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揭露新大地造假上市 推動管理層暫停IPO

2013-06-28 02:05:09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文:趙笛 趙陽戈

2012年5月(yue)18日(ri)(ri)已過會的(de)新大(da)地,在當年6月(yue)被(bei)《每日(ri)(ri)經濟新聞》揭露涉嫌造假上市(shi)(shi),最(zui)終,證監會在當年7月(yue)13日(ri)(ri)發布公告,終止審核新大(da)地發行(xing)上市(shi)(shi)申請。

不少(shao)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系列報(bao)道深深刺痛市(shi)場神經,并最(zui)終對管理層下決心暫(zan)停IPO起到了推動作用。

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2012年6月前,新(xin)(xin)股上市如火(huo)如荼,相關利益方一片鶯歌燕(yan)舞(wu)。然而,對(dui)普通投資者而言,新(xin)(xin)股質地(di)如何,正可謂霧(wu)里看花水中望月,實在難以把(ba)紛擾看得(de)清清楚(chu)楚(chu)真(zhen)(zhen)真(zhen)(zhen)切(qie)切(qie)。

2012年(nian)4月,廣東梅(mei)州(zhou)生產茶油的新大地公司拋出預披(pi)露招股書,沖關IPO。當年(nian)5月,新大地過會。然而,就在一個月后,這家公司的畫皮(pi)被《每日經濟新聞(wen)》撕開。

虛增利潤、隱瞞巨額關聯交易、財務造假,一(yi)連串具(ju)有(you)真憑實(shi)據和扎實(shi)調(diao)研的質(zhi)疑,讓新(xin)(xin)大(da)地無力反(fan)駁(bo)。最終,新(xin)(xin)大(da)地和其保薦機構南京(jing)證券在2012年7月向證監(jian)會(hui)提(ti)交終止發行上市申請(qing),證監(jian)會(hui)在終止審核后(hou),又于8月對新(xin)(xin)大(da)地正式立案稽查。

短短4個(ge)月,新大地(di)上市夢碎。

斗智斗勇 掌握硬傷

新大(da)地在2012年4月已通(tong)過證監會發審委的(de)(de)審核,這(zhe)似乎(hu)說明,這(zhe)家企業(ye)的(de)(de)IPO是沒有硬(ying)傷的(de)(de),但(dan)實際(ji)情況恰(qia)恰(qia)相反,《每日經濟新聞》調查出的(de)(de)問題(ti)就(jiu)多達七(qi)個方面,比如(ru)高毛利(li)率下(xia),生產成(cheng)本甚(shen)至還不夠購買油(you)茶(cha)(cha)籽、茶(cha)(cha)餅等(deng)主(zhu)要原料;通(tong)過有機肥業(ye)務需(xu)要的(de)(de)茶(cha)(cha)粕耗用,涉嫌虛增巨(ju)額(e)利(li)潤(run);新大(da)地與客(ke)戶關系盤綜復雜,北京市場主(zhu)要客(ke)戶與簽字注(zhu)會趙合(he)宇(yu)、董秘(mi)趙罡有瓜葛;連續3年貢獻最突出的(de)(de)核心客(ke)戶,一(yi)家茶(cha)(cha)油(you)專賣店在2010年曾(ceng)為新大(da)地董事長黃運江侄女(nv)黃雙(shuang)燕所持有。

