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01:19:43
文:彭斐
地(di)球花了(le)46億年時間為(wei)我們(men)孕育的礦產(chan)資源,我們(men)只用(yong)了(le)幾百年就差不多開采殆盡。
尷尬在延續。2012年(nian)底(di),中國煤炭學會透露出這(zhe)樣(yang)的信息——煤礦損毀的土(tu)地面積每(mei)年(nian)還(huan)在以(yi)7萬公頃的速(su)度(du)飆升。
礦(kuang)產資源是地球上重要的(de)不可再生資源。而隨著人(ren)類對礦(kuang)產資源的(de)巨大需求和盲(mang)目超強度的(de)開采消耗,礦(kuang)產資源將(jiang)會逐漸(jian)耗竭。
草原天坑的秘密
孫慶(qing)偉第一(yi)次去草原(yuan),還(huan)(huan)是在1995年的時(shi)候,那(nei)時(shi),他還(huan)(huan)是一(yi)個(ge)學(xue)生。
其時,孫看到草原(yuan)(yuan)的樣子(zi),符合每個(ge)人(ren)的想象,天蒼蒼,野茫(mang)茫(mang),風吹草低見牛羊……從那之后,孫慶偉每年都有機會去,但草原(yuan)(yuan)已在不(bu)斷變化(hua)。
2012年夏天,已是環保組織綠色和(he)平氣候(hou)與能(neng)源資深項目(mu)主任(ren)的孫慶偉,來到呼倫(lun)貝(bei)爾的一個角落。
在(zai)衛(wei)星(xing)圖上(shang)(shang),內蒙古的草原(yuan)上(shang)(shang)出現了許多奇(qi)怪的小凸起,密布在(zai)平整的大地上(shang)(shang)。
當真(zhen)正走入這一片(pian)綠(lv)色時,他震驚地發現,這些小小的(de)(de)凸起是一個(ge)個(ge)大(da)小不等的(de)(de)塌陷(xian)坑與塌陷(xian)溝。牛羊們繞著(zhu)坑邊吃草(cao),那一個(ge)個(ge)丑(chou)陋的(de)(de)“天坑”,便是大(da)地創傷的(de)(de)無言證明。
對世代居(ju)于此的(de)牧(mu)民而(er)言,煤的(de)入侵,讓(rang)中國中西部脆弱而(er)美麗(li)的(de)草(cao)原,正遭受滅頂威脅。
上(shang)世紀90年代后期,小煤窯(yao)(yao)數量急劇膨脹,內(nei)蒙古呼倫貝爾(er)寶日希(xi)勒(le)鎮以(yi)北約兩公里處的礦(kuang)區,數百(bai)家小煤窯(yao)(yao)聚集在此。
小煤(mei)窯煤(mei)炭被采空后(hou),地表土層向下沉降形(xing)成(cheng)大(da)面積的塌(ta)陷溝(gou)、塌(ta)陷坑、水蝕溝(gou),形(xing)成(cheng)大(da)面積的塌(ta)陷區。
在(zai)呼倫貝爾(er)市國(guo)土局局長劉明珍看(kan)來,由于生(sheng)產條件落后,回采率非常(chang)低,礦(kuang)主(zhu)亂(luan)采濫挖,采易棄難,好端端的平(ping)地被挖得千瘡百(bai)孔。
經過(guo)之后(hou)的整(zheng)頓,小煤(mei)窯撤去,草原上卻(que)出現(xian)了上千個(ge)沉(chen)陷坑。在衛星(xing)地(di)圖上,這個(ge)區域看起來更像是布滿隕石坑的月球(qiu)表面。
2012年,綠(lv)色和平(ping)曾到此調研,他(ta)們(men)發現,草原上分布著上百處面積大小不等的(de)1~3米(mi)深的(de)塌陷溝及(ji)5000余個(ge)塌陷坑。
從空間上(shang)看,呼(hu)倫貝爾草原地陷(xian)區分布(bu)于寶日希(xi)勒鎮的北部,塌陷(xian)范圍涉及(ji)區域約(yue)2000公頃(qing)。
山西1/8面積“懸空”
距大同(tong)市不遠,有一個同(tong)家梁村(cun)。與(yu)盛夏(xia)雁門關外草長鶯(ying)飛的(de)塞外風光印象形成巨大反(fan)差(cha)的(de)是,這里道(dao)路破敗骯臟,村(cun)莊看起來像剛經歷一場“地毯式大轟炸”。
昔(xi)日頗具(ju)晉北風(feng)情的農(nong)家小院,因(yin)“地陷(xian)”,斷壁殘垣比比皆是,瓦礫廢墟觸目驚心。
很多歪斜的房屋,大門已被磚頭和石塊砌(qi)死。更令人(ren)揪心(xin)的是,一些尚有人(ren)居住的農家院(yuan),地面、墻面到處(chu)開(kai)裂(lie),屋主人(ren)在(zai)里面成天(tian)提(ti)心(xin)吊膽。
同(tong)家梁村黨支部書記梁尚春等人曾告(gao)訴(su)到此(ci)的(de)記者,村里人口稠密處的(de)地下,就是煤炭主采區。
大同市南(nan)郊區有6萬人口的5個西部山區鄉鎮(zhen),很(hen)多“沉(chen)陷(xian)戶”過去每(mei)月能收入(ru)1000多元(yuan),村集(ji)體還能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fa)福利,入(ru)冬每(mei)家每(mei)戶還發(fa)2噸取暖(nuan)煤。
如今,隨著煤礦資源枯竭或者煤礦關閉、地面出現(xian)沉(chen)陷,許(xu)多農民房子廢了(le),收(shou)入沒(mei)了(le),連取(qu)暖煤也沒(mei)了(le)。
如今,山(shan)西(xi)(xi)因采煤(mei)形成的(de)(de)采空區(qu)達到2萬(wan)平方(fang)公里(li),相當于山(shan)西(xi)(xi)總面(mian)積的(de)(de)1/8,僅2010年(nian),因礦山(shan)開發導(dao)致的(de)(de)地面(mian)塌陷及(ji)采礦場破壞土(tu)地就(jiu)達20.6萬(wan)畝,300萬(wan)人受災。
礦山開采(cai)對耕地的(de)(de)破壞集中發生在(zai)煤(mei)炭行業的(de)(de)黃(huang)金十(shi)年(nian)。如今,隨(sui)著(zhu)自去年(nian)以來(lai)的(de)(de)煤(mei)價下跌,及經濟結構調(diao)整(zheng)的(de)(de)背景(jing),煤(mei)炭“失寵”,已是必然。
作者(zhe)為北京公司新聞部記者(zhe)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ri)經濟新聞(wen)》報社(she)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wei)者必(bi)究(jiu)。
讀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bu)希望作品出(chu)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ji)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