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九州通“辦醫夢”遇挫 合資醫院面臨股權轉讓

2013-11-12 01:14:46

每經記者 趙笛 發自武漢

民資投資醫院熱潮第二波,藥企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近期,苗藥之地貴州僅有的三家醫藥上市公司——益佰制藥、貴州百靈、信邦制藥均有投資醫院的舉動。醫藥流通龍頭九州通為了提高利潤率,投資開辦民營醫院卻因股東分歧,功虧一簣。

不可忽視的是,藥企投資醫院的浪潮中,也暗藏風險。在政策鼓勵下,藥企投資醫院似乎前景不錯,但藥企在收購醫院之后,不得不面對更為棘手的問題——如何管理醫院。

本期組稿將解讀幾家投資醫院的上市公司在管理醫院方面的樣本。投資者或可從先行者三精制藥的落寞、雙鷺藥業投資醫院賣藥的套路、誠志股份在微利中的堅持、金陵藥業得益于政府扶持獲得成功等先例,窺探本輪投資潮中上市公司的“錢”途幾何。

“我們就是醫藥行業的搬運工,利潤很低。”每每參加九州通(600998,SH)的股東大會,公司高管往往會有這樣“心酸”的闡述。作為全行業第三、民營第一的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2012年的收入高達295億元,但凈利潤僅4.13億元,主營毛利率不到6%,凈利潤率只有1.4%,“搬運工說”再貼切不過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為了擺脫低利潤的困局,九州通積極打通產業鏈高端,啟動了大醫院戰略。與多家大型醫院合作的同時,公司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的北京協和醫藥科技開發總公司等合作方合資設立民營醫院,但這家原本計劃于今年6月開業的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如今卻面臨對外轉讓。

作為醫藥流通龍頭企業,九州通投資醫院有著先天的優勢,但“醫院夢”暫時破碎,背后又有怎樣的原因呢?

提高盈利 向高利潤端擴張

2010年11月2日,九州通登陸滬市。作為行業內第三(僅次于國藥和上藥)、民營第一的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獲得市場的認可,順利募資約19億元。不過,九州通的股價卻一路走低,從上市首日的最高價19.78元跌至8.36元,一年時間跌逾50%。

對于九州通股價下跌,有市場觀點認為,公司過低的毛利率和凈利潤率不應該享受更高的估值。2010年,九州通主營毛利率為5.95%,凈利潤率只有1.7%,提高盈利能力是九州通面臨的首要任務。

2010年上市以來,憑借超募資金和A股融資平臺,九州通一直在尋求向醫藥產業鏈高利潤端擴張。在向上游拓展方面,九州通接連收購了中藥飲片公司,與吉林通化的藥企進行合作,并在蘄春等地投資種植中藥材;在向中下游拓展方面,九州通與華北制藥(600812,SH)合作,代理美國知名日用品牌切遲-杜威,在亳州建立物流園,并與京東、天貓合作建立電商平臺。

不過,上述這些拓展最多也就是公司醫藥流通主業的輔助,占主營收入96%的醫藥批發及相關業務真正的突破口在大醫院。

根據九州通招股說明書闡述,我國現有醫藥商業流通企業的行業經營模式分為兩種。一是“九州通模式”,即醫藥商業流通企業以下游批發商、藥店、民營醫院、診所等市場化客戶為主要銷售對象,提供藥品銷售及配送服務。其特點是毛利率較低、費用較少、庫存周轉速度較快和賬期較短。

二是面向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為主的經營模式,醫藥商業流通企業直接向二級以上較大的醫療機構提供藥品銷售及配送服務。其特點是毛利率較高、同時費用較大、賬期較長和應收賬款額較高。目前,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醫藥商業流通企業以及一些專門經營醫療機構臨床藥品的醫藥商業流通企業主要以這種模式開展業務。這也是為何上海醫藥(601607,SH)的凈利潤率能夠達到3%的原因。因此,加強與醫院合作成了九州通提高利潤率的唯一路徑。

