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0-31 09:09:32
頭頂第一家上市券商光環的宏源證券,在總經理、副總經理雙雙遭遇公安調查的多事之秋,卻收獲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禮”。
新一輪行業整合的標桿
細數證券行業20年的發展歷程,期間經歷了數次大的行業整合浪潮,而每一次都不乏標桿性事件。
上世紀90年代末,“3·27”國債事件引發了第一次證券行業兼并潮,以當時的行業巨頭申銀證券和萬國證券合并、國泰證券和君安證券合并為標志。
2004年,在行業因多年熊市陷入風險集中爆發階段之時,證監會及時啟動了券商綜合治理工作,以此為標志開啟了第二輪行業并購大潮,三年間共處置了30多家高風險券商,指導重組了近20家風險券商。
如果說前兩輪并購潮還主要集中于行業內部的橫向整合,那么2006年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則標志著券商拉開縱向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大的序幕。在此期間,海通、太平洋、國海等一批券商率先完成了登陸資本市場的目標。
此后的2009年下半年,IPO的重新開閘為券商首發上市打開了大門,從光大證券開始到西部證券結束,行業迎來了最為集中的一波上市潮。
但2012年5月后,IPO大門再度關閉,券商寄望倚靠資本市場實現快速發展之路再遇坎坷。與此同時,傳統業務受市場低迷影響持續萎縮,不少券商再度面臨生存性困境。
在此背景下,券業內部的并購沖動在不斷發酵。今年8月27日,方正證券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擬并購民族證券;10月14日,安信證券大股東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所持有的83.14%全部股權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
“此次申萬與宏源的"聯姻"可以說是掀起了券業并購的一個新高潮。以申銀萬國在業內的品牌和影響力,如果合并最終成功實施,那么這一事件對于開啟新一輪的券業整合潮,將具有標桿式的意義。”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東方證券證券行業分析師王鳴飛也認為,隨著監管壟斷被打破,我國證券業可能面臨與美國當年類似的并購浪潮。
借殼夢斷曲線上市
盡管雙方聯姻的具體方案還未揭曉,但最有可能的是宏源證券定增收購申銀萬國,其次是換股吸收合并。
“自從2011年8月證監會下發《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與配套融資相關規定的決定》,將金融、創業投資等特定行業排除在借殼上市范疇外之后,借殼這條路對于券商而言是行不通了。”多位投行人士跟記者交流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而憑借此次并購,此前排名步入下降通道的申銀萬國,也將重新躋身一線券商之列。
從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2年末證券公司總資產排名來看,申銀萬國位列第10,宏源證券排在第15名。兩家券商合并后,其總資產規模一舉超過華泰、國信等大券商,直接晉級前五。
“可以肯定的是,兩家券商合并后將大幅提高申萬在行業的地位。”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認為。
中投證券投行人士表示,宏源證券的固定收益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較為突出,而申銀萬國證券則在研發能力和經紀業務方面實力雄厚,兩家券商合并能夠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迅速提高綜合能力。
“另外,宏源證券在創新業務方面有很多探索,申萬深厚的客戶基礎可以讓這些創新有好的嫁接空間。”劉俊認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