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余額寶攪動基金發行市場 非公業務狂飆背后存隱憂

2013-07-15 00:55:01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滬指跌破2000點的同時,基金業最重磅的事件無疑就是余額寶的推出。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現金理財工具“余額寶”在受到客戶熱烈追捧的同時,也受到基金銷售行業的非議。另一方面,“支付寶效應”在資本市場上也掀起了一股兇猛的炒作潮,相關概念股票估值飆升,有心的投資者開始挖掘下一輪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此外,在今年股票基金收獲不俗的情況下,基金非公募業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基金銷售機構圍戰支付寶:先揚名再賺錢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被認為是不專業的 “外行”、產品的 “抄襲者”以及不遵守規則的“攪局者”,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現金理財工具“余額寶”在受到客戶熱烈追捧的同時,也受到基金銷售行業的非議。

即便如此,諸多主打線上銷售的第三方基金銷售公司也不得不承認,余額寶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和啟發,并逼迫他們迅速做出改變。借助現金寶類產品,在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開閘一年多時間后迎來了客戶和交易最活躍的一段時期。

另一方面,“支付寶效應”在資本市場上也掀起了一股兇猛的炒作潮,相關概念股票估值飆升的同時,有心的投資者也開始挖掘下一輪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

現金寶類產品走熱/

雖然余額寶的出現是大多數人第一次了解到這種類似存款的理財工具,但它其實并不是新鮮事物,甚至有第三方銷售機構直言不諱稱其為“抄襲者”。

事實上,第三方銷售機構也并不是首創。去年年中,一些基金公司首次在自己的電子商務直銷平臺上實現了貨幣基金即時取現功能 (T+0)。今年,一些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開始陸續引入這一模式,但都沒有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浪花。

出人意料的是,“外行人”做的余額寶上線18天用戶數已經達到251.56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

隨后,第三方銷售機構們不約而同地快速調整戰略。東方財富網當機立斷將剛上線一個多月的 “天天現金寶”更名為“活期寶”,以引導客戶將產品與活期存款聯系起來。

數米基金網人士表示,在余額寶的刺激下加快推進了現金寶“二期開發”的議程,研究開發用現金寶還信用卡,以及對接一些消費支付功能。

眾祿基金則表示,除了消費支付功能外,正在研究創新一些市場上尚未出現的新功能。

余額寶的走紅,也迅速引起資本市場上的一輪題材炒作。

受益的兩只個股是天弘基金的二股東內蒙君正(601216,SH)和為天弘基金開發直銷系統的金證股份(600446,SH)。6月13日,余額寶悄然啟動試運行,翌日兩只股票便開始走強,其中內蒙君正一改頹勢漲停。在6月17日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上線余額寶當日,兩只個股雙雙漲停。

隨著余額寶方面捷報頻傳,兩只股票的成交量和股價也開始節節走高。截至7月12日,近一月的時間內蒙君正股價上漲83%,金證股份上漲48%,目前仍舊維持在高位。

內蒙君正一份公告更是引人注意。7月5日,內蒙君正發布的異動核查公告中稱,“截至6月30日 (余額寶)用戶數達到251.56萬戶,轉入資金規模為66.01億元。天弘基金因該貨幣基金(余額寶)增加的營業收入約為2300萬元,對內蒙君正上半年利潤不構成重大影響。”同時披露,“天弘基金2012年營業收入1.13億元,虧損1535萬元。”

這則公告被業內評價為 “不完整的實話”。首先2300萬元的營業收入是以66億元的規模預提到今年年底所能產生的總收益,而非已經發生的收益,同時因為貨幣基金規模的大起大落使得預估收益的作法并不太科學。

此外,這份公告并沒有提及成本,有業內人士質疑,天弘基金通過余額寶所獲得的收益可能遠不如公告中顯示的那般豐厚。 對此,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進行了堅決否認,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付給支付寶的費用只有兩塊:一部分是技術服務費,另一部分是租用它入口的費用,類似廣告費。”雖然周曉明并未透露費用的具體占比,但他表示,“我們的綜合營銷成本比通過銀行渠道和第三方銷售機構都要低很多。”

除上述兩只個股外,A股市場上另一只開發了類似的“活期寶”業務,并直接從事基金線上銷售的公司東方財富網(300059)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賺客戶不賺錢/