立足醫藥終端 合資辦醫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九州通拓展大醫院的過程中,公司實際上作了很多嘗試。

九州通2011年年報披露了公司在二級及以上醫院業務拓展的情況。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銷售額達到13.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42%;報告期末,二級及以上醫院客戶數達1740家。

2013年4月,九州通發布公告稱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簽訂科研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軍地區域協同醫療平臺藥品器材互聯網配送服務系統”。

不過,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九州通開辦醫院。2011年年報中,九州通披露已與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的北京協和醫藥科技開發總公司等合作方合資成立了北京中民健醫院管理公司 (以下簡稱中民健醫院管理公司),注冊資本2564.1萬元,公司持股51%。中民健醫院管理公司擬在北京東城區籌建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性質為營利性醫療機構,該項目已租賃3萬多平方米的建筑設施,正在籌建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成立宣告九州通挺進民營醫院。

對于投資醫院,九州通董事長劉寶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并不掩飾對高利潤的追求,“無論是國內外財團還是A股上市公司,沒有不看好‘養老+醫療’這個健康產業的。”劉寶林表示,目前公立醫院因為體制問題存在成本高、就醫難、藥物濫用等問題,弊端已經很明顯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民營資本投資醫院具有前所未有的機會,而作為醫藥流通企業,公司無論怎么擴張發展,立足點都必須是醫藥終端。目前,醫藥銷量的85%在醫院,零售藥房只占15%的份額,而醫院的就醫群體對價格敏感度不高,利潤明顯高一些。

劉寶林認為,無論是于公——解決老百姓看病難,還是于私——企業追求更高的利潤,九州通都有必要投資醫院。

民營醫院發展有待政策落實

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協和醫院的牌子,這讓九州通投資民營醫院的格調比一般醫藥企業要高得多。

2012年4月23日,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發布了批準設置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公示。據媒體報道,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有望在2013年6月開業。然而6月已過,九州通投資的這家醫院并沒有開業的消息。更奇怪的是,公司在2012年年報和2013年中報中,也沒有了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介紹。

“我們正考慮把股權轉讓出去。”面對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遲遲沒有動靜的疑問,劉寶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為何要轉讓這家醫院,劉寶林表示,主要是股東方面對醫院定位、管理存在分歧。

九州通董秘林欣揚表示,除了股東分歧以外,醫院投資金額從2億元增加到4億元,短期難見效益,九州通在醫院管理方面的經驗缺乏也是主要原因。

而這一情況跟九州通與京東的“分手”很相似。今年7月27日,九州通公告與京東“和平分手”,京東將“京東好藥師”49%的股權轉讓給九州通的全資子公司北京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有分析人士認為,九州通與京東“分手”的主要原因就是“誰說了算的問題”。當然,正如九州通與京東分開后可以找天貓合作一樣,轉讓北京恒和中西醫結合醫院不會是九州通投資設立醫院的終結。

“我們有初步的計劃。”劉寶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方案沒有成熟,還在討論中,但大框架是圍繞醫療+養老綜合體做文章。值得注意的是,劉寶林認為民營資本投資醫院的機遇已經來臨,但對于民營資本投資建醫院所面臨的困難,劉寶林也有著深刻的感悟。

“還是政策的問題。”劉寶林表示,在他看來,民營醫院的發展面臨三方面問題。

首先是政策能否落實到位。劉寶林表示,雖然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大力支持民營醫院,但政策最終能否落實到位值得關注,在當前的格局下,醫療行政部門擔心民營醫院搶占了公立醫院的市場。

其次是一些行政審批制度制約著民營醫院的發展。劉寶林舉例指出,醫療行政部門說開醫院要合理布局,要適宜規模,比如想辦三甲醫院說不行,只能辦二甲的;想買國外的高級醫療設備也說不行要審批,這怎么能夠調動民資辦醫院的積極性呢?

最后是新醫改的導向問題。劉寶林表示,如果新的醫改不貼近市場化,就很難有民營資本的參與,也就不能夠沖擊現有的公立醫院的暴利格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