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5月新訂單環比增八成 造船壓力未減轉向海工

2013-06-19 01:25: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多家造船企業獲悉,2013年度新接訂單較去年相比有所增加,但訂單價格卻是處于歷史低谷,船東的首付比例也削減到2~3成,造船企業所面臨的壓力并未減小。公開資料顯示,5月國內船廠新接各類造船訂單共計126艘,環比劇增85.92%。

除了中小造船企業出現倒閉潮外,有業內人士昨日透露,江蘇某大型造船企業也因銀行貸款出現問題面臨危機。

昨日(6月18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接訂單的增加并不意味行業形勢好轉,海工業務情況確實較好,但是對技術要求高,且接單價格較低。

訂單增加壓力未減

廣船國際(600685,SH)近日表示,該公司在5月陸續新接了12艘船舶訂單(其中有6艘為船東選擇權訂單),其中包括5月15日與瑞士TRAFIGURA公司簽訂的4+4艘5萬載重噸化學品/成品油船建造合同(4艘合同已生效,另4艘分別于今年7、9月由船東選擇生效),以及5月21日與新加坡BERGEBULK公司簽訂的2+2艘2.5萬載重噸礦山船建造合同(2艘實船合同簽字即生效,2艘選擇船將于2013年8月份由船東選擇生效)。除了廣船國際,振華重工(600320,SH)以及海航集團旗下的金海重工等造船企業近期皆有新接訂單的消息傳來。

“總體來說,目前新接的訂單確實比去年要稍微多一點,但是從量上看還是不夠”,張廣欽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新接訂單的增加并不意味行業形勢轉好,目前造船價格太低,船廠壓力很大。”

國內某上市造船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坦承,行業內有個說法,目前的造船訂單的價格是10多年來最低,船東給付的首付比例也壓縮至兩、三成,而以往造船市場最好的時候首付比例甚至可達80%。

“全球經濟復蘇依舊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抑制了航運業的需求回升,而造船業又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問題。”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對記者表示,“這就導致造船企業話語權下降,新船造價受限制的同時,首付比例也被壓低,甚至可能出現延期支付現象。”

上述造船企業內部人士還向記者舉例,同樣船型、噸位干散貨船的價格較2007年相比,現在少了一半,但是船舶的造價成本并沒有明顯減少,加之船東利用造船市場景氣度低壓縮首付比例,造船企業的面臨很大的困難。

張廣欽多次向記者表示,除了一些骨干的船廠還可以接到一些訂單外,大部分中小船廠都面臨停產歇業的困境,而且是這些骨干船廠接到的訂單價格同樣不高。

謀轉型發展海工制造

造船企業在傳統業務上出現接單難、獲利低后,轉戰海工業務也就成為其必然的選擇。浙江舟山的一些造船企業稱,由于附加值高,前景廣闊,他們在轉型做海工裝備業,地方政府也為在這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太平洋(舟山)海洋工程公司表示,繼完成首筆自升式鉆井平臺的修理業務后,今年接到一艘價值高達2.5億美元的海洋工程生活平臺訂單,預計一年半左右建造完工。振華重工近日也稱,已成功獲得歐洲客戶1+1座400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訂單。上海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公司也對外表示,近日與新加坡船東簽訂了2+2艘海洋平臺供應船合同,首次承接標志進入高端海工輔助船市場。

段嘉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因為海洋開發將會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大重點,致使近年來海工領域異常繁榮,不少造船企業欲進軍海工領域。不過海工業務技術門檻高,阻擋大部分造船企業進入,即便是轉型成功的企業,如何獲得競爭優勢將是要面對的新問題。

有行業專家也指出,海工業務的技術門檻較高,而目前國內造船企業承接較多的是自升式平臺,實際上這些還是以海工輔助船為主,與復雜的深海鉆井平臺并不一樣。

而張廣欽則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所接海工平臺的價格也不高,所以接單應該謹慎,不能盲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