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3 01:03: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映泉
每經記者 李映泉
萬安科技(002590,前收盤價11.93元)今日披露了一份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計劃通過定增募集資金4.36億元加碼汽車零部件相關項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在2011年IPO時披露的四項與主營相關的募投項目全部“難產”,上市后公司業績也出現大幅變臉。在此背景下,公司此次定增會否達到預期的效益,還要打一個問號。
公告顯示,萬安科技計劃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發行4200萬股,發行價格不低于10.35元/股。募集資金4.36億元,將分別向“年產30萬套乘用車底盤模塊化項目”和“年產3萬噸汽車精密鑄件項目”投入2.5億元和1.7億元。
萬安科技預計,乘用車底盤模塊化項目在達產后,將每年新增銷售收入4億元、凈利潤5781萬元;汽車精密鑄件項目達產后將新增年收入2.02億元、凈利潤3756萬元。需要注意的是,公司2012年全年的凈利潤也僅僅只有1181萬元,倘若上述項目如約達效,或將實現業績的暴增。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萬安科技在2011年IPO時,曾向投資者承諾投資包括 “年產200萬只氣制動系統部件技改項目”在內的四個募投項目,投資總金額為4.02億元。公司同時預計上述四項募投項目在達產后將產生總計8996萬元的凈利潤。
然而,就在2012年9月,預期利潤最高的 “年產200萬只氣制動系統部件技改項目”被萬安科技以可能造成產能過剩為由終止。今年5月,公司又將其他三項募投項目的達產日期延長1年至2014年7月。這表明,上市之初投資者所期待的多項募投項目全部“難產”。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萬安科技IPO的募投項目,還是公司此次定增投資的項目,都與公司主營的汽車零部件有關。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公司在現有的IPO募投項目還沒能給投資者一個圓滿交代的情況下,又匆匆圈錢上馬新的項目,不免會讓投資者項目的前景產生疑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