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4 02:00:03
每經(jing)編輯|每經(jing)記者 彭斐 彭小東發自黑龍江
每經記者 彭斐 彭小東發(fa)自黑龍江(jiang)
在2000年國家開始試行(xing)農業補貼后(hou),曾備受冷落的黑土地,成為(wei)了農場職工與外來農戶爭相租(zu)種的“搶手貨”。
從集賢(xian)縣往東有4個(ge)高速出口,二(er)九(jiu)一(yi)就占一(yi)個(ge)。在百度(du)地(di)圖上(shang),這(zhe)個(ge)出口距集賢(xian)縣城(cheng)約(yue)32公里。二(er)九(jiu)一(yi)場(chang)部錯落有致(zhi)的(de)廣場(chang)、別(bie)墅、樓房,相比于(yu)沿(yan)途村落略顯突兀。
進入二九一,第一站(zhan)即是竣工不(bu)過(guo)數年的(de)場部大樓。此外,前綴紅興隆農墾區(qu)的(de)公安局(ju)、檢察(cha)院、教(jiao)育(yu)局(ju)、法庭,似乎都在向外透露(lu)著這里(li)的(de)不(bu)同。
被壓縮的利潤/
“在東北種地(di),最重(zhong)要的(de)就是(shi)(shi)靠量,2、3公(gong)頃(qing)(qing)是(shi)(shi)伺(si)(si)候(hou)(hou),100公(gong)頃(qing)(qing)也是(shi)(shi)伺(si)(si)候(hou)(hou),但伺(si)(si)候(hou)(hou)的(de)收益卻是(shi)(shi)天(tian)壤之別。”王世國說。他(ta)的(de)老家(jia)在山(shan)東濟南,也就是(shi)(shi)他(ta)所說的(de)“關里家(jia)”,在上世紀70年(nian)代(dai)末、80年(nian)代(dai)初,就已(yi)開始(shi)了家(jia)庭聯產(chan)承包土(tu)地(di),但土(tu)地(di)人均不足兩(liang)畝,“也僅夠吃飽飯”。
2002年,北大(da)荒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dao),公(gong)(gong)(gong)司“農工(gong)人均(jun)承包耕地17.7公(gong)(gong)(gong)頃,是全(quan)國農村勞動力(li)人均(jun)耕地面積的(de)(de)42倍”。如今,即(ji)使北大(da)荒各農場普遍實行“優先滿(man)足本廠職工(gong)”的(de)(de)原則,但王世國說,“種兩三公(gong)(gong)(gong)頃地的(de)(de),能占到(dao)50%~60%,我家就4公(gong)(gong)(gong)頃地,其(qi)他都(dou)是高價買(mai)的(de)(de)。”
對于種(zhong)地,北大荒的(de)農(nong)戶都有自己的(de)一(yi)個賬本(ben)(ben),而事實上,除(chu)去(qu)地稅,他們賬本(ben)(ben)上名目(mu)并不多。“一(yi)公頃(qing)地的(de)話(hua),打藥300元,種(zhong)子400元,化肥1500元……”王世國(guo)說(shuo)。
“化(hua)肥這塊(kuai),你要與不要,農(nong)場是強(qiang)派的,一公頃地大約在1400~1500塊(kuai)錢(qian)(qian),與國家給(gei)的補貼基本一致(zhi)。”王世國說(shuo),自己買(mai)肯定要便(bian)宜一些,農(nong)場一袋(dai)尿素120元,自購也就(jiu)100塊(kuai)錢(qian)(qian)。 二(er)九一農(nong)場一位農(nong)資經銷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wen)》記者證實,“今年肥料(liao)統(tong)購的面(mian)大,對我們來說(shuo),除了農(nong)藥沒有統(tong)購,化(hua)肥幾乎就(jiu)沒啥(sha)銷量。”
八五九分公司農(nong)戶(hu)李想向記(ji)者表(biao)示,“我(wo)家(jia)種了(le)300多畝水稻(dao),農(nong)場攤派的物資就(jiu)有3萬多元,不交(jiao)就(jiu)不給簽合同。”
“合同是(shi)一(yi)年一(yi)簽,農場(chang)與地(di)方不一(yi)樣(yang),同時也是(shi)一(yi)個企業,但(dan)與真正的企業來講,就是(shi)一(yi)個四不像。”對于上市公司,王世國如是(shi)評(ping)價。
