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5 01:13:22
每經(jing)編輯|每經(jing)記(ji)者(zhe) 楊可瞻 實(shi)習記(ji)者(zhe) 顏(yan)歡發(fa)自成都
每經記者 楊可(ke)瞻(zhan) 實習(xi)記者 顏(yan)歡發(fa)自成都
國際(ji)清算(suan)銀行(xing)(BIS)在(zai)6月23日發(fa)表的(de)年(nian)度(du)報告(gao)中(zhong)呼(hu)吁,各國央(yang)行(xing)應著手退(tui)出依靠寬松來(lai)刺激經濟復蘇的(de)做(zuo)法(fa)。這(zhe)個被稱為(wei)(wei)“央(yang)行(xing)的(de)央(yang)行(xing)”的(de)機構(gou)稱,已經“負荷(he)過重”的(de)全球央(yang)行(xing)為(wei)(wei)了(le)穩定金(jin)融(rong)市場所作出的(de)努力,反而推遲了(le)必要的(de)經濟改革(ge)。
美債收益率沖高
據(ju)路透社報(bao)道,國際清算銀行稱(cheng),如果美(mei)(mei)國國債(zhai)收(shou)益率(lv)上(shang)升3個百分點(dian),美(mei)(mei)聯儲(chu)以外債(zhai)券持有(you)者的(de)損失將超過一萬億美(mei)(mei)元,約占美(mei)(mei)國GDP的(de)8%。而對于法國、意大利、日本(ben)和英(ying)國來說,損失將會占GDP的(de)15%至35%之間。
國際清算銀行(xing)(xing)承認國債收(shou)益(yi)率不會一(yi)個晚上就上漲3個百(bai)分點,但該機構指出,大(da)變動能(neng)夠很快發生(sheng),1994年很多發達(da)經濟體在一(yi)年時間(jian)內國債收(shou)益(yi)率上漲了(le)2個百(bai)分點。“終究會有(you)人來承擔利率風險。外(wai)國和本(ben)國的(de)銀行(xing)(xing)將是遭受(shou)損(sun)失的(de)一(yi)方,如果沒有(you)小心實(shi)施,利率升高將對金(jin)融(rong)系(xi)統的(de)穩定構成威脅。”
《每(mei)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yi)到,在(zai)國際清(qing)算(suan)銀(yin)行發布這(zhe)份報(bao)告(gao)之前,美(mei)聯(lian)儲(chu)主席伯南(nan)克(ke)的言(yan)論在(zai)上周引發市場劇烈動蕩。伯南(nan)克(ke)表(biao)示(shi),美(mei)聯(lian)儲(chu)可能會在(zai)今年放慢(man)其每(mei)月850億美(mei)元(yuan)的債券購(gou)買計劃,并將在(zai)2014年年中結束該計劃。
在(zai)美(mei)聯儲(chu)將退(tui)出(chu)量化寬松的預期(qi)下,市場(chang)反應異(yi)常激烈。美(mei)國國債收益率上周五觸及近兩年(nian)來的最高水平(ping)。10年(nian)期(qi)美(mei)國國債上漲80個基點(dian)后,收報(bao)2.51%。在(zai)上周全球市場(chang)遭遇拋售之后,交易員在(zai)第二季度末(mo)減倉的事實也(ye)打(da)擊美(mei)國市場(chang)。
呼吁各國央行緊縮
國(guo)際清算銀行在上述報告中列舉了(le)寬松的(de)貨幣政策已經造成(cheng)的(de)一系列問(wen)題,包括“激進的(de)風險投資”、“財政失衡的(de)累積”以及(ji)更多(duo)“資本配(pei)置不(bu)當”。各央行“竭(jie)盡所(suo)能”捍(han)衛金融系統穩定(ding)的(de)承諾已然不(bu)再有效,而美(mei)聯(lian)儲(chu)、英格(ge)蘭銀行以及(ji)其他央行則(ze)陷(xian)入了(le)10萬(wan)億美(mei)元(yuan)的(de)債務深淵之中。
國際清(qing)算銀行稱,現今(jin)持續的低利率與非傳統的貨幣政策,使得(de)民(min)間部門更容(rong)(rong)易(yi)拖延債務、政府更容(rong)(rong)易(yi)融(rong)資赤字,有關(guan)單位更容(rong)(rong)易(yi)延后本來早(zao)應進行的經濟與金融(rong)改革。