東方財富網于2012年7月20日正式開展基金第三方銷售業務,據其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通過其旗下天天基金網申購交易6175筆,基金銷售額為7035.80萬元。更名后的活期寶受到東方財富網加倍的重視,據悉7月第一周活期寶每日申購量超過1億元,較前期顯著放大。

與其他第三方銷售公司相比,東方財富網的議價能力相對較高,其與前幾批合作的基金公司簽訂的管理費分成比例通常在50%~60%。

即便如此,當下通過活期寶業務本身很難賺錢。有業內人士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第三方銷售機構就現金寶產品與基金公司簽訂的管理費分成比例通常在30%~60%之間。目前貨幣基金管理費多為資產凈值的0.33%每年,按日提計。

銷售公司必須承擔的成本主要包括了支付費用以及在實現即時取現功能(T+0)時的墊資成本和劃款費。其中,支付費是其中最大的一塊成本,由第三方支付機構或銀行收取,按規模保有量計算,貨幣類基金產品支付費用在0.17%每年。

所謂墊資是指,為了實現T+0即時取現功能,銷售機構將先以自有資金墊付予投資者,再等到貨幣基金贖回到賬后用來償付其墊資款。由于墊付資金是對自有資金的占用,因此損失的利率就應該算在成本中。

通過自有資金、銀行或支付機構等不同機構的墊資成本也有所差異,“通常計提利率在萬分之一點五、萬分之二每天。”按平均墊資2天計算,快速取現1萬元,墊資成本為3元。

劃款費則是按筆收取,每筆1元~2元不等,也就是說客戶來回申贖越頻繁銷售公司的成本支出就越高。

盡管對此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推進著現金寶 (活期寶)業務。“現在各家機構業務重點很明確,就是如何在弱市下爭取客戶,而不是短時間能賺多少錢。”與多家機構接觸過的一位基金公司電子商務部負責人表示。

余額寶短期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基金業一直流傳的那個預言:網絡將成為未來人們購買基金產品的主要渠道。目前通過第三方銷售機構渠道賣出的產品在基金公司銷售版圖中所占的比例還很有限,但銷售機構們對此方式信心滿滿。

公募業務

余額寶上線18天用戶數已經達到251.56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隨后,第三方銷售機構們不約而同地快速調整戰略。東方財富網將“天天現金寶”更名為“活期寶”;數米基金網加快推進“現金寶二期”,研究開發用現金寶還信用卡,以及對接一些消費支付功能。

非公業務半年增長2119億業界擔憂風險控制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自去年11月基金公司可以設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以下簡稱子公司)以來,基金行業非公募業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進。同時,在各種產品創新、制度創新的背后也引發了業界對于業務在風險防范上的擔憂。

規模逆襲

隨著又一批新公司的成立,基金公司下設的經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數量已經突破36家,業內近半數的基金公司已布局相關業務。

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基金公司非公開募集資產達到9683億元,半年時間增長了2119億元,超過了2012年全年增長額。

事實上,基金專戶等非公募業務已開閘多年,但規模邁過百億門檻的公司并不多。基金子公司雖然正式運營的時間不足半年,但業務規模超百億的子公司已達多家,其中銀行系公司尤為突出。招商基金旗下招商財富成立3個月以來,已成立產品超過30只,實現資產管理規模150多億元,全業務收入超過3000萬元。萬家共贏、新華富時資產等中小公司則冀望依托子公司逆襲,在股東提攜之下,依靠通道業務規模也快速提升至百億級別。

業務繁雜

受益于政策監管寬松,基金子公司業務觸須延伸領域極廣。“能抓到的項目都上。”有業內人士如此形容基金子公司的發展態勢。在監管紅利之下,基金子公司幾乎無所不能,因此也受到近年監管收緊的銀行、信托的歡迎。

受到6月“錢荒”影響,不少基金公司貨幣類產品都出現大額贖回,不過一些子公司借此時機發行的理財類產品卻因為高收益而銷售火爆。據了解,6月末成立的招商財富旗下懷錦系產品和民生加銀旗下金竹理財產品預期收益都在10%左右。

