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發泡餐具解禁后無下文 報告稱半數企業使用進口廢料

2013-05-31 01:34:1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產業在5月1日被國家發改委正式解禁后,質疑聲一直層出不窮。國際食品包裝協會5月30日公開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華東、華南地區部分企業仍在用有毒有害,甚至進口的廢塑料聚苯乙烯生產發泡餐具。

環保專家、上述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尚無國家標準,很多企業就明目張膽地使用外購廢料進行生產,技術執法難度很大。

超半數企業用進口廢料生產

目前,我國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生產企業有110多家。上述協會近期通過暗訪發現,部分企業甚至使用有毒有害的廢塑料聚苯乙烯生產發泡餐具。

此次暗訪名單中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不知道具體情況,并反問記者,“現在大米都有毒,什么東西沒有毒呢?”之后就掛斷了電話。

“110家企業中,可以說有十幾家完全是使用進口廢料生產,只有十幾家用純正原料生產,而大部分企業采取的是純料混合進口廢料的方式生產。”董金獅說道。“這些企業為降低成本,在生產中使用或添加了外購回收廢料和多次循環使用的邊角料。”

董金獅介紹,當前發泡餐盒原料成本7分錢,加工、儲運等費用3分錢,回收費用每只3分錢,實際每只發泡餐盒的價格應該在0.13元左右,與一次性非發泡塑料餐盒目前0.15-0.20元的銷售價格相差無幾。同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市場售價目前在7分錢左右,與原料價格一致。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盈利,那么原材料的使用一定是添加了價低的外購回收廢料。

回收再利用機制尚未建立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正式解禁之前,國家發改委已明確應盡快制定一次性發泡塑料行業的準入條件,建立和制定回收再利用的機制及相關標準等,然而解禁的一個月內,國家并未出臺相應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執行標準。

國家發改委在解除禁令時曾指出,國內廢棄物回收體系逐步建立,最初出臺禁止發泡餐具使用的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解禁時機基本成熟。但上述協會對北京、上海、杭州和廣州地區的調查發現:以聚丙烯(PP)為主要原料的塑料餐盒各地均有人回收,但發泡餐盒因其體積大、密度低、質量輕、油污吸附大難清洗等問題無人回收。

董金獅說:“按此做法對全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實施全面的回收幾乎行不通。回收機制尚未建立健全,但是發泡餐盒卻已解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