李(li)想稱:“現在普遍對農場的攤派反感(gan),也有人(ren)告過,但所有補貼(tie),仍是(shi)和場里簽完合同,而且(qie)在各(ge)類(lei)費用(yong)交齊后,才(cai)會把補貼(tie)打過來。”
在王(wang)世(shi)國看(kan)來,農(nong)場這(zhe)塊,除了種地,沒(mei)別的出路,想種地就得買農(nong)場的化(hua)肥,交地租(zu)的同時,必須(xu)把化(hua)肥錢(qian)先交上,不交就不給簽合(he)同。
對于是否(fou)存在產品攤派費(fei)用,身為農(nong)場干部的朱建忠,并(bing)未給出明確答復(fu),但他(ta)表示,“收益完全自(zi)(zi)理,生(sheng)產資料自(zi)(zi)理,經營(ying)虧損全是自(zi)(zi)己自(zi)(zi)理。”
“東北的(de)糧(liang),無論如何,都賣不(bu)到(dao)關里的(de)價(jia)格。”王世國說(shuo),玉(yu)米(mi)現在才6毛多一(yi)斤,山(shan)東老家則已經買到(dao)了一(yi)塊多。“現在種(zhong)一(yi)公頃(qing)旱地,利潤能在2000~3000元(yuan),平均一(yi)畝地不(bu)到(dao)200塊錢(qian),種(zhong)水稻能好一(yi)些,但也很難到(dao)400塊錢(qian)/畝。”
在上市之初,北(bei)大(da)荒(huang)曾在《招股說(shuo)明書》中列出“生產(chan)承包費的(de)確定(ding)原則及具體標準”,生產(chan)承包費主要是(shi)遵(zun)循公司(si)(si)與(yu)家庭農場所(suo)得大(da)體相當,家庭農場能夠獲得高(gao)于本(ben)地(di)區平均(jun)收入的(de)原則來確定(ding)。其時,北(bei)大(da)荒(huang)曾根據多年統(tong)計測算各分公司(si)(si)種(zhong)植(zhi)業單位面(mian)積的(de)成本(ben)與(yu)利(li)潤情況,大(da)體是(shi)直(zhi)接生產(chan)成本(ben)占(zhan)產(chan)值的(de)50%~60%,利(li)潤占(zhan)產(chan)值的(de)40%~50%。
基(ji)于此,北(bei)大(da)荒制定出相應原則:在雙層經(jing)營體制下,公(gong)司(si)收取的生產承包費(fei)與(yu)家庭農場所得基(ji)本上各占毛利(li)潤的一半左右。對于該標準(zhun)是否適用,記(ji)者曾聯系北(bei)大(da)荒董秘史(shi)曉丹,但他表示(shi)并不了解(jie)情況,并以開會為由結束了通話。
記者調查(cha)發現,當前(qian)黑龍江省內的農地流轉價格多在(zai)400元(yuan)~900元(yuan)/畝區間,而農場(chang)土地的轉租價格則普遍突破(po)600元(yuan)/畝。
事實上,在(zai)“幾(ji)乎(hu)所有費用都(dou)出(chu)在(zai)土地上”的(de)國有農場(chang),如要堅持上市之初定下的(de)收(shou)租標準,與農場(chang)存(cun)續發(fa)展的(de)矛盾已然尖銳(rui)。
北大荒下(xia)屬(shu)農場一(yi)位匿(ni)名人士向記者表示(shi),從“所有的(de)費用都出在土地(di)上”的(de)角度(du)來(lai)看,土地(di)承包帶(dai)來(lai)的(de)收入,則(ze)使公司與農場的(de)關系更為復雜。
各自的算盤/
事實(shi)上,農(nong)場與公司的區別(bie),在(zai)北大荒下(xia)屬(shu)16家農(nong)業(ye)分(fen)公司雖(sui)是“涇渭(wei)分(fen)明”,但在(zai)實(shi)際利益上,卻也是“水乳交融”。
隋元(yuan)亮(liang)(liang)此前曾向記者介紹,“地租價格分為(wei)3塊,資(zi)源(yuan)經(jing)營(ying)費,以及農業保險和環境建設費。”對于資(zi)源(yuan)經(jing)營(ying)費,隋元(yuan)亮(liang)(liang)表示,“上市之后要形成利潤,這個(ge)是(shi)每年(nian)(nian)上市公司(si)給下達(da)指標,每年(nian)(nian)我們都要完(wan)成。”
