,中國每年將增長2800億美元。”柴小林說,這是達成“巴厘島一攬子協議”給中國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世界經濟形勢研究員姜躍春表示,多哈會談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全球貿易自由化。

他表示,大家的貿易達到一種完全自由化,然后形成一個協議性質的東西,并沒有比如區域那種框架,就是達成一種貿易自由化的協議,比如關稅設定為零,或者說,達到一個大家能接受的低水準。

此次巴厘島會議成果是對多哈回合談判“早期收獲”的鎖定,因此又被稱為“小多哈”。巴厘島會議成果為最終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奠定基礎,但多哈回合談判畢竟還沒有結束。姜躍春認為,要實現最后的目標還很遙遠。

他說,“現在所有國家都把精力放在區域合作,其他多邊框架的談判上。這個也僅僅是能使談判進行下去而已,但是真正能夠達成多哈回合最初的那種實現真正的各國間貿易自由化,距離還很遠。”

中國一直以來支持多哈回合多邊談判,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為促進與非洲等地的貿易往來,對許多不發達國家都已分別實施關稅優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周洲發自北京 為期5天的世界貿易組織第九次部長級會議(MC9)上,久拖不決的多哈回合談判,在延期的12月7日最后一刻,出人意外地達成了早期收獲。這些收獲被稱為“巴厘島一攬子協議”。 12月10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MC9延期的最后一天,中國扮演了促談、促和與促成的角色。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終于在艱難中朝前邁出了一步。 姚堅說,達成的早期協議包括貿易便利化、部分農業議題和發展議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后續將落實相關措施,包括農產品關稅配額、農產品出口競爭政策、加大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合作等。 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專家表示,多哈回合早期收獲協議如果能夠實施,獎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那么發展中國家年出口有望增長14%、發達國家年出口增長10%。于中國而言,出口額每年將有望增加2800億美元。 多哈回合談判歷時12年/ 12月3日,MC9在印尼巴厘島召開。參與此次會議談判的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司長柴小林稱,經過5天5夜的談判,巴厘島會議還延期一天,終于達成了多哈回合早期收獲,包括貿易便利化等10個文件。這些文件也被稱為“巴厘島一攬子協議”。 共有140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參加了這次談判。“巴厘島一攬子協議”,很多成員已等待了12年。 2001年11月,世貿組織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了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在那次會議上,啟動了新一輪國際貿易談判,也即“多哈回合”。此輪談判的主要目標是促進世貿組織成員削減貿易壁壘、創建更公平的貿易環境,促進全球經濟貿易發展。 “多哈回合提出關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關注最不發達國家。因為這個原因,多哈回合還被賦予了發展議程談判,期望最終達成的結果能使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融入全球經濟貿易體制中。”柴小林介紹道。 多哈回合是世貿組織自1995年成立以來,影響最廣泛、議題最多、成員參與最多的一場談判。也正是因為參與者多、訴求多、利益格局復雜,柴小林說,多哈回合談判從啟動到現在12年,屢遭挫敗,談判過程一波三折。“特別是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使得各國更關注自己的貿易政策,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抬頭。成員們在多哈回合的眾多議題上,很難達成共識。談判一直都沒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面對久拖不決的多哈回合,世貿組織成員決定推動和選擇一些技術性比較成熟、涉及政治敏感度較低的一些議題來談判。選擇出來后,先行達成協定,這就是“早期收獲”。 各成員的商討決定,將貿易便利化、農業談判中的糧食安全、農產品關稅配額管理、農產品出口競爭等問題以及關注最不發達國家等議題打包,作為多哈回合的早期收獲議題來進行談判。 柴小林稱,就這些早期收獲的談判,也已經有兩年。所以巴厘島上的MC9被寄予厚望,希望能突破談判僵局,達成早期收獲。 她回憶道,5天5夜的談判中消息滿天飛,一會兒說“很快就達成了”,一會兒又變卦,說“談判要失敗”。 因為挫敗太多,各成員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直到最后一刻,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宣布達成早期收獲協議時,柴小林還在懷疑“下一刻會不會再出什么意外”。 實現多邊貿易談判零突破/ 巴厘島的意外收獲,使得世貿組織自1995年成立以來實現了多邊貿易談判“零”的突破。 “‘巴厘島一攬子協議’是世貿組織首次達成的全球性協議,把世界重新拉回世貿組織的軌道上來。”柴小林說。 受制于多邊貿易體制,多哈回合談判一直受阻,世貿組織成員寄望于區域貿易安排和自貿區談判,業界稱多邊貿易體制有被區域貿易協定取代的危險。 “巴厘島一攬子協議”的達成使得這個擔心成為多余,它為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增長帶來了一線生機。 “‘巴厘島一攬子協議’的實施,將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OECD大致就‘巴厘島一攬子協議’涉及的內容做了測算,如果早期收獲得到實施,將為世界貿易帶來近1萬億美元的增長。”柴小林說。 現在,全球貿易額為18萬億美元。對于各成員來說,早期協議的實施能夠帶來2100萬個就業崗位。 “特別是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實施,可以為發展中國家出口帶來每年14%的增長,對發達國家帶來每年10%左右的出口增長。”柴小林說。 就中國而言,僅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實施就可以減少13.2%的貿易成本。“按照出口額計算,中國每年將增長2800億美元。”柴小林說,這是達成“巴厘島一攬子協議”給中國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世界經濟形勢研究員姜躍春表示,多哈會談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全球貿易自由化。 他表示,大家的貿易達到一種完全自由化,然后形成一個協議性質的東西,并沒有比如區域那種框架,就是達成一種貿易自由化的協議,比如關稅設定為零,或者說,達到一個大家能接受的低水準。 此次巴厘島會議成果是對多哈回合談判“早期收獲”的鎖定,因此又被稱為“小多哈”。巴厘島會議成果為最終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奠定基礎,但多哈回合談判畢竟還沒有結束。姜躍春認為,要實現最后的目標還很遙遠。 他說,“現在所有國家都把精力放在區域合作,其他多邊框架的談判上。這個也僅僅是能使談判進行下去而已,但是真正能夠達成多哈回合最初的那種實現真正的各國間貿易自由化,距離還很遠。” 中國一直以來支持多哈回合多邊談判,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為促進與非洲等地的貿易往來,對許多不發達國家都已分別實施關稅優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