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有效需求不足 4月匯豐PMI初值僅50.5

2013-04-24 01:02:21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中國經濟增速反彈之路曲折而蜿蜒。

昨日(4月23日),匯豐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制造業PMI初值為50.5,較3月的51.6小幅回落,降至兩個月來最低,而4月中國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51.1,同樣為兩個月來最低。

同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肖春泉也就一季度較低的工業增加值作出回應。他說,我國工業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宏觀層面有效需求不足,對工業發展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制約,微觀層面企業面臨的困難又比較多。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經濟增速在余下的三個季度中都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運行室副主任原磊認為,中國經濟增速緩慢下行是客觀經濟規律使然,但不會硬著陸,很難觸至7%的紅線,城鎮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同樣孕育著投資的機會。

匯豐PMI初值低于市場預期

4月匯豐PMI初值報于50.5,低于市場預期,亦低于3月的終值51.6。繼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走低之后,該數據又為中國經濟的反彈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分項來看,4月制造業新訂單擴張減速,就業轉向萎縮,積壓工作轉向擴張,出廠價格和投入價格加速下降,采購庫存萎縮減速,成品庫存擴張加速,采購數量擴張減速,供應商供貨時間轉向縮短。

4月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初值亦下滑,從上月終值50.5降至48.6,為四個月來首度降至榮枯線下方。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4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放緩至兩個月低點,盡管仍保持在擴張區間,但擴張幅度收窄。新出口訂單在3月短暫反彈后重回收縮區間,顯示外需疲弱持續。

弱于預期的數值使期貨市場多品種收跌,玻璃跌幅居前,橡膠、白糖、焦炭、滬銅、滬銀跌幅超1%。

張智威分析說,在過去七年中,4月PMI比照3月數值有五次上升,一次持平,僅有一次下降。

統計顯示,4月PMI指數環比下跌,顯示復蘇動能趨弱。4月PMI環比下跌1.1個百分點,遠弱于歷史平均水平。2006~2012年,4月匯豐PMI環比平均上升1.1個百分點。雖然匯豐PMI連續6個月處于榮枯線之上,但4月環比明顯弱于季節性,顯示制造業改善動能趨弱。

有效需求不足致工業疲軟

與GDP關系最為密切的數據便是工業增加值,一季度工業增加值為同比增長9.5%,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比去年一季度11.6%回落的更多。

肖春泉也承認下行壓力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對工業發展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制約”,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下降1.3個百分點。

“盡管前兩天發布的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去年是持平的,但投資對工業的拉動作用很明顯和前幾年相比還是比較弱的。”肖春泉說,外需也處于乏力狀態。大家知道,美國的財政懸崖,日本的貨幣貶值,歐洲的債務危機,對國際貨幣市場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肖春泉還稱,由于需求不足,市場銷售不暢,在當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這個矛盾更加突出。有的產品價格下降,有的庫存下降,有的是回款不好。另外,在產品價格下降和成本剛性上升的雙重壓力下,企業的利潤下降。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率5.18%。

匯豐PMI也顯示,我國整體需求偏弱,企業采購量指數擴張幅度放緩,采購庫存指數繼續回落。投入品及產出品價格指數降幅擴大,分別為近8個月和近7個月低點,顯示企業盈利空間收窄,通脹壓力溫和。

國泰君安報告判斷,目前經濟增速環比依然偏低,但考慮到貨幣政策依然偏松、財政政策持續積極,基建投資持續回升,GDP同比增速不會持續回落,預計二季度仍將回升,但幅度低于此前預期。

決策層對經濟容忍度提高

盡管經濟數據不如預期那么盡如人意,但是政府的表態十分從容。肖春泉說,工業增加值整體來看還是在合理區間內。速度回落有利于緩解資源環境的壓力,也為調結構和轉方式預留了一定空間。

央行行長周小川也在近期表示,中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為了改革和結構性調整,必須犧牲短期經濟增長。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運行室副主任原磊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濟放緩是正常現象,這和經濟總量和階段有關,一般國家的經濟高速增長往往經歷兩個十年就差不多了,我們國家則正處于第四個十年,政府對經濟的容忍空間還是相當大的。

在原磊看來,中國經濟目前如果下行至7%,工業增加值下行至8%時,政府可能會面臨很大壓力,但這種情況不大可能發生,工信部“適度回落”的表述符合經濟規律。

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從1~2月的22.8%下降到20.2%。“當下房地產投資占社會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已經從高峰期的30%下降到20%,如果銷量不增,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將大幅滑坡。”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認為,短期交易量的波動會影響房地產市場,并不利于整體經濟平穩運行。

他稱,從2010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滑坡后,房地產就已成為外需萎縮、中國經濟基本面改變之外影響經濟運行的第三大因素。

在經濟增速重回弱復蘇糾結區間,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會不會放松?原磊認為,房地產肯定會對經濟增速有影響,但其增長空間還是有的,我國現在推進城鎮化發展,主要是發展縣域經濟,房地產是很大一部分。

余斌也說,不能用全國統一的政策來管理全國的房地產市場,應當尊重房地產的地區差異,加強分類指導。

也有很多學者和市場人士認為,二季度中國經濟仍有較大的向上動能。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表示,結合一季度經濟數據,還要再觀察相關的宏觀經濟指標,如果繼續下滑,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進行一些國家確實需要的公共投資來穩定增長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