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經網 2013-11-04 09:48:58
對(dui)于這一數據,環保部環境(jing)與經濟政(zheng)策(ce)研究中(zhong)心(xin)環境(jing)戰(zhan)略室主任俞海告訴《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zhe),中(zhong)國現在的(de)(de)發展模式帶來的(de)(de)環境(jing)污(wu)染,確實是非常(chang)嚴重的(de)(de)。環境(jing)污(wu)染損(sun)失占(zhan)GDP的(de)(de)比例,表(biao)明了經濟轉型和環保的(de)(de)重要性。
每經(jing)記(ji)者 李彪 發自北京
用經濟的方(fang)式(shi)量化環境污染損失,一直在環保界(jie)的努(nu)力和爭議(yi)中發(fa)展。
11月1日,中(zhong)國環(huan)(huan)境(jing)規劃院副(fu)院長兼總工王金南在就“中(zhong)國改革(ge)開放30年(nian)與環(huan)(huan)境(jing)保護”發表的演講中(zhong)指出,中(zhong)國的環(huan)(huan)境(jing)污染問題依然十分嚴峻,由此導(dao)致的環(huan)(huan)境(jing)污染損失占GDP的比例(li)高達2.6%-3%。
對于這一數據,環(huan)保部環(huan)境(jing)與經濟(ji)政策(ce)研(yan)究中(zhong)心環(huan)境(jing)戰略室主任(ren)俞海告訴《每日(ri)經濟(ji)新聞》記者,中(zhong)國現(xian)在的(de)發展模(mo)式帶來的(de)環(huan)境(jing)污(wu)染,確實是非常嚴重的(de)。環(huan)境(jing)污(wu)染損(sun)失占GDP的(de)比例(li),表明了經濟(ji)轉(zhuan)型(xing)和環(huan)保的(de)重要(yao)性。
環境污染損失占GDP達3%
王金南指出,中國(guo)過去經濟的(de)高(gao)速(su)增(zeng)長在很(hen)大程度是(shi)依(yi)賴(lai)于廉價的(de)資(zi)源(包括水(shui)、能源、土地(di)等(deng))來支撐(cheng)的(de),到了今天,我國(guo)的(de)資(zi)源約束(shu)日(ri)益趨(qu)緊,高(gao)消耗式增(zeng)長難以為繼。此外,中國(guo)的(de)環境污(wu)(wu)染問題依(yi)然十(shi)分嚴峻,由此導致的(de)環境污(wu)(wu)染損失占GDP的(de)比例高(gao)達(da)2.6%-3%。
據了解,業(ye)(ye)界普遍認為(wei),我國每年造(zao)成的環境污(wu)染損(sun)失(shi)一(yi)(yi)般包(bao)括兩類:一(yi)(yi)類是(shi)財產性(xing)損(sun)失(shi),如企業(ye)(ye)的污(wu)水處理成本、農漁業(ye)(ye)的收成損(sun)失(shi),包(bao)括部(bu)分(fen)生態損(sun)失(shi)。另一(yi)(yi)類是(shi)健康損(sun)失(shi)。
2012年(nian)3月,原國(guo)家(jia)環保總局(ju)副局(ju)長(chang)王玉慶曾公開(kai)表(biao)示,上(shang)個(ge)世(shi)(shi)紀(ji)八九十年(nian)代,世(shi)(shi)界銀行(xing)、原國(guo)家(jia)環保總局(ju)以(yi)及一些科研單位曾經分(fen)別做過研究。“環境損(sun)失(shi)(財產性損(sun)失(shi)和健康損(sun)失(shi))占中(zhong)國(guo)G D P的(de)比重(zhong)少則為3%至(zhi)4%,多則達(da)到11%左右。這兩年(nian)沒進行(xing)過相(xiang)關研究,但我估計(ji),環境損(sun)失(shi)占中(zhong)國(guo)G D P的(de)比重(zhong)可(ke)能達(da)到5%至(zhi)6%。”
對比近年來的(de)相(xiang)關數據不難發現,2.6%-3%的(de)比重并(bing)不算高,環境(jing)(jing)損失占GDP的(de)比重似乎(hu)是(shi)(shi)在(zai)縮(suo)小。對此(ci),俞海認為,計算環境(jing)(jing)損失有一套方(fang)法(fa)和一定的(de)測算范圍,但是(shi)(shi),其方(fang)法(fa)本身有爭論,得出來的(de)結果也有爭議。