同(tong)時,每(mei)經也掌握了(le)新大(da)地的“硬傷(shang)”。

比如趙(zhao)(zhao)合(he)宇作為新(xin)(xin)大(da)(da)(da)(da)地(di)的驗資簽字注會,同(tong)時(shi)擔任(ren)(ren)新(xin)(xin)大(da)(da)(da)(da)地(di)第三大(da)(da)(da)(da)股(gu)東(dong)——大(da)(da)(da)(da)昂(ang)集(ji)團(tuan)的總裁。大(da)(da)(da)(da)昂(ang)集(ji)團(tuan)持股(gu)633.46萬股(gu),將因新(xin)(xin)大(da)(da)(da)(da)地(di)上(shang)市獲得數千萬甚至上(shang)億元(yuan)的財富增(zeng)值,存在重大(da)(da)(da)(da)利益沖突;而趙(zhao)(zhao)合(he)宇在掛靠立信(xin)會計師事(shi)(shi)務所執業的同(tong)時(shi),竟兼(jian)任(ren)(ren)北京中興新(xin)(xin)世紀(ji)會計師事(shi)(shi)務所負(fu)責人,這已涉嫌違(wei)反(fan)《會計法》禁止兼(jian)職(zhi)執業和(he)持股(gu)等相(xiang)關(guan)條款的規定。

這年頭,造假(jia)是個(ge)技術活,因此,在對新(xin)大地進行的調(diao)查暗戰(zhan)中,《每日經濟(ji)新(xin)聞》記者奔赴江西贛州、遂川和廣東梅(mei)州等(deng)地,數(shu)度變換身份(fen)在“敵(di)軍”腹地與(yu)多方(fang)周旋,為的正是接近核心、洞察真相。

縱觀A股歷(li)史,被(bei)揭(jie)露出造假上市(shi)的(de)(de)典型案(an)(an)例(li),既包括主板(ban)的(de)(de)通(tong)海高科、紅光實業(ye),也包括中(zhong)小(xiao)板(ban)的(de)(de)綠(lv)大地、勝景山河,但創業(ye)板(ban)相關案(an)(an)例(li)恐怕以新(xin)大地暴露出來的(de)(de)亂象為最,其手段之(zhi)豐富,情(qing)節之(zhi)嚴重,被(bei)人(ren)稱(cheng)為創業(ye)板(ban)造假上市(shi)第(di)一(yi)股。

然而(er),謊言(yan)畢竟是(shi)謊言(yan),撒一(yi)個(ge)謊,即便(bian)再撒100個(ge)謊來(lai)圓,最終(zhong)還是(shi)會被揭穿。

骨牌效應 引發風暴

當《每日經濟新聞》有關(guan)新大地的報道(dao)出爐后(hou),市(shi)場(chang)輿(yu)論一片嘩然:造假手段如此惡劣的一家公(gong)司,竟(jing)然能通過層(ceng)層(ceng)審核,堂而皇之地過會(hui),等待發行(xing)。

據媒體報道,證監會在此之后(hou)刮(gua)起反思(si)風暴,隨(sui)后(hou),管(guan)理層悄然暫停(ting)IPO審核和發行。

2013年年初,證(zheng)監會啟(qi)動了在審IPO企業財(cai)務(wu)專項檢(jian)查(cha),首先要求自(zi)查(cha),然(ran)后抽取現(xian)場檢(jian)查(cha)企業名單(dan)進行(xing)抽檢(jian)。對于這場IPO財(cai)務(wu)核查(cha)風暴,《每日經濟新聞》無疑(yi)也(ye)做到了善(shan)盡媒體職守。

由(you)于(yu)新大地造價事件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沒有作好盡(jin)職調(diao)查的南京(jing)證(zheng)券(quan)也(ye)(ye)被證(zheng)監會在2013年5月(yue)通報立案稽(ji)查,并暫不受理其推薦項目(mu)及材料,而南京(jing)證(zheng)券(quan)投行(xing)內部人事變化也(ye)(ye)是風雨飄搖(yao)。

據(ju)媒體(ti)報(bao)道,南(nan)京證券(quan)總(zong)部資本市場部門僅剩一名(ming)領導,其余成員已(yi)被解散,緣(yuan)由或正是新(xin)股發(fa)行當時遙(yao)遙(yao)無期(qi)且(qie)儲備項(xiang)目不足。實際上(shang),南(nan)京證券(quan)還在接受中信證券(quan)的上(shang)市輔(fu)導,被立案稽查一事的影響會不會繼續發(fa)酵,難以預料。