有數(shu)據顯示,發達經濟體(ti)的(de)(de)生產率(lv)(lv)增長已(yi)經從1980年(nian)(nian)~2000年(nian)(nian)的(de)(de)1.8%、2001年(nian)(nian)~2007年(nian)(nian)的(de)(de)1.3%,跌到了(le)2010年(nian)(nian)~2012年(nian)(nian)的(de)(de)0.7%。意大(da)(da)利(li)和英國的(de)(de)生產率(lv)(lv)已(yi)呈負增長。寬松的(de)(de)貨幣政(zheng)策(ce)掩(yan)蓋了(le)經濟改革和技術升級的(de)(de)迫切性,對于市場(chang)已(yi)然弊大(da)(da)于利(li),越(yue)晚退出則累積(ji)的(de)(de)風險(xian)越(yue)大(da)(da)。
然而,非傳統貨幣政策的(de)(de)退場,無(wu)論是(shi)行動本身還是(shi)規模(mo),都是(shi)“前(qian)所未有”,這也使得其(qi)中(zhong)所牽涉的(de)(de)不確(que)定風險(xian)難以估計。因(yin)此(ci),主要央行需要評(ping)估其(qi)選(xuan)項,在(zai)升息(xi)之前(qian),不盡然需要撤出(chu)大規模(mo)的(de)(de)資(zi)產買(mai)進(jin)計劃(hua)。
除了對各(ge)國(guo)(guo)(guo)央行寬松的(de)貨幣政(zheng)策提(ti)出(chu)呼吁,國(guo)(guo)(guo)際(ji)清算(suan)銀行在(zai)報告中還建議各(ge)國(guo)(guo)(guo)采取嚴(yan)厲的(de)財政(zheng)緊縮(suo)政(zheng)策,以避免(mian)未(wei)來的(de)債務(wu)危機。許多發(fa)達經(jing)濟體(ti)的(de)公共債務(wu)已經(jing)達到了 “前所未(wei)有(you)”的(de)高度。例如(ru),英國(guo)(guo)(guo)就需要縮(suo)減(jian)金額(e)相當于13%GDP的(de)“初步預算(suan)”,來應對其人口老(lao)齡化帶來的(de)支出(chu)。
專家持不同意見
《每日經濟(ji)新聞(wen)》記者注意到(dao),對于國(guo)際清算銀行所建(jian)議的(de)的(de)貨幣和財政方面的(de)同步(bu)緊縮,不(bu)少經濟(ji)學家持不(bu)同意見(jian)。反對者提出,國(guo)際清算銀行不(bu)應(ying)在西方經濟(ji)前(qian)景(jing)不(bu)明(ming)的(de)情(qing)況下(xia)懷疑(yi)寬松貨幣的(de)補救效果(guo)。而(er)上周(zhou)美聯儲僅(jin)預(yu)告將(jiang)放慢債券購買計(ji)劃的(de)步(bu)伐就已(yi)引發了(le)市場動蕩,而(er)切實的(de)退(tui)出勢必將(jiang)帶(dai)來更大影響。
本特利(li)大(da)學的(de)(de)(de)(de)(de)ScottSumner教授指出國(guo)際清算銀行的(de)(de)(de)(de)(de)論點存在漏洞,認為延遲退出量化寬松并(bing)不會帶來危險。1937年和1994年的(de)(de)(de)(de)(de)美國(guo)、2000年的(de)(de)(de)(de)(de)日本以及其他例子說(shuo)明,過早采取緊縮(suo)會導致(zhi)嚴重(zhong)的(de)(de)(de)(de)(de)經濟(ji)衰退;而(er)當美國(guo)在1951年推遲緊縮(suo)政策時,造成的(de)(de)(de)(de)(de)損失則是“較小的(de)(de)(de)(de)(de)”且“可控的(de)(de)(de)(de)(de)”。
Sumner警(jing)告歐洲如果持續采取緊縮(suo)政策或(huo)者聽(ting)取國際清算銀(yin)行的建議,將(jiang)可能會有重蹈日本(ben)通貨緊縮(suo)覆轍的風險。
美國主要的貨幣主義者之一、哥倫比亞(ya)大學教授MichaelWoodford在上個月倫敦一個研討會上提醒,全球的金融機構要避免犯日本央(yang)行當年的錯誤(wu),誤(wu)以為經濟已經復蘇(su)而過早抑制(zhi)資金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zhua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qiu)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