一(yi)(yi)位不愿署(shu)名的(de)環境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cai)訪(fang)時稱,這個測算的(de)誤差可(ke)(ke)能比較大,目前還沒(mei)有(you)一(yi)(yi)個規范的(de)統計方法,不同年代的(de)計算結果沒(mei)有(you)可(ke)(ke)比性。
然而,單(dan)純(chun)從近(jin)年來(lai)環(huan)境(jing)污染(ran)發展趨勢(shi)來(lai)看(kan),多年從事環(huan)境(jing)公益訴訟的(de)北京市中(zhong)咨律師(shi)事務所(suo)律師(shi)夏軍在回答《每(mei)日經濟新(xin)聞》記者(zhe)提問(wen)時稱,近(jin)年來(lai),我國環(huan)境(jing)污染(ran)問(wen)題并沒有(you)得到緩解,環(huan)境(jing)的(de)大致趨勢(shi)是(shi)穩中(zhong)有(you)降,總體還是(shi)在惡化(hua)。
2018年鋼鐵、水泥行業將達頂峰點
造成環境(jing)污(wu)染形勢(shi)嚴峻(jun),污(wu)染治理難(nan)度較大的原(yuan)因較多(duo),包(bao)括政(zheng)策(ce)、資(zi)金、技術等(deng)眾(zhong)多(duo)方面,但是,環保和資(zi)源的消(xiao)耗也存在(zai)(zai)一定的內在(zai)(zai)聯系。
全國工商(shang)(shang)聯環境商(shang)(shang)會秘書長駱建華(hua)在接受《每日(ri)經濟新(xin)聞》記者采訪時說(shuo):“如果資源消耗峰值(zhi)點來臨,將為環境保護拐點的出現創造有力(li)的條件,一些發(fa)達國家也具有這樣的發(fa)展規律。”
據駱建華(hua)介紹,從其他國(guo)家經驗來看,在資源消耗達到高峰期時,污染(ran)是(shi)最嚴重的(de),治理(li)難度(du)也(ye)很大,一旦出現(xian)消耗拐點以后,污染(ran)治理(li)的(de)難度(du)會逐漸變小,60年(nian)代末70年(nian)代初的(de)日本(ben)就是(shi)這樣。
那么,中國(guo)的(de)(de)資源(yuan)消耗合適能夠達到峰值呢?中國(guo)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li)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毅在論壇上對(dui)“生態文明的(de)(de)理(li)解及其頂(ding)(ding)層(ceng)設計”中指(zhi)出(chu),未來10~20年,中國(guo)大部分資源(yuan)消耗將達到頂(ding)(ding)峰,如何在快速轉型時期做出(chu)正確的(de)(de)判(pan)斷,對(dui)政府和(he)學界(jie)都(dou)是非(fei)常大的(de)(de)挑戰。
隨著我國城(cheng)鎮化(hua)、工業化(hua)的快(kuai)速(su)推進,實際上,在2020年(nian)左右,我們(men)很(hen)多(duo)資源的消耗就(jiu)將達(da)到峰值點,一位知情人士告訴(su)《每(mei)日經濟(ji)新聞》記者。
以(yi)社會廣(guang)泛關注的大氣污染為例,鋼鐵(tie)、水泥(ni)等(deng)行業就是我國(guo)一些主要城市和地區(qu)的重(zhong)要大氣污染源之一,而對(dui)于鋼鐵(tie)、水泥(ni)等(deng)行業產量峰(feng)值問(wen)題(ti),國(guo)家相關部門(men)已(yi)有研究。
該知情人士(shi)介紹,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形(xing)成有(you)報告,我國鋼(gang)鐵(tie)、水泥行(xing)業的產量(liang)峰(feng)值點大概是在2018年左右(you)出現。
“國際(ji)上不(bu)僅關心中(zhong)國何時達到(dao)資源消耗和(he)污染物排放的(de)峰(feng)值點,一(yi)(yi)旦(dan)到(dao)了峰(feng)值點,對環保事業的(de)發展將是一(yi)(yi)個利好消息。”上述(shu)知情(qing)人士稱。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zuo)(zuo)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xia)您的作(zuo)(zuo)品。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ji)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