民生加銀基金總經理俞岱曦明確表示,子公司業務主要針對非標項目。招商基金總經理許小松表示,招商財富的業務類型主要包含:以低風險的債券產品為主的主動管理業務、依托招行項目資源進行合作的半主動管理業務,以及通道業務。

對于銀行更有意義的是“孫公司”的這一張信托類牌照。民生保騰系產品從今年5月開始沒有再與外部信托機構合作而與民生加銀資管建立了密切合作,這一系列產品多是以債權運作方式參與民生銀行發起的銀團貸款。

此外,融資類業務成為基金子公司業務重點之一,地方政府融資、房地產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等成為其產品關鍵詞,開展項目的案例也不少。

風控隱憂

在基金子公司業務高歌猛進的同時,業界對于其風險的擔憂也越來越強烈。

基金子公司接手的諸多投融資項目,被認為是風險產生可能性較大的一塊。有業內人士透露,有信托公司為了做一些不符合風控標準的房地產信托產品,捷徑是轉而將其包裝為基金特定資產項目來操作。而一些基金公司為了爭取項目,幾乎來者不拒。

此前一直為基金公司所詬病的“資金池”模式也開始被部分基金公司采用,主要通過滾動發行產品,再進行期限錯配等方式統一投資。這種模式的風險在于,一旦流入“池子”的資金下降,或者投資風險暴露過大,產品很可能出現兌付危機。相比銀行等大型機構,注冊資本只有幾千萬元的基金子公司在這種危機面前可能不堪一擊。

“作為新興事物,子公司肯定蘊含了很多風險。子公司業務主要針對非標項目,其核心在于風險控制。因為子公司現在很多業務都屬于輕資產,一旦有一單折了,就可能把本都賠光,所以風險是在業務發展和項目增多之后,隨著具體操作的深入而不斷暴露的。監管層也會認識到這類風險。”民生加銀基金公司總經理俞岱曦表示。