據稽查總隊調查人員介紹,新大(da)(da)地并沒有(you)采(cai)取像綠大(da)(da)地那(nei)樣的(de)偽(wei)造(zao)金融票據、虛(xu)開大(da)(da)額資(zi)(zi)產(chan)、大(da)(da)量的(de)關聯公司(si)交易等“明目張膽”式的(de)財務造(zao)假(jia),其(qi)手法(fa)相比(bi)而言更加隱蔽,通過“兌水摻假(jia)”、“化整為(wei)零”等方式增加了稽查難度,此外,其(qi)造(zao)假(jia)資(zi)(zi)金來源多樣,既有(you)自有(you)資(zi)(zi)金循環,又有(you)將個人向銀行貸款(kuan)(kuan)、私(si)下的(de)股權(quan)轉讓協議、政府補貼(tie)款(kuan)(kuan)等獲取的(de)資(zi)(zi)金以銷售的(de)名義虛(xu)增收入。

這也倒過來印證(zheng)了 《每(mei)日經濟新聞》之前調查的難度之大(da)。

調查心得

這個殺手不太冷

有人將《每日經濟新聞(wen)》稱為IPO領域“金牌殺手(shou)”,然而,誰愿意真的去做一個“殺手(shou)”?

如果不是(shi)擬上(shang)市企業(ye)明目(mu)張(zhang)膽造假,媒體怎會(hui)手持鐮刀,割(ge)去那不良的刺頭?

如果不(bu)是審核制度有(you)待(dai)完善,那些漏網之魚(yu)怎么會(hui)被媒體抓住(zhu)?媒體不(bu)制造新聞,但有(you)責任披露真相。

事實上,任何企業都(dou)可以贏得公眾和(he)媒體的(de)尊重,但前提是,一(yi)定要具備(bei)最基(ji)本的(de)底線、良知和(he)誠信。

如(ru)果已被賦予“殺(sha)手(shou)”稱號,那我(wo)們(men)想說:這個(ge)殺(sha)手(shou)不太冷,即便我(wo)們(men)的(de)報道有時(shi)可能呈現出一個(ge)又一個(ge)的(de)“冬天(tian)”,那是因為我(wo)們(men)對(dui)春天(tian)充(chong)滿熱切的(de)期待。

作者趙笛、趙陽(yang)戈分別為證(zheng)券(quan)新聞部(bu)(武(wu)漢)記者、證(zheng)券(quan)新聞部(bu)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xin)聞》報社(she)授權,嚴禁(jin)轉載或(huo)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ru)您(nin)不(bu)希望作品(pin)出現(xian)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pin)。 

