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反思產業政策:集約化名不副實 六成奶源來自散戶

2013-08-12 00:50:5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暴露了中國的原奶問題,中國原奶質量和產量亟待提高。因此,近年來管理層也在著重加大了對畜牧業養殖,尤其是集約化畜牧業養殖的扶持。

但是,扶持的效果并不理想。乳品業內人士及企業人士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幾年來,相關部門在乳制品源頭--畜牧業產業化上著力不當,方向有所偏頗。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相關部門一直在規模化奶源上下功夫,感覺方向不對了,又開始做奶聯社,而奶聯社對畜牧業規模化貢獻并不大。

“近年來,相關部門在建立規模化奶源上走了不少彎路。”上述不愿具名的專家向記者表示,如今,中國奶業最根本的問題是建立奶牛養殖業和乳品加工業一體化合作的發展模式。而在規模化上,中國無需過于糾結于大規模,而應以適度化規模、提高單產為主要集約化發展的方向。

隨著國產奶粉市場岌岌可危,近年來,相關部門采取了諸多措施整治中國乳制品市場。就在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下發的 《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的通知,開始整頓中國奶粉市場,尤其是乳制品上游產業--畜牧業。

業內認為,此次整合,或許能改善中國畜牧業生存環境,解決中國奶源質量差、產量少的問題,中國進口奶源的依賴癥或能有所改變。

奶牛平均補貼并不多/

郭慶在企業負責國際法規,他對原奶、牧場建立的法規政策較為了解。在他眼中,相關部門近年來所做的努力可能難以改變畜牧業的惡性循環。

郭慶所在的企業早在2005年便自建奶源。由于牧場資金投入量和周轉周期很長,需要資金量非常大。但當年,相關部門能給與的只有土地優惠政策,建牧場的錢都是企業自己籌來的。

如今,由于該企業所在省市是畜牧業新政策試點地區,相關的補貼較為豐富。郭慶稱,除了土地政策較好外,企業的奶農合作社的基本建設50%可以補貼,農機也有了補貼,但這與企業的爭取有著直接的關系。其他省市的奶農和企業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現在,相關部門給與奶農較多的財政支持,便是奶牛補貼。但看似數額巨大的補貼,一旦平均到每頭牛上就“捉襟見肘”了。

郭慶舉例說:中國的養殖保險一頭牛一年僅740元,而一頭奶牛價值2萬元人民幣左右;若奶牛生病、死亡出現問題,補貼只能根據一頭牛740元來計算,虧得太大了。因為保險數額太少,根本起不到作用,不少企業現在都用外資的保險投保。

郭慶認為,相關部門未來應該做一些真正對畜牧業發展有推動作用的事情,如配置與畜牧業規模相應的畜牧業優惠政策,做乳品加工業和乳品養殖業一體化的發展,這樣才能真正有利于奶源,乃至乳制品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專家稱根本問題未解決/

上述情形的出現,在業內人士看來,或許與產業政策“偏頗”有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關部門近幾年對畜牧業的支持,多集中在加強國內奶源建設和奶農增收上。但在上述專家看來,這些政策并沒有給中國奶源建設帶來預期效果。

上述專家表示,一方面,中國依舊沒有建立起系統化的乳制品監管體系;而另一方面,中國在發展現代化奶源建設方面有些極端。而在發現大規模養殖不可持續后,相關部門又在做奶農合作規模化。但這種奶農合作規模化也未能很好地促進奶農合作的體制建設,也沒有促進畜牧業的規模化養殖。

據上述專家提供的相關資料,如今,企業仍有60%的奶源來自散戶,其中包括奶聯社、奶牛小區等形式。

而奶聯社等形式的集約化奶牛養殖形式,其實奶農還是養自家牛。雖說是“集約化”,但與散戶的形式并無多少區別。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農業產業體系的發展有很多問題,根本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這跟相關部門近年來著力不當有直接關系。”

上述專家認為,相關部門雖然加強了對奶農的補貼和扶持,但這并不是乳業發展的根本問題;規模適度化、提高單產為主要目的的集約化發展,同時實現養殖業和加工業專業化分工合作和利益關聯一體化發展,才是解決乳業發展的根源。

業界期待政策扶持/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在不斷拿出措施。

2013年6月,相關部門一系列針對奶粉行業的政策調整表明,主管部門開始重拳整治乳品行業,中國的乳制品行業或即將迎來大的變革。

6月18日,在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提高嬰幼兒乳粉質量行動方案,提出建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管理模式、鼓勵企業兼并重組等措施。

據一位企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工信部的相關政策將與8月下旬公布。

6月20日,國務院轉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質檢總局等九部委《意見》,明確指出“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全面實施《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

同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提出,奶粉生產企業須具備自建自控奶源,不準委托加工,不準貼牌生產,不準分裝生產。對距保質期不足1月的配方乳粉必須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

一位企業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相關部門未來將在企業建設GMP管理、企業信息化的經營管控和系統打造上,有各個方面的政策、資金等支持。

而且,此次相關部門整頓奶粉企業,對有自建牧場的企業以及上游的畜牧行業來說將是利好。

上述不具名的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內奶農損失了不少奶牛,近年來,奶牛養殖業的也沒有得到很好恢復。

此外,由于飼料價格上漲的速度快于原奶價格上漲速度,奶牛養殖的收益有所下滑,也使得大量奶農被迫轉行。

據上述企業人士的不完全統計,現在中國奶牛的數量不到1000萬頭,而且奶牛的單產量大概是4.5噸,但原奶的平均蛋白含量低于歐盟、新西蘭原奶。

對于畜牧業的發展,上述企業人士認為,未來,畜牧業有關的企業、個人等可能會在用水、用電、牧場建設以及生產設備等方面得到相關政策扶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