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9 01:21: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海艷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楊海艷 發自上海
相關人士表示,由于市場“剛需”的存在,滬牌價格走高已成為必然。隨著滬牌價格的步步走高,滬牌消費結構也出現明顯變化,中高級新車在上牌量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而入門級以及小型車上牌量相對減少。縱觀1~2月的上牌情況,在滬牌消費車型中,自主品牌車型早已難覓蹤影。
抑制政策也未能控制住上海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的價格高企。自去年8月以來,上海車牌拍賣價一路高漲,以“9連漲”的態勢在今年3月順利沖破9萬元大關,并有進一步走高的可能。
相關行業人士表示,滬牌高漲的主要原因是日漸增長的剛需,但同時也不排除黃牛炒作和部分拍牌者“屯牌待漲”的投機行為帶來的影響。
隨著滬牌價格的步步走高,滬牌消費結構也出現明顯變化,中高級新車在上牌量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而入門級以及小型車上牌量相對減少。與此同時,在滬牌消費力量中,自主品牌車型被進一步排除在外。
滬牌價格“九連漲”
3月23日,上海的私車牌照拍賣結束。雖然本月私車牌照投放額度與2月持平,依然為9000張,而投標人數卻較上月減少了1000多人,為2.36萬人。但“滬牌”價格不跌反升,以90800元最低中標價,91898元的平均中標價收官,較2月分別上漲7500元和8327元,再創歷史新高。
滬牌價格的高企亦非一日,早在去年4月,滬牌均價突破6萬元,創歷史新高。鑒于此,去年6月,上海市就曾經出臺過抑制牌照價格上漲的“滬牌四條”,其中包括“保持一定的機動車額度投放量”、“將私車過戶年限從目前的1年延長至3年”等已實行措施,以及“研究二手車額度交易納入拍賣平臺統一管理的可行性”、“憑購車發票購買新增機動車額度標書”的建議。
雖然如此,但對滬牌價格的走勢并未有太大影響,除當月滬牌價格小幅跳水外,次月汽車牌照拍賣價格依然快速回漲,并在短短數月內從6萬元飆升到目前的9萬元,“九連漲”的態勢令人驚訝。
對此,上海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表示,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價格持續上漲主要源于車牌剛需依然強勁,近半年來每月新購標書人數均保持在1萬以上;由于近年來拍賣價格逐步走高,造成部分市民認為車牌存在保值增值的屬性,從而引發了投資投機心理。
與此同時,二手車市場牌照價格的非理性上漲也是造成新牌價格持續上漲的重要原因。在近期車牌拍賣過程中,不少投標者以二手車牌交易價作為投標出價的基準參考,助推新增機動車牌心理價位的上升。
針對上述情況,相關部門表示,在目前滬牌剛性需求強烈的情況下,要其降價并非易事,目前上海要做的是維持車牌價格的 “理性增長”,避免二手車商炒作車牌等投機行為。
對此,上海市政府在今年2月曾表示,將出臺二手車牌“限價令”,從3月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之日起,將嚴格實行二手車額度轉讓價格不得高于最近一次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平均價格的規定。
引發連鎖反應
雖然政府一再表明“抑制”車牌價格的決心,但經銷商、消費者等相關人士均表示,“滬牌”價格不會因為政府的控制而跌落。相反,由于市場“剛需”的存在,滬牌價格走高已成為必然。
來自上海國拍中心的數據顯示,滬上單月拍牌標書銷量均突破萬張,超過9000張的牌照額度;與此同時,隨著滬牌價格的走高,如浙江、江蘇、安徽等外牌也對上海購車者抬高了上牌門檻,造成滬上車主上外牌難,轉而投入拍牌陣營。
不僅如此,隨著道路擁堵的加劇,不斷有消息傳出“上海將進一步限制外地牌照上高架”的時間和范圍,這也促使不少車主將眼光投向滬牌,進而拉漲牌照價格。
私車牌照的價格直接影響著上海市場上牌的高、中、低檔轎車的構成情況,隨著牌照價格的走高,中高級以及豪華型車在上海市場上所占的比重迅速提升,而中低檔轎車的上牌量則會進一步萎縮。
縱觀1~2月的上牌情況,除豪華型和普及型出現上漲外,其余級別車型上牌數量都大幅下降,而在滬牌消費車型中,自主品牌車型早已難覓蹤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