文:趙笛趙陽戈 2012年5月18日已過會的新大地,在當年6月被《每日經濟新聞》揭露涉嫌造假上市,最終,證監會在當年7月13日發布公告,終止審核新大地發行上市申請。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系列報道深深刺痛市場神經,并最終對管理層下決心暫停IPO起到了推動作用。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2012年6月前,新股上市如火如荼,相關利益方一片鶯歌燕舞。然而,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新股質地如何,正可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實在難以把紛擾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2012年4月,廣東梅州生產茶油的新大地公司拋出預披露招股書,沖關IPO。當年5月,新大地過會。然而,就在一個月后,這家公司的畫皮被《每日經濟新聞》撕開。 虛增利潤、隱瞞巨額關聯交易、財務造假,一連串具有真憑實據和扎實調研的質疑,讓新大地無力反駁。最終,新大地和其保薦機構南京證券在2012年7月向證監會提交終止發行上市申請,證監會在終止審核后,又于8月對新大地正式立案稽查。 短短4個月,新大地上市夢碎。 斗智斗勇掌握硬傷 新大地在2012年4月已通過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這似乎說明,這家企業的IPO是沒有硬傷的,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每日經濟新聞》調查出的問題就多達七個方面,比如高毛利率下,生產成本甚至還不夠購買油茶籽、茶餅等主要原料;通過有機肥業務需要的茶粕耗用,涉嫌虛增巨額利潤;新大地與客戶關系盤綜復雜,北京市場主要客戶與簽字注會趙合宇、董秘趙罡有瓜葛;連續3年貢獻最突出的核心客戶,一家茶油專賣店在2010年曾為新大地董事長黃運江侄女黃雙燕所持有。 同時,每經也掌握了新大地的“硬傷”。 比如趙合宇作為新大地的驗資簽字注會,同時擔任新大地第三大股東——大昂集團的總裁。大昂集團持股633.46萬股,將因新大地上市獲得數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財富增值,存在重大利益沖突;而趙合宇在掛靠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同時,竟兼任北京中興新世紀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這已涉嫌違反《會計法》禁止兼職執業和持股等相關條款的規定。 這年頭,造假是個技術活,因此,在對新大地進行的調查暗戰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奔赴江西贛州、遂川和廣東梅州等地,數度變換身份在“敵軍”腹地與多方周旋,為的正是接近核心、洞察真相。 縱觀A股歷史,被揭露出造假上市的典型案例,既包括主板的通海高科、紅光實業,也包括中小板的綠大地、勝景山河,但創業板相關案例恐怕以新大地暴露出來的亂象為最,其手段之豐富,情節之嚴重,被人稱為創業板造假上市第一股。 然而,謊言畢竟是謊言,撒一個謊,即便再撒100個謊來圓,最終還是會被揭穿。 骨牌效應引發風暴 當《每日經濟新聞》有關新大地的報道出爐后,市場輿論一片嘩然:造假手段如此惡劣的一家公司,竟然能通過層層審核,堂而皇之地過會,等待發行。 據媒體報道,證監會在此之后刮起反思風暴,隨后,管理層悄然暫停IPO審核和發行。 2013年年初,證監會啟動了在審IPO企業財務專項檢查,首先要求自查,然后抽取現場檢查企業名單進行抽檢。對于這場IPO財務核查風暴,《每日經濟新聞》無疑也做到了善盡媒體職守。 由于新大地造價事件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沒有作好盡職調查的南京證券也被證監會在2013年5月通報立案稽查,并暫不受理其推薦項目及材料,而南京證券投行內部人事變化也是風雨飄搖。 據媒體報道,南京證券總部資本市場部門僅剩一名領導,其余成員已被解散,緣由或正是新股發行當時遙遙無期且儲備項目不足。實際上,南京證券還在接受中信證券的上市輔導,被立案稽查一事的影響會不會繼續發酵,難以預料。 據稽查總隊調查人員介紹,新大地并沒有采取像綠大地那樣的偽造金融票據、虛開大額資產、大量的關聯公司交易等“明目張膽”式的財務造假,其手法相比而言更加隱蔽,通過“兌水摻假”、“化整為零”等方式增加了稽查難度,此外,其造假資金來源多樣,既有自有資金循環,又有將個人向銀行貸款、私下的股權轉讓協議、政府補貼款等獲取的資金以銷售的名義虛增收入。 這也倒過來印證了《每日經濟新聞》之前調查的難度之大。 調查心得 這個殺手不太冷 有人將《每日經濟新聞》稱為IPO領域“金牌殺手”,然而,誰愿意真的去做一個“殺手”? 如果不是擬上市企業明目張膽造假,媒體怎會手持鐮刀,割去那不良的刺頭? 如果不是審核制度有待完善,那些漏網之魚怎么會被媒體抓住?媒體不制造新聞,但有責任披露真相。 事實上,任何企業都可以贏得公眾和媒體的尊重,但前提是,一定要具備最基本的底線、良知和誠信。 如果已被賦予“殺手”稱號,那我們想說:這個殺手不太冷,即便我們的報道有時可能呈現出一個又一個的“冬天”,那是因為我們對春天充滿熱切的期待。 作者趙笛、趙陽戈分別為證券新聞部(武漢)記者、證券新聞部記者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