此(ci)前,二九一分(fen)公司(si)一位內部人士曾向(xiang)王世國透露(lu),“每年上市公司(si)拿走(zou)的地租(zu)大約是(shi)2700元(yuan)/公頃,平均下(xia)來是(shi)180元(yuan)/畝。”
隋元亮則(ze)表示(shi),在地租(zu)構成(cheng)中(zhong),農業保險(xian)與環境建(jian)(jian)設(she)費(fei)用都是固定(ding)的(de),農業保險(xian)去年提高(gao)到了30元/畝,而(er)環境建(jian)(jian)設(she)費(fei)則(ze)是9.28元/畝。
如按上述(shu)兩組數據計(ji)算(suan),在包(bao)含(han)資源經(jing)營費、農(nong)業保(bao)險(xian)、環境建設費后,二九一分公司的(de)租地(di)成(cheng)本應在219.28元(yuan)/畝(mu)。
記(ji)者注意到,2012年(nian)北大荒擁有的62.4萬(wan)公(gong)(gong)頃(qing)耕地與(yu)24萬(wan)公(gong)(gong)頃(qing)可(ke)墾荒地共完(wan)成(cheng)承(cheng)包收(shou)入20.07億(yi)元(yuan),如平均(jun)到畝(mu)均(jun)收(shou)入,與(yu)219.28元(yuan)/畝(mu)的價(jia)格頗為(wei)接(jie)近。
此外,北(bei)大(da)荒網站(zhan)公(gong)(gong)開數據顯示,二九一分公(gong)(gong)司耕地面積為(wei)56.8萬(wan)畝(mu),如以(yi)180元/畝(mu)的資源經營費計(ji)算,2012年上市公(gong)(gong)司獲取的費用應(ying)為(wei)1.02億元。
而按照王世國(guo)給出的數據,2013年農戶所(suo)繳(jiao)納(na)地稅與2012年相同,旱(han)地承租(zu)價格為390元(yuan)/畝,水田(tian)則為457元(yuan)/畝。另據二(er)九一(yi)分公司一(yi)位石姓人士(shi)透(tou)露,目前,在二(er)九一(yi)農場(chang)的土地構成中(zhong),水田(tian)占到3/5,其他(ta)為旱(han)田(tian)。
以此計算,2012年農戶所繳納水田(tian)承包費用(yong)為1.56億(yi)(yi)元(yuan)(yuan),旱田(tian)承包費用(yong)為0.89億(yi)(yi)元(yuan)(yuan),也就(jiu)是說,2012年二九一(yi)農場(chang)所獲得的(de)地稅總額為2.45億(yi)(yi)元(yuan)(yuan)。
此外,對于(yu)地(di)(di)租如何(he)分(fen)配,周景文表示,租金不是北大荒全拿了,“整個農場的基本建設,都要(yao)來源于(yu)這點(dian)土地(di)(di)。”
“不是(shi)缺一(yi)星半(ban)點。”在當(dang)地人賈楊看來,自2009年前后開始的平改樓速度(du),足以說(shuo)明二九一(yi)對資金的渴望。
據(ju)北大荒網(wang)相(xiang)關資料顯示,二(er)九一農場3年(nian)城(cheng)鎮(zhen)建設投入資金10億元,建設樓房(fang)80余(yu)棟、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mi),城(cheng)鎮(zhen)化率(lv)提高(gao)到86.7%。
在周(zhou)景文(wen)看來,存續農場發(fa)展,僅靠上(shang)面的財政撥款,根本不夠用(yong)。
一(yi)位證券市場人士認為(wei),上市公司(si)與國有農場特殊的歷(li)史關系,決定了北大荒的農地租金目前還不能完全按照自由市場原理(li)定價。
而(er)在與記者的(de)(de)交談中(zhong),周(zhou)景文多次(ci)表示,北(bei)大荒(huang)股份下面一共有(you)16家(jia)農(nong)場(chang),情況和二(er)九一基(ji)本一樣,因為這(zhe)些(xie)分公司的(de)(de)體(ti)制、機制都是一樣的(de)(de)。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像,違(wei)者必究(jiu)。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pin)。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