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3 00:48:13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皇甫嘉
每經實習記者 皇甫嘉
今日 (4月3日),大商股份(600694,前收盤價37.10元)交出了上市來最為靚麗的年報:2012年實現營收319億,同比增4.79%;凈利潤近10億元,同比增幅更是高達256%。
與此同時,大商股份公布了自上市以來規格最高的分紅計劃——每股派現金10元。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有益于刺激公司股價,進而抬高“茂業系”的收購成本,實為繼定向增發計劃后,“毒丸計劃”第二波。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或許是提前預盼業績可能大增,也可能是看到股權爭奪戰這一契機,去年四季度,有6家機構投資者不約而同地大舉加倉大商股份。
創上市后最佳業績/
大商股份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59億元,同比增長4.7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7億元,同比增長256.6%;扣非后的凈利潤為9.19億元,同比增長276.28%;公司資產總額達到了142.33億元,同比增長7.75%。
此前,有零售行業研究員曾表示,由于大商股份股東持股較為分散,并始終沒有解決公司高管的激勵問題,因此歷年業績表現很不穩定,業績無法達到充分釋放。
資料顯示,2011年大商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04億元,僅次于友誼股份(600827,收盤價7.73元),在A股商業百貨板塊中位居第二位;但公司該年度凈利潤只有2.74億元,凈利潤率指標排名整個行業倒數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過往經營數據后發現,2012年是大商股份自上市以來業績最為靚麗的一年。對此,公司給出了四大原因:自2006年以來加快了開店速度,新開大中型百貨40多家,逐步走出了培育期,其中2012年全年新開店鋪4家,較往年開店的費用和虧損均大幅下降;成熟老店通過品牌升級再度提升了業績;創新的營銷手段使得銷售收入增加到14.55億元,采取多種措施使得年度綜合毛利率提高1.27%;通過控制成本將期間費用同比減少1.19億元。
六機構大舉加倉/
在公布亮麗年報的同時,大商股份還給出了自上市以來的最慷慨分紅預案。年報顯示,公司擬以2.94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0元,共計派發現金2.9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在遭遇“茂業系”舉牌后,大商股份的控制權存在旁落的風險。據市場人士分析,大手筆分紅可以在短期內刺激公司股價,進而達到抬高“茂業系”后續收購成本的效果。
或許,分紅計劃便是大商股份控股股東祭出的“毒丸計劃”第二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凈利潤創出紀錄的同時,機構投資者似已先知先覺,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去年第四季度大幅加倉大商股份。
資料顯示,第四季度富國天惠、東方精選、太平洋人壽、匯添富四家機構投資者共計增持407萬股大商股份;富蘭克林國海彈性市值股票基金、人保財險一款產品也于四季度分別買入756.68萬股、565.13萬股,成功躋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在遭到茂業系舉牌后,大商股份的股權一時成為了稀罕物,加上公司賬面上充沛的現金流、優質的物業資源、明顯低估的價值,公司去年四季度甚至存在明顯的‘套利’機會。”上述零售行業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