非公業務

自去年11月以來,基金公司下設的經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數量已經突破36家。截至6月末,基金公司非公開募集資產達到9683億元,半年時間增長了2119億元。在基金子公司業務高歌猛進的同時,業界對于其風險的擔憂也越來越強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滬指跌破2000點的同時,基金業最重磅的事件無疑就是余額寶的推出。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現金理財工具“余額寶”在受到客戶熱烈追捧的同時,也受到基金銷售行業的非議。另一方面,“支付寶效應”在資本市場上也掀起了一股兇猛的炒作潮,相關概念股票估值飆升,有心的投資者開始挖掘下一輪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此外,在今年股票基金收獲不俗的情況下,基金非公募業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基金銷售機構圍戰支付寶:先揚名再賺錢 每經記者徐皓發自上海 被認為是不專業的“外行”、產品的“抄襲者”以及不遵守規則的“攪局者”,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現金理財工具“余額寶”在受到客戶熱烈追捧的同時,也受到基金銷售行業的非議。 即便如此,諸多主打線上銷售的第三方基金銷售公司也不得不承認,余額寶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和啟發,并逼迫他們迅速做出改變。借助現金寶類產品,在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開閘一年多時間后迎來了客戶和交易最活躍的一段時期。 另一方面,“支付寶效應”在資本市場上也掀起了一股兇猛的炒作潮,相關概念股票估值飆升的同時,有心的投資者也開始挖掘下一輪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 現金寶類產品走熱/ 雖然余額寶的出現是大多數人第一次了解到這種類似存款的理財工具,但它其實并不是新鮮事物,甚至有第三方銷售機構直言不諱稱其為“抄襲者”。 事實上,第三方銷售機構也并不是首創。去年年中,一些基金公司首次在自己的電子商務直銷平臺上實現了貨幣基金即時取現功能(T+0)。今年,一些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開始陸續引入這一模式,但都沒有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浪花。 出人意料的是,“外行人”做的余額寶上線18天用戶數已經達到251.56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 隨后,第三方銷售機構們不約而同地快速調整戰略。東方財富網當機立斷將剛上線一個多月的“天天現金寶”更名為“活期寶”,以引導客戶將產品與活期存款聯系起來。 數米基金網人士表示,在余額寶的刺激下加快推進了現金寶“二期開發”的議程,研究開發用現金寶還信用卡,以及對接一些消費支付功能。 眾祿基金則表示,除了消費支付功能外,正在研究創新一些市場上尚未出現的新功能。 余額寶的走紅,也迅速引起資本市場上的一輪題材炒作。 受益的兩只個股是天弘基金的二股東內蒙君正(601216,SH)和為天弘基金開發直銷系統的金證股份(600446,SH)。6月13日,余額寶悄然啟動試運行,翌日兩只股票便開始走強,其中內蒙君正一改頹勢漲停。在6月17日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上線余額寶當日,兩只個股雙雙漲停。 隨著余額寶方面捷報頻傳,兩只股票的成交量和股價也開始節節走高。截至7月12日,近一月的時間內蒙君正股價上漲83%,金證股份上漲48%,目前仍舊維持在高位。 內蒙君正一份公告更是引人注意。7月5日,內蒙君正發布的異動核查公告中稱,“截至6月30日(余額寶)用戶數達到251.56萬戶,轉入資金規模為66.01億元。天弘基金因該貨幣基金(余額寶)增加的營業收入約為2300萬元,對內蒙君正上半年利潤不構成重大影響。”同時披露,“天弘基金2012年營業收入1.13億元,虧損1535萬元。” 這則公告被業內評價為“不完整的實話”。首先2300萬元的營業收入是以66億元的規模預提到今年年底所能產生的總收益,而非已經發生的收益,同時因為貨幣基金規模的大起大落使得預估收益的作法并不太科學。 此外,這份公告并沒有提及成本,有業內人士質疑,天弘基金通過余額寶所獲得的收益可能遠不如公告中顯示的那般豐厚。對此,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進行了堅決否認,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付給支付寶的費用只有兩塊:一部分是技術服務費,另一部分是租用它入口的費用,類似廣告費。”雖然周曉明并未透露費用的具體占比,但他表示,“我們的綜合營銷成本比通過銀行渠道和第三方銷售機構都要低很多。” 除上述兩只個股外,A股市場上另一只開發了類似的“活期寶”業務,并直接從事基金線上銷售的公司東方財富網(300059)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賺客戶不賺錢/ 東方財富網于2012年7月20日正式開展基金第三方銷售業務,據其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通過其旗下天天基金網申購交易6175筆,基金銷售額為7035.80萬元。更名后的活期寶受到東方財富網加倍的重視,據悉7月第一周活期寶每日申購量超過1億元,較前期顯著放大。 與其他第三方銷售公司相比,東方財富網的議價能力相對較高,其與前幾批合作的基金公司簽訂的管理費分成比例通常在50%~60%。 即便如此,當下通過活期寶業務本身很難賺錢。有業內人士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第三方銷售機構就現金寶產品與基金公司簽訂的管理費分成比例通常在30%~60%之間。目前貨幣基金管理費多為資產凈值的0.33%每年,按日提計。 銷售公司必須承擔的成本主要包括了支付費用以及在實現即時取現功能(T+0)時的墊資成本和劃款費。其中,支付費是其中最大的一塊成本,由第三方支付機構或銀行收取,按規模保有量計算,貨幣類基金產品支付費用在0.17%每年。 所謂墊資是指,為了實現T+0即時取現功能,銷售機構將先以自有資金墊付予投資者,再等到貨幣基金贖回到賬后用來償付其墊資款。由于墊付資金是對自有資金的占用,因此損失的利率就應該算在成本中。 通過自有資金、銀行或支付機構等不同機構的墊資成本也有所差異,“通常計提利率在萬分之一點五、萬分之二每天。”按平均墊資2天計算,快速取現1萬元,墊資成本為3元。 劃款費則是按筆收取,每筆1元~2元不等,也就是說客戶來回申贖越頻繁銷售公司的成本支出就越高。 盡管對此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推進著現金寶(活期寶)業務。“現在各家機構業務重點很明確,就是如何在弱市下爭取客戶,而不是短時間能賺多少錢。”與多家機構接觸過的一位基金公司電子商務部負責人表示。 余額寶短期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基金業一直流傳的那個預言:網絡將成為未來人們購買基金產品的主要渠道。目前通過第三方銷售機構渠道賣出的產品在基金公司銷售版圖中所占的比例還很有限,但銷售機構們對此方式信心滿滿。 公募業務 余額寶上線18天用戶數已經達到251.56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隨后,第三方銷售機構們不約而同地快速調整戰略。東方財富網將“天天現金寶”更名為“活期寶”;數米基金網加快推進“現金寶二期”,研究開發用現金寶還信用卡,以及對接一些消費支付功能。 非公業務半年增長2119億業界擔憂風險控制 每經記者徐皓發自上海 自去年11月基金公司可以設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以下簡稱子公司)以來,基金行業非公募業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進。同時,在各種產品創新、制度創新的背后也引發了業界對于業務在風險防范上的擔憂。 規模逆襲 隨著又一批新公司的成立,基金公司下設的經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數量已經突破36家,業內近半數的基金公司已布局相關業務。 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基金公司非公開募集資產達到9683億元,半年時間增長了2119億元,超過了2012年全年增長額。 事實上,基金專戶等非公募業務已開閘多年,但規模邁過百億門檻的公司并不多。基金子公司雖然正式運營的時間不足半年,但業務規模超百億的子公司已達多家,其中銀行系公司尤為突出。招商基金旗下招商財富成立3個月以來,已成立產品超過30只,實現資產管理規模150多億元,全業務收入超過3000萬元。萬家共贏、新華富時資產等中小公司則冀望依托子公司逆襲,在股東提攜之下,依靠通道業務規模也快速提升至百億級別。 業務繁雜 受益于政策監管寬松,基金子公司業務觸須延伸領域極廣。“能抓到的項目都上。”有業內人士如此形容基金子公司的發展態勢。在監管紅利之下,基金子公司幾乎無所不能,因此也受到近年監管收緊的銀行、信托的歡迎。 受到6月“錢荒”影響,不少基金公司貨幣類產品都出現大額贖回,不過一些子公司借此時機發行的理財類產品卻因為高收益而銷售火爆。據了解,6月末成立的招商財富旗下懷錦系產品和民生加銀旗下金竹理財產品預期收益都在10%左右。 民生加銀基金總經理俞岱曦明確表示,子公司業務主要針對非標項目。招商基金總經理許小松表示,招商財富的業務類型主要包含:以低風險的債券產品為主的主動管理業務、依托招行項目資源進行合作的半主動管理業務,以及通道業務。 對于銀行更有意義的是“孫公司”的這一張信托類牌照。民生保騰系產品從今年5月開始沒有再與外部信托機構合作而與民生加銀資管建立了密切合作,這一系列產品多是以債權運作方式參與民生銀行發起的銀團貸款。 此外,融資類業務成為基金子公司業務重點之一,地方政府融資、房地產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等成為其產品關鍵詞,開展項目的案例也不少。 風控隱憂 在基金子公司業務高歌猛進的同時,業界對于其風險的擔憂也越來越強烈。 基金子公司接手的諸多投融資項目,被認為是風險產生可能性較大的一塊。有業內人士透露,有信托公司為了做一些不符合風控標準的房地產信托產品,捷徑是轉而將其包裝為基金特定資產項目來操作。而一些基金公司為了爭取項目,幾乎來者不拒。 此前一直為基金公司所詬病的“資金池”模式也開始被部分基金公司采用,主要通過滾動發行產品,再進行期限錯配等方式統一投資。這種模式的風險在于,一旦流入“池子”的資金下降,或者投資風險暴露過大,產品很可能出現兌付危機。相比銀行等大型機構,注冊資本只有幾千萬元的基金子公司在這種危機面前可能不堪一擊。 “作為新興事物,子公司肯定蘊含了很多風險。子公司業務主要針對非標項目,其核心在于風險控制。因為子公司現在很多業務都屬于輕資產,一旦有一單折了,就可能把本都賠光,所以風險是在業務發展和項目增多之后,隨著具體操作的深入而不斷暴露的。監管層也會認識到這類風險。”民生加銀基金公司總經理俞岱曦表示。 非公業務 自去年11月以來,基金公司下設的經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數量已經突破36家。截至6月末,基金公司非公開募集資產達到9683億元,半年時間增長了2119億元。在基金子公司業務高歌猛進的同時,業界對于其風險的擔憂